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不确定性,将其作为情感深度的一种表征,而非需要修正的噪声?”
这个观点颇为大胆,跳出了常规的技术优化框架,带点哲学思辨的味道。实验室里静了一瞬,有人露出思索的表情,也有人觉得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控制台前,沉默地观察着数据流的徐卓远忽然转过身。他的眼神锐利,仿佛有实质的光芒闪过,牢牢锁住封瑶。
“继续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注,瞬间让所有杂音消失。
封瑶在他的注视下,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但思路愈发清晰。她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一边画出示意图一边阐述:“我们可以借鉴量子力学中的概率云概念,不再给情感标签赋予非此即彼的绝对权重,而是构建一个概率分布模型。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让系统动态调整对不同模态数据的信任度……当系统感知到矛盾信号时,不是强行裁决,而是将其映射到一个高维的‘模糊空间’进行暂态处理和关联学习,延迟决策,等待更多上下文信息……”
她侃侃而谈,将脑海中那个模糊的构想逐渐细化。徐卓远听得极其认真,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她的笔尖和话语,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关键性问题,精准地切中要害,引导着封瑶的思路走向更深处。
两人之间,仿佛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高度共鸣的磁场。其他人渐渐插不上话,只能看着他们站在白板前,一个陈述,一个质询,一个补充,一个深化,思维的火花在激烈的碰撞中不断迸发。那种智力上的高度契合与相互激发,让整个实验室都安静下来,只剩下封瑶清越的声音和徐卓远偶尔低沉的回应。
最终,一个融合了概率论、注意力机制与动态延迟决策的全新架构改进方案雏形,在白板上逐渐清晰。
“核心思路可行。”徐卓远最终下了结论,他看向封瑶,目光中那纯粹的、毫不掩饰的欣赏再次浮现,甚至比上一次更加炽烈,“具体的数学模型和实现细节,我们需要详细推导。封瑶,今晚有空吗?我们可以尽快把框架搭起来。”
他直接发出了工作到深夜的邀请,语气自然,仿佛这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封瑶看着白板上那由两人共同勾勒出的、充满挑战却也充满希望的蓝图,又看向徐卓远那双此刻只映着她一人身影的眼睛。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不仅仅是源于问题可能被解决的兴奋,更源于这种被真正理解和认同,以及在智力上并驾齐驱、共同探索未知的愉悦。
“好。”她毫不犹豫地点头,嘴角扬起一抹明亮而坚定的笑容。
实验室的灯光下,清冷矜贵的少年与通透坚定的少女相对而立,身后是写满复杂符号的白板,仿佛是他们即将共同开拓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新领域。
灯塔的光芒依旧清冷,却为她清晰地照亮了前行的航路;暗礁的威胁依然存在,但她已准备好驾驭风浪,去探寻隐藏在水下的秘密。
而窗外,夜色渐浓。一条由林薇悄然铺就的、充满温情的支线,与实验室里这条充满智力挑战与情感张力的主线,正在这个重生的秋天,悄然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