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杯”初选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心域”项目组内部士气大振。赵燃沉浸在技术得到认可的兴奋中,嚷嚷着要乘胜追击,把复赛的演示做得更酷炫。林晖在收到徐卓远简洁而坦诚的沟通后,只回复了四个字:“清者自清。” 那份属于学神的冷静与傲气,反而让原本可能产生的尴尬消弭于无形,他甚至主动提出,如果需要,他可以在复赛时到场提供技术支持,用行动表达了对团队的无条件支持。
然而,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暗涌仍在流动。徐卓远如同最耐心的猎手,悄无声息地张开了他的网。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调查,而是利用他缜密的逻辑和广泛的人脉,开始从细微处入手。
他首先找到了那个鼓起勇气递纸条的女生——周雨晴。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徐卓远在图书馆一个安静的角落“偶遇”了她。他没有咄咄逼人,只是以学生会干部关心部员的名义,温和地询问她最近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是否有人给过她压力。周雨晴起初非常紧张,手指紧紧绞着衣角,但在徐卓远沉稳而令人安心的话语引导下,她终于断断续续地透露,将匿名信交给封瑶后,她确实感到有人在暗中盯着她,让她寝食难安。她描述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她把信交给封瑶的前一天,曾在宣传部办公室外,看到一个穿着深色连帽衫、戴着口罩的高个子男生匆匆离开,身形有些眼熟,但当时没太在意。
“连帽衫,口罩……刻意隐藏外貌。”徐卓远在心中记下这个关键信息。他没有再追问,只是温和地鼓励了周雨晴几句,并告诉她如果以后再感到不安,可以随时联系他。
与此同时,封瑶并没有被潜在的恶意所困扰。她比前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时间和精力是宝贵的,不应浪费在无谓的内耗和应对暗箭上。她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心域”的迭代完善中,同时也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温暖。
与父母的关系,在她主动破冰和父母悄然改变的双向努力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融洽阶段。李慧学会了更多倾听,封卫国虽然依旧话不多,但会默默关注女儿项目的最新消息,甚至在她周末回家时,泡上一杯她喜欢的蜂蜜水放在书桌旁。这种细水长流的关怀,如同涓涓暖流,不断滋养着封瑶曾经干涸的心田。她开始主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那些曾经被视为“不务正业”的代码和算法,如今成了饭桌上父母听得津津有味的新鲜事。
这种来自家庭的坚实后盾,让她在面对外界的风浪时,多了一份底气和从容。她不再是前世那个敏感自卑、需要用坚硬外壳保护自己的封瑶,而是逐渐成长为一个内心通透、温柔坚定的治愈系逆袭者。她学会了接纳不完美,包括曾经充满裂痕的家庭关系,也包括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荆棘。这种自我接纳带来的内在力量,让她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柔和而耀眼的光芒。
这天,封瑶在去创业中心的路上,意外地遇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高中同学——苏晓月。苏晓月曾是班里有名的“小透明”,性格内向,成绩中等,前世毕业后就几乎失去了联系。此刻的苏晓月,脸上却带着一种找到目标的亮光。
“封瑶!真的是你!”苏晓月惊喜地叫住她,“我看了‘星火杯’初选的报道,你们团队太厉害了!那个情感共鸣的概念,真的触动到我了。”
封瑶有些意外,笑着回应:“谢谢,没想到你也关注这个。”
“嗯!”苏晓月用力点头,眼神热切,“我其实……一直对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很感兴趣,只是以前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敢尝试。看到你们做得这么好,我好像也找到了一点方向。我最近在自学一些相关的课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知道我还差得远,但……封瑶,如果以后你们项目需要帮忙打杂什么的,可不可以……考虑一下我?”
看着苏晓月眼中那份熟悉的、对未知领域既憧憬又怯懦的光芒,封瑶仿佛看到了前世某个时刻的自己。她心中一动,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温和地问:“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方向感兴趣?”
苏晓月沉默了一下,轻声说:“我奶奶去年患了阿尔茨海默症,她有时候会认不出我……我就想,如果能有像‘心域’那样的技术,是不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她混乱世界里的情感,甚至能给她一些安慰……”
这个理由简单而真挚,瞬间击中了封瑶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技术的温度,不正是应该体现在这种对人最深切的关怀上吗?她看到了苏晓月身上除了热情之外,更宝贵的同理心。
“我们团队目前人员是稳定的,”封瑶看到苏晓月眼中闪过一丝失落,话锋一转,“不过,我和团队成员商量一下,或许可以让你先以实习或项目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进来,做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或用户调研工作,你觉得可以吗?”
苏晓月的眼睛瞬间亮了,激动得语无伦次:“真的吗?我可以吗?谢谢!谢谢你封瑶!我一定会努力的!”
封瑶微笑着点头。她意识到,弥补遗憾、实现自我成长,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许也包括用自己的力量,去点亮和帮助其他同样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人。苏晓月的加入,或许能为“心域”带来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情感内涵。
当晚,封瑶将遇到苏晓月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卓远。徐卓远听完,没有立刻评价,而是沉思片刻,说:“背景干净,动机纯粹,有同理心。基础工作可以交给她,也能分担你们一部分压力。我同意。不过,背景调查我会再做一遍。”
他的谨慎几乎成了本能,尤其是在匿名信风波尚未平息的时候。封瑶理解地点点头,对他的周全报以信任的微笑。
几天后,徐卓远那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通过交叉比对学生会内部的活动记录、校园监控(在合规范围内调取)以及一些私人渠道的信息,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人身上——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