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月亮即天宫> 第58章 封神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封神榜(1 / 3)

城外,原本应该是大商军队的防御阵地,但此时却发生了惊人的变故。天禧暁税网 首发这些本应效忠于商朝的军队,突然反戈一击,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君主。

然而,他们的背叛并没有得到姜子牙的宽恕。相反,姜子牙放任阐教门人冲入这支叛军之中,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这十几万大军瞬间陷入了混乱,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在这场屠杀中,那些被各个老旧贵族安插在军队中的士兵,因为他们的衣甲相对干净,被认为是战力比较强大的,所以首先成为了阐教门人的重点狙杀对象。这些士兵在绝望中挣扎,却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而那些随着帝辛一同离开的奴隶们,虽然勇猛作战,但在姜子牙的命令下,他们被捆拿起来,全部丢给了姬发。这些奴隶们本以为自己能够得到姬发的善待,却没想到姬发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

姬发看到这些败军后,不仅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反而极尽羞辱之能事。他对这些奴隶们肆意嘲笑、辱骂,甚至还对他们进行体罚。这种行为激起了奴隶们的愤怒,他们在后方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反冲锋。

这一次反冲锋让姬发措手不及,他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是后方的诸侯联军数量庞大,姬发恐怕连进入朝歌城的机会都没有。然而,尽管如此,姬发在这场战役中也受到了重创,他那本就被酒色掏空的身体,更是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

进入朝歌城不到两年,姬发就因为这场战役的后遗症而一命呜呼。他的死可以说是不得好死,而“钱还在,人没了”这句话,无疑是对他最为生动的写照。

之后,奴隶大军被关在一个巨大的笼子里,笼子周围布满了重兵看守。哪吒和杨戬等一干阐教弟子则气势汹汹地冲向朝歌城门,他们的力量如同雷霆万钧,轻易地就打破了城门。

进入朝歌后,他们看到了摘星楼的火势,熊熊烈焰直冲云霄,仿佛要将整个朝歌都吞噬掉。姜子牙见状,急忙用大袖遮住脸。同时,他迅速摘下发簪,让头发披散下来,盖住了自己的脸。

不仅如此,姜子牙还倒坐在坐骑上,显得十分狼狈。他就这样进入了朝歌,仿佛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人。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姜子牙再次放任阐教弟子对老旧贵族进行虐杀。这些贵族们惊恐地四处逃窜,但他们的反抗在阐教弟子的强大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除了王族的几位成员外,其他贵族的人头被一一砍下,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恐怖的“人山”。这些头颅都保留着死前的各种情绪,有的惊惧,有的质疑,有的不可置信,有的则充满了惶恐。甚至有些头颅的额头都磕破了,鲜血从伤口中渗出,滴落在地上。

就在姜子牙茫然失措,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栢鉴突然出现了。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姜子牙,眼中透露出一丝鄙视。

“子牙师兄,封神台已经准备就绪,师尊他老人家有请您登台封神。”栢鉴的声音冷冰冰的,没有丝毫感情。

姜子牙看着对面火光冲天的摘星楼,心中一阵恍惚。他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血腥场景中回过神来。而栢鉴则继续用那种鄙视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说:“就你事多!”

最后,栢鉴终于耐不住性子,说道:“这是师尊他老人家的意思!”

姜子牙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挥手招来传令兵,吩咐道:“速去传姬发入朝歌,让他好好得瑟一番。”说罢,他翻身跃上坐骑,与栢鉴一同登上封神台。

封神台高耸入云,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岳。其整体呈圆形,直径足有数十丈,四周环绕着玉石堆砌而成的锥体,这些玉石散发着五彩光芒,交相辉映,将封神台映衬得美轮美奂,宛如仙境一般。

然而,姜子牙心中却清楚得很,这些所谓的美玉宝石,并非普通之物。它们实际上是被封神榜拘拿的那些注定要上榜的仙神、人族和妖族的灵魂所化。这些灵魂被囚禁于此,承受着封神榜的气运,等待着最终的命运审判。

在封神台的正中央,供奉着一卷神秘的卷轴,这便是传说中的封神榜。它被高高地托举在半空,仿佛有无穷的力量在支撑着它。而负责托举封神榜的,竟然是两个山精。这两个山精虽然相貌丑陋,但却因承受了封神榜的气运,在封神记结束后被封为泰山石敢当,成为了人间的又一传奇。

姜子牙站在封神台上,俯瞰着下方的玉石锥体,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封神榜的威力和意义,也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当初,鸿钧选择元始天尊来主持这场封神量劫,绝非随意之举,而是有着深远的考虑。虽然他并不知晓元始乃是整个洪荒之中唯一能够驾驭真灵的存在,但当初封神榜刚刚现世之际,便如同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一般,急切地朝着元始疾驰而去,这其中必定蕴含着某种深意,绝对不可能是毫无缘由的。

而鸿钧则顺水推舟,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局势。当太上听闻鸿钧讲述真灵之时,心中已然开始暗自筹谋。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在后续将这些筹谋与元始进行沟通的呢?

自从女娲大闹紫霄宫,迫使鸿钧不得不显露出其在意之地后,三清之间的沟通便不再像从前那样艰难。只要三清有需要进行沟通的时候,女娲或者其他相关人士便会设法缠住鸿钧,使其无法进入那个能够奴役天道的神秘之地。如此一来,三清之间的交流便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例如刚才太上派遣玄都前去给老君送去崆峒印,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重要的消息已然传递完毕。只是那位童子并不知情罢了。而且,鸿钧此刻还带着通天,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便是太上当初敢于直接与帝辛进行沟通的底气所在。就在闻太师的血书即将抵达帝辛手中的紧要关头,太上却如同未卜先知一般,匆匆赶往紫霄宫。他面色凝重地对鸿钧说道:“此番阐教与截教结下深仇大恨,依我那三弟的脾性,恐怕整个洪荒都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