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128章 锚点与星图:各自的征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 锚点与星图:各自的征途(2 / 3)

旁边一条停滞不前的性能曲线图。“这里,迭代损失始终无法有效降低,尝试了几种主流优化器,效果都不理想。”他的语气带着技术宅特有的直接与苦恼。

封瑶饶有兴致地俯身看去,仔细浏览代码结构和数据流,眼中渐渐浮现出了然的神色。沈哲遇到的问题,恰好触及了她和徐卓远前段时间为了优化“情境场”核心引擎而攻克的一个类似难点,关于高维稀疏数据下的梯度弥散问题。

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或修改代码,而是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起了简化的数据流图,引导着沈哲跳出固有的优化框架,回顾最基础的理论,从数据结构的本质和损失函数的物理意义角度重新思考。“或许,问题不在于优化器本身,而在于特征空间的表达是否足够‘友好’?我们能不能尝试从源头上,对输入数据进行一种‘平滑’预处理,让优化曲面更易于搜索?”

沈哲从最初的困惑,到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再到十几分钟后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里迸发出豁然开朗的兴奋光芒:“我懂了!是特征交叉的方式引入了不必要的噪声和崎岖度!谢谢学姐!太感谢了!”他看向封瑶的眼神,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佩。林晓在一旁看着,也抿嘴笑了起来,脸上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淡淡光彩,仿佛沈哲的突破,也让她感受到了某种群体性的喜

封瑶看着他们,心中微微一动。她似乎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锚点”,将这些分散在校园各处、有着相似学术追求和技术热情,却可能因信息壁垒或资源限制而孤立无援的个体,轻轻地、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并非她刻意经营或追求的结果,却让她清晰地感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价值实现——不仅仅是自我技术的突破、爱情的圆满,还有知识、经验以及那份“过来人”的温和坚韧力量的传递与扩散。

晚上,回到宿舍,她和徐卓远进行每日例行的视频通话。屏幕那端的徐卓远刚结束一轮高强度的文献阅读与批判性笔记整理,眉眼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但听到她带着几分新奇描述下午图书馆的“小型技术研讨会”,他眼底的倦意渐渐被一种柔和而欣赏的光芒所取代。

“瑶瑶,”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低沉而稳定,“你正在形成自己的‘场’。”他用了他们项目里最核心的概念来描述,“一个基于知识共享、经验支持和情感共鸣的微型‘情境场’。这很了不起。”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补充道:“这或许,也是‘情境场’理论真正落地、产生社会价值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技术是骨架,是实现的工具,而人与人之间这种真诚的、互助的、能激发彼此潜能的联结,才是赋予技术以温度和生命力的血肉。”

封瑶握着手机,心中豁然开朗,如同被一道光照亮。是啊,重生归来,她弥补前世的遗憾,收获真挚的爱情,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一切的终点,难道仅仅是个体的圆满与强大吗?或许,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当她自身通过努力成为一束稳定、温暖且能持续发光的光源时,她能自然而然地吸引并照亮更多在相似道路上摸索前行的人,形成一个良性的、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能量环,一种积极的知识生态。

个人的救赎与成长,最终导向了对更广泛群体的潜在关怀与赋能。这让她重生后的生命轨迹,在个体的悲欢离合之外,拥有了更厚重的社会意义与时代质感。

时间在充实的忙碌中飞逝,如同被拧紧了发条。徐卓远凭借深厚的积累和与封瑶共同准备的针对性策略,以近乎完美的表现通过了苛刻的初步面试,顺利进入了更深入、更专业的技术答辩环节。封瑶的“情境场”项目原型在一次重要的内部小组评估中,以其创新的理念和扎实的初步数据,获得了评审老师的高度评价,为接下来的正式立项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林晓和沈哲,在封瑶恰到好处的点拨与鼓励下,各自的项目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林晓的课题报告被导师推荐参加校级学术论坛,沈哲的算法优化方案则大幅提升了模型性能,让他所在的兴趣小组看到了项目落地的曙光。

离徐卓远最终面试、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远行,只剩下不到一周。两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空出了一个没有任何学术安排、不讨论任何未来规划的晚上。他们就像校园里最普通不过的一对情侣,手牵着手,在初夏夜晚微风习习的操场上,沿着红色的塑胶跑道,一圈一圈慢慢地走着。

夜空是深邃的墨蓝,零星点缀着几颗寂寥的星子,远处教学楼的灯火如同落地的银河,蝉鸣在耳畔此起彼伏,交织成属于青春与夏夜的背景音。

“有点舍不得。”封瑶轻轻晃动着两人交握的手,语气里带着一丝淡淡的、无法掩饰的怅惘,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温暖包裹的踏实感,“已经习惯了,身边随时有你在的日子。”

徐卓远停下脚步,转过身,在朦胧的夜色中深深地看着她,然后用力握紧了她的手,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通过交握的掌心传递过去。“物理的距离改变不了任何本质的东西。”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磐石,“瑶瑶,我们的‘共生’,早已超越了形影不离的层面,它已经内化成了彼此思维模式、价值判断和情感回应的一部分。无论相隔多远,你都是我思考和感知这个世界时,最核心的基准坐标。”

封瑶仰头看他,夜色将他棱角分明的轮廓勾勒得更加清晰,也让他眼中的光芒更加深邃动人。她相信他,更相信他们共同用心构筑的这份深刻理解与坚韧感情。分离,不是为了疏远,而是为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分别验证和加强他们之间那无形的、牢不可破的联结。

“嗯。”她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理解与支持的光芒,“你去征服你的星辰大海,我在这里,也会全力以赴,开拓属于我的疆域。我们各自绘制星图,积累航行的经验与宝藏,最终,所有的轨迹必然会汇聚成同一片璀璨宇宙。”

新的旅程即将开启,他们不再是需要紧紧依偎才能汲取温暖、对抗外界风雨的孤岛,而是两艘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