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神魂,增强精神力。
因为接下来,如果没有意外,恐怕会有一场大战。
“九州之外的局势也不平静,那些存在……似乎开始躁动了。”
李明升在心里低语,无人听见,也无人明白其中含义。
这份深意,只有他和天启阁极少数人真正知晓。
……
同一时间,凉阳边境。
一支从璃阳后方开来的庞大军队正在缓缓前行。他们杀气腾腾,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磅礴的气势甚至染红了半边天空。
这些将士面容平静,看不出情绪波动,却掩饰不住身上那股凌厉的锋芒。
这正是璃阳境内,仅次于邶凉军的部队——由八大上柱国之一的顾剑棠统领。
顾剑棠本身也是位猛将,武道修为极高,在天象境中亦属顶尖。
“终于到了吗?”
“看来璃阳各州的军队,包括原本驻守这里的兵马,都是废物!明明人数是邶凉军的数倍,而且大雪龙骑还在北莽边境未归,竟然被打得如此狼狈,真是可笑!”
顾剑棠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视,对当地璃阳军队充满不屑。
他的态度,也无可厚非。
在他到来之前,这里已经聚集了将近百万璃阳军队,而邶凉仅有二十万兵马。
而且最精锐的几支部队,此刻仍在北莽境内。
即便如此,这数十万璃阳大军仍被邶凉打得步步后退,不敢主动进攻,简直成了天下最大的笑话!
顾剑棠到达战场后,毫不犹豫地夺走了原本三军主帅的帅印,将这里的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一开始有些璃阳将领想要反抗,但顾剑棠威名远扬,本就是璃阳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影响力极大。
再加上各种原因,反对的声音逐渐被压制下去。顾剑棠掌握大权后,重新梳理战局,做出一系列部署。
“邶凉的劣势在于兵力不足。如今有我辽东大军加入,璃阳总兵力已近百万,几乎是邶凉的五倍。”
“而且邶凉至今仍未撤回驻守北莽边境的军队,这或许是个机会。”
“否则,等那十万邶凉军和大雪龙骑撤回来,局面恐怕就不容易了。”
顾剑棠沉声分析后,迅速作出决策:主动出击,速战速决!
他要趁邶凉其他部队尚未回防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邶凉防线!
随着辽东边军抵达战场,璃阳一方的士气再次高涨。此前因为燕云十八骑神出鬼没、屡次袭击,他们被迫收缩防线,不敢轻易出战。
一旦全面开战,就必须全军压上,但大军规模庞大,调度困难;若分兵作战,又怕被燕云十八骑牵制。
现在由上柱国顾剑棠亲自率领二十万边军前来支援,这让众人信心大增。
随后,顾剑棠接管了大军,并推行了一系列措施。
整个璃阳军重新凝聚士气,再次调整战线。手握百万大军,他们拥有多种应对策略。
顾剑棠的战术思路非常明确——
三个字:快、准、狠。
他要趁着邶凉仍需分兵驻守北莽边境、兵力只有一半的时候,在其最虚弱时一举击溃。
否则,一旦邶凉决定撤回北莽边军,
顾剑棠清楚,到那时即使己方兵力是敌人的数倍,也难以正面击败邶凉。
邶凉军的勇猛并非虚名,而是靠实战打出来的——他们曾攻破六国城门,击败多位名将。
“说起来,我与徐霄当年也曾同朝为官,同列璃阳八大上柱国。他的功绩和战绩都在我之上,没想到今天竟成了对手。”
顾剑棠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回忆。
当年,他与徐霄同为璃阳将领,都是战功赫赫的猛将。
但徐霄比他更出色。
尽管徐霄自身武道修为不高,仅达到二品小综师,
可一旦他统领邶凉军,便势不可挡,无人能敌,曾率军攻破多国城门。
这是顾剑棠一生未能达到的成就,也是他最为敬佩的地方。
可惜如今,两人终究兵戎相对,成为两军统帅,
即将展开一场决定双方生死的决战。
顾剑棠心中明白,徐霄是被迫起兵,实为璃阳皇室所迫。
当年徐霄大破六国,功高震主,引起先皇猜忌,随后种种变故接生。
“若真要论,其实是璃阳对不起徐霄。”
“不过如今你我各为其主,再多言语也无用。这一战,邶凉必败无疑。眼下璃阳朝廷已倾尽全力,连四征四镇八位大将也正率军集结。”
“这一战,璃阳绝不可能失败!”
顾剑棠神情冷峻,对战局早已有了定论。
在他看来,璃阳占据天时地利,唯一需提防的便是那位邶凉驸马及其手下高手。
毕竟,武道境界已达化境之人,确实令人难以轻视。
正如儒圣曹长卿,数十年来多次独闯太安皇城,朝廷却始终无法奈何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去。
此次战事亦是如此。
邶凉麾下高手众多,陆地神仙不止一人,更有那位堪比吕祖的绝世天人。
面对这样的强者,
璃阳几乎毫无办法,极易遭其突袭斩首。
一旦主帅遇险,纵使璃阳占优,仍可能满盘皆输。
“兵贵神速——才是我璃阳制胜的关键!”
顾剑棠目光如炬,待全军部署完毕,
当即下令向邶凉发起总攻。
近百万大军压境边境,战线绵延千里却相互呼应,既避免各自脱节,也有效牵制了燕云十八骑的机动性。
虽说是突袭,
但如此规模的军队调动,终究难以瞒过敌方耳目。
邶凉早已严阵以待,并未慌乱。
至此,
一场百万兵力的大战轰然爆发。两军交锋之初,前锋部队便在激烈碰撞中溃散。
转瞬间伤亡惨重。
邶凉士卒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