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的独子,徐卓远的表弟,周屿。
“正好来你们学校和计算机学院谈一个关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合作项目,顺路过来看看你。”周韵目光温和地扫过实验室,最后精准地落在封瑶身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浓厚的好奇,“这位就是让你在邮件里都忍不住提及,赞其‘思路敏锐、极具潜力’的封瑶同学吧?”
徐卓远轻咳一声,似乎有些不自然,但很快恢复镇定,介绍道:“小姨,这是封瑶,我们目前这个脑机接口项目的核心负责人,主要算法都出自她手。封瑶,这是我小姨周女士,启明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这是我表弟周屿,目前在…嗯,探索他的兴趣方向。”
“周女士您好,久仰大名。周屿同学,你好。”封瑶落落大方地打招呼,不卑不亢。心中却是一动。周韵的名字她在财经新闻和科技版块都见过,是位以眼光精准、魄力十足着称的企业家。而周屿……她前世模糊的记忆被触动,这孩子后来似乎是在独立游戏开发和交互艺术领域闯出了名堂的天才人物,以其颠覆性的创意和特立独行的性格闻名,只是后来与家族期望的“正道”背道而驰,闹出过一些风波。
周屿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实验室里各种精密的仪器和屏幕上滚动的代码,目光在接触到封瑶时,却微微停顿了一下。眼前的女生气质沉静,眼神清澈而坚定,与他想象中那种刻板无趣的学霸女生形象不太一样。她身上有种…沉淀下来的力量感。
“封瑶学姐是吧?”周屿忽然开口,嘴角勾起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带着点挑衅的意味,“我表哥可是很少夸人的,说他惜字如金都是轻的。听说你们的项目很有意思,用到了新型算法优化?具体是哪方面?不会是那种老掉牙的滤波吧?”
他语速很快,问题带着尖锐的棱角,显然是想试探封瑶的深浅。旁边的沈哲和林朗都微微蹙眉,觉得这男生有些咄咄逼人。
封瑶却并未因对方是“关系户”而刻意逢迎,也没有因为周屿略显随意的态度而局促或动气。她从容应答,言简意赅:“主要应用在非平稳噪声环境的抑制和微弱特征信号的提取方面。我们尝试引入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奇异值分解框架,结合了先验信息,并非传统滤波方法。”她接着用几个关键的技术指标和对比实验结果,清晰地说明了其有效性。
周屿挑了挑眉,脸上的随意收敛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真正的兴趣。他又追问了几个关于算法实时性和在不同数据模态上的泛化能力的问题。封瑶一一解答,逻辑清晰,直指核心,既说明了现有成果,也不回避目前的局限性。
周韵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她这个儿子天赋极高,尤其在技术和创意结合部有着惊人的直觉,但心气也高,行事跳脱,平时能让他主动提问并且没有立刻挑刺反驳的人可不多。这个叫封瑶的女生,不仅专业基础扎实,心态更是沉稳大气。
“非常不错。”周韵对封瑶点点头,目光中带着认可,然后又看向徐卓远,“卓远,你们这个团队,很有活力,也很有想法。小屿最近对ai辅助创意设计和生成式艺术很感兴趣,总觉得现有的工具不够‘智能’,或许以后有机会,你们可以交流一下。”她这话表面上是对徐卓远说的,但目光却再次意味深长地掠过封瑶,带着一种隐约的托付和期待。她看得出,自己那个桀骜的儿子,似乎对这个沉静的女生产生了一丝难得的认同。
短暂交谈后,周韵便带着依旧在沉思着什么的周屿离开了。他们一走,沈哲立刻咋呼起来:“哇塞!徐神,你小姨是周韵啊!启明科技的周韵!那可是改变了国内科技产业格局的女神级人物!是我的偶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朗也难得地表示了惊讶:“确实没想到,会在实验室见到她本人。她气场好强。”
徐卓远神色如常,仿佛这只是件寻常小事:“她只是顺路过来看看。”他顿了顿,看向封瑶,像是特意解释般补充道,“周屿的话,你不用太在意。他想法天马行空,做事也比较随性,但确实在技术和创意方面有独到的才华。”
封瑶笑了笑,并未将刚才的小插曲视为冒犯:“我觉得他思路很独特,提问的角度也很刁钻,反而能启发我们从不同层面思考问题。也许,他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角。”她并没有将这次偶遇太过放在心上,目前最重要的仍是研讨会。但心底却隐隐觉得,周屿这个新出现的人物,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或许会在未来掀起一些不一样的波澜。这让她原本略显单一、专注的科研生活,似乎悄然多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更交叉领域的窗口,带来了几分未知的期待。
夜幕再次降临,华灯初上,实验室里又只剩下封瑶和徐卓远两人。封瑶终于完成了研讨会报告的初稿,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完成了?”徐卓远放下手中的书,抬眼问道。
“嗯,第一版,框架和核心内容都差不多了。”封瑶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还要再修改润色,增加一些应对提问的备用素材。”
徐卓远站起身,走到她身边:“方便给我看看吗?”
封瑶连忙将文档调出来。徐卓远俯身,一手撑着桌面,一手操控鼠标,快速而专注地浏览着屏幕上的内容。他靠得很近,封瑶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清爽的皂角香气,混合着一丝书卷和墨水特有的沉静味道,这让她心跳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
他沉默地看着,偶尔会伸手指向屏幕,指出一两处可以更精炼表达的地方,或者提出一个可能被忽略的、评审专家会关注的潜在质疑点。“这里的数据对比,如果用箱线图可能比柱状图更直观。”“这个结论的推导步骤,可以再简化,突出关键跳跃。”他的建议总是切中要害,逻辑严谨,让封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