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人,”封瑶顿了顿,清晰地吐出每一个字,“我现在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我的人生规划和选择,我自己会负责。”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似乎没料到一向敏感顺从的女儿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反对。周雅萍的语气立刻带上了不悦:“封瑶!你怎么这么跟我说话?妈妈还不是为了你好?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心都野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不还是要结婚生子?找个稳定可靠的人家比什么都强!”
若是以前,这样的话足以让封瑶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但此刻,她脑海中回响着徐卓远的话——“你足够好,你值得被爱,你值得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无需任何人的许可和肯定。”
她闭了闭眼,再次开口时,声音更加平稳,却也更加疏离:“妈,我知道您是关心我。但‘好’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我现在走的道路,追寻的知识,创造的价值,以及我选择的伴侣,就是对我最好的安排。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了。我这边还有事,先挂了。”
说完,不等母亲反应,封瑶率先结束了通话。她握着手机,胸口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微微起伏,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破枷锁般的释然与轻松。
她做到了。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坚定地,向原生家庭那套陈腐的价值体系,划下了明确的边界。
她重新点开与徐卓远的视频窗口。他依旧安静地待在屏幕那端,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她,仿佛已经知晓了一切。
“我……”封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做得很好。”徐卓远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赞赏与支持,“瑶瑶,你保护了你的‘场’。”
你的“场”——你的世界,你的规则,你的价值体系。封瑶明白他的意思。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上眼眶,但这一次,不是委屈,不是悲伤,而是喜悦与解脱。她在他沉静的目光中,找到了最深的懂得与最强的支撑。
“嗯。”她用力点头,拭去眼角的湿润,笑容重新变得明亮而坚定,“我保护了它。”
夜幕降临,徐卓远踏着星光返回。封瑶在校门口等他,初夏的晚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淡淡的花香。看到他颀长的身影从出租车里出来,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却目光清亮地走向她,封瑶的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
他没有多问家里的事,只是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书,与她并肩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
“面试官里有一位陈教授,”徐卓远声音平和地分享着今天的见闻,“他对我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结束后单独聊了几句,给了我很多启发。”
“真的吗?那太好了!”封瑶由衷地为他高兴。她知道,这对徐卓远而言,意味着通往更广阔学术平台的大门,正向他敞开。
“嗯。”徐卓远应了一声,侧过头看她,路灯的光线在他眼底晕开温柔的光圈,“他还问起,我简历里提到的那个合作完成的跨学科项目,‘情境场’。”
封瑶的心跳漏了一拍。
“我简单介绍了我们的理念和进展。他说,”徐卓远顿了顿,目光专注地凝望着她,“能想到将情感计算与人文叙事如此结合,并初步构建出逻辑模型,我的这位合作伙伴,很有灵气,也很有勇气。”
他的话语如同最动人的乐章,在封瑶心间奏响。这不仅仅是徐卓远个人的认可,更是来自顶尖学界权威的、对她能力和价值的间接肯定!这比她获得任何奖项都更让她激动。前世那个在否定与压抑中蜷缩的影子,在这一刻,仿佛被这道来自外界的、强有力的认可之光,彻底驱散。
“真的吗?陈教授……他真的这么说?”封瑶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当然。”徐卓远停下脚步,面对着她,眼神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欣赏,“瑶瑶,你看,你的光芒,正在被更远的人看见。这只是一个开始。”
夜空下,星河低垂,静谧而浩瀚。他们站在路灯昏黄的光圈里,如同两颗彼此环绕、互相映照的星辰。他征战了他的考场,她守护了她的内心。他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坚定不移地运行着,并且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镜能照见来路的坎坷与伤痕,灯能照亮归途的迷茫与黑暗。而此刻,他们互为彼此的镜与灯,共同映照着那条通往星辰大海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之路。壁垒已被打破,前路尽是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