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208章 数据之外的变量:初现的端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章 数据之外的变量:初现的端倪(2 / 3)

格限定在“顾客与店主”的框架内,点单、付款、偶尔就糖水成分进行极其简短的交流,符合“不熟”的量化标准。

“是吗?”林浩显然有些意外,似乎徐卓远的“常去”与他口中的“不熟”形成了某种认知冲突。他随即又笑了起来,带着一种“那我只好亲自去探索一下”的跃跃欲试,“看来光听传言不行,得找机会自己去‘甜憩’看看了。都说她做的糖水确实好,人也温柔沉静,是那种……”

“上课了。”

徐卓远平淡地打断了他,语气中没有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终结力量,仿佛按下了某个强制终止进程的快捷键。他重新将目光投向讲台,专注的神情仿佛刚才那段对话从未在他的系统中留下任何痕迹。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刚才在记录“情绪观测数据”的那一页笔记边缘,被他无意识地用笔尖划下了一道清晰的、破坏页面整洁的折痕。这是一个非理性的、计划性的操作。

接下来的半节课,徐卓远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思维效率出现了约百分之八点四的可测量下降。那个关于“林浩意图探访‘甜憩’”的“未知变量”及其可能引发的后续情景推演,持续在后台占用着他宝贵的认知资源。他尝试启动逻辑清理程序,将其归类为“低优先级干扰信息”并试图屏蔽,但收效甚微。该变量似乎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粘性”。

下课铃响,徐卓远几乎是立刻起身,以比往常更快的速度整理好物品,第一个离开了教室。他没有遵循既定程序前往图书馆,脚步在楼梯口短暂停滞了零点五秒后,坚定地转向了通往学校北门的方向。

这个行为本身,构成了一次对日常规律的显着偏离。他为自己找到的逻辑理由是:需要验证冰糖雪梨在不同时段(非惯常访问时间)、面对不同性质及强度的“干扰”(林浩话语引发的异常感作为一种新型触发源)时,其阻尼效果的稳定性和普适性。这是一个严谨的科研态度。

走到“甜憩”所在的巷口,他放缓了脚步。午后的阳光将小巷渲染得温暖而静谧。透过那扇熟悉的、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窗,他能看到封瑶正在柜台后忙碌的身影。她微微低着头,几缕碎发柔顺地垂在颊边,侧脸线条柔和得像一首宁静的诗。她正小心地将灶上熬煮好的冰糖雪梨分装到白瓷碗盅里,动作轻缓而专注,带着一种对手中事物的珍视。阳光透过窗棂,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圈温暖的光晕,整个画面仿佛自带降噪滤镜,将外界的一切纷扰都隔绝开来。

徐卓远站在门外阴影处,没有立刻推门。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像是一个在观察珍贵实验现象的科学家。他清晰地感知到,脑海中那些因林浩而起的、关于“竞争”、“评价”和“未知意图”的杂乱“变量”,正在那片温暖的光晕中,被逐渐地剥离、过滤、衰减,其干扰强度从之前的4级迅速降至可忽略的05级以下。

他忽然意识到,封瑶以及她所经营的这片空间,之于他的意义,或许早已超越了“冰糖雪梨提供者”或“高效情绪阻尼器”的单纯功能性定义。她是一个稳定的、低熵的“安全区”。在这里,他可以暂时卸下所有用于应对复杂外部社交的防御机制,允许那些被主流逻辑判定为“无用”的感知细微存在——比如阳光的温度,糖水的清甜,风铃的轻响,以及她眼中那份不带任何侵略性的、纯粹的理解与包容。他排斥外界几乎所有的社交连接请求,却唯独对来自她的、那种无声的、边界清晰的靠近,保持着系统的“允许”状态。

这种认知,带来了一丝困惑,因为它暂时无法被现有的任何模型完美解释。但奇异地,系统并未因此而触发高级别警报。

这时,封瑶似乎感应到了门外那道长久的注视,抬起头,目光穿过玻璃,恰好与徐卓远的视线相遇。她眼中闪过一丝轻微的讶异,似乎对于他在这个非惯例时间出现感到意外,但那讶异很快便融化为一抹浅浅的、如同春日溪流般的笑意,对着他微微点了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叮铃——”

徐卓远推门而入,风铃发出清脆的迎客声。

“今天这么早?”封瑶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她注意到他比平时更显冷峻的眉眼间,似乎藏着一缕未散的凝滞。

“嗯。”徐卓远走到他惯常坐的靠窗位置坐下,将背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补充了一个更具信息量的理由,“实验数据整理告一段落。遇到一个……计划外的干扰变量,需要环境重置。”

他没有明说“干扰变量”是什么,但封瑶似乎从他比平时更紧绷一分的声线里听出了什么。她没有追问,只是了然地点点头,温柔应道:“好的,稍等。”

他点了一份冰糖雪梨,随后,目光在菜单上短暂游移,落在了今日推荐“桂花酒酿小圆子”上。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他指向它:“再加一份这个。”

这个决定再次偏离了他的“固定选项”程序。但他基于刚才门外观察得出的结论——此环境具有高效净化干扰之效能——推断,引入一个与核心阻尼器(冰糖雪梨)相关联的、低风险的新变量(同属甜味暖食的桂花酒酿小圆子),或许能进一步优化此次“环境重置”的效果。

封瑶再次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这还是徐卓远第一次在冰糖雪梨之外点其他东西。她依旧没有多问,只是眉眼间的笑意似乎更暖了一些:“好的,酒酿温润,桂花清香,希望你会喜欢。”

当两碗温润的甜品摆在他面前时,冰糖雪梨清澈见底,银耳剔透,雪梨莹白;桂花酒酿小圆子则呈现出温暖的浅琥珀色,米粒软糯,小圆子白嫩可爱,金色的桂花星星点点缀于其间,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徐卓远拿起白瓷勺,先舀了一勺冰糖雪梨送入口中。熟悉的清甜温润地滑过喉间,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