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不再停留,转身离去。此刻,他心中只盼尽快找到燕南天,恢复自己的武功。
大理境内。
南帝寺中。
“阿弥陀佛,一灯拜见陛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双手合十,轻声说道。
“大师不必多礼。”段正明连忙上前。
他身旁还有段正淳与段誉。
这是他们第三次前来南帝寺求见一灯大师。第一次恰逢大师外出云游,第二次又遇其闭关修行,直到这次,才得以相见。
“不知陛下找老衲有何事?”一灯大师温和地问道。
“大师,朕今日特来相求。”段正明神色诚恳。
“相求?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有什么需要老衲帮忙的?”一灯大师语气平静。
“大师可曾听闻恶贯满盈的段延庆?”段正明问道。
一灯大师微微点头:“略有耳闻,听说是当年北大理的延庆太子。”
段正明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当年大理分为南北两国,段氏也分为两支。
那时一灯大师还是南大理皇帝段智兴,不知何故突然出家,导致南大理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
北大理皇帝段正明不忍看到这种局面,率军平定,顺势统一大理,结束了南北。
只是不知道,这段往事是否还存于一灯大师心中。
段正明说道:“一灯大师,如今段延庆想要夺取皇位,若让他得逞,恐怕大理又要陷入动荡。”
一灯大师平静地问:“陛下是想让老衲出手对付段延庆?”
“正是!”段正明急忙行礼,“恳请大师化解大理段氏的危机。”
一灯大师目光淡然:“老衲既然入了佛门,便不问世间的纷争。”
段正明暗想:他果然还是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
“大师忍心看着段氏遭遇灾难吗?如果大师愿意出手,朕愿意将皇位禅让!”段正明郑重地说。
段正淳在一旁急道:“兄长,万万不可!”
“有什么不可?大师本是段氏血脉,曾经是南大理的国君。当年朕虽然迫于形势出兵,但终究没有征求大师的意见。如今归还帝位,理所当然。”段正明义正词严,“只要能阻止作恶多端的段延庆,朕不在乎这皇位。”
听到这话,一灯大师神色微微一动。
沉思片刻,一灯大师轻声叹道:“既然陛下信任老衲,老衲便破例一次。至于皇位,若真在意,当年又何必出家?”
“多谢大师!”段正明喜不自胜。
段正淳与段誉也一同行礼。
有了一灯大师出手,大理的危局便可化解!
光明顶大殿中。
鸠摩智缓步走入:“阿弥陀佛。苏教主召见贫僧有何吩咐?”
苏枫含笑问道:“你来光明顶多久了?”
“将近三个月。”鸠摩智掐指算道。
苏枫点头:“当初承诺你守山门三个月便解你子午之痛,今日该兑现诺言了。”
“此话当真?”鸠摩智露出喜色。
“我为何要骗你?”
苏枫问道:“鸠摩智,你知道自己为何会受子午之痛折磨吗?”
“小僧不知。”
“只因你先前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又强行修炼易筋经,这才落下病根。”
听闻此言,鸠摩智微微皱眉,神情疑惑。少林僧人大多修习七十二绝技,高僧中研习易筋经者也不在少数。若这两门武功真的会导致子午之痛,那少林寺众僧为何安然无恙?
这些日子,他体内的痛苦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
苏枫看穿了他的疑虑,平静解释:“若少林武功不以佛法为根基,修炼时必会反噬自身。功力越深,伤害越重。因此少林高僧皆精研佛理,修为自然随之提升。”
“你若只学些粗浅拳脚倒也无妨,偏偏尽得少林绝学真传。若无佛法化解戾气,邪毒侵入筋骨,比任何外毒都要凶险百倍。”
“你心中缺乏善念,纵使熟读经卷,辩才无碍,终究无法化解修炼绝技积累的戾气。”
这话如惊雷般击中鸠摩智,他心神震动。修行多年,他从未领悟过如此精微的佛理。
“少林七十二绝技招招凌厉,式式致命,都需要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寻常僧人能精通四五门已属难得,你虽天资卓越,却将七十二绝技尽数掌握,实则是福祸相依。”
“少林寺有一位高僧玄澄,被称作两百年间武学造诣最杰出者,却在一夜之间经脉尽毁,沦为废人。正是由于强修少林绝学,却缺乏足够的佛法根基,最终走火入魔,毕生修为尽失!”
“鸠摩智,你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暗伤早已潜伏体内,一时未伤根本,但你又强行修炼易筋经,这才引发子午时分的剧痛,且日益加重。”苏枫平静地说道。
“该如何化解?”鸠摩智急切地问。
苏枫淡淡一笑:“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将你体内源自少林的武学根基化去,子午之痛便可立即解除!”
“这怎么可能?”鸠摩智满脸震惊。
如果废去一生内力,自己将变得毫无价值,甚至比普通人还要虚弱。对他来说,这样的结果比死还难以接受。
“难道你愿意每天承受这样的痛苦吗?”苏枫反问。
鸠摩智沉默了。
“若只是废掉武功,又何必劳烦苏教主亲自动手?小僧又何必在这里守了三个月?”
鸠摩智顿时觉得被戏弄了。
看到他愤怒却无可奈何的样子,苏枫微微一笑:“鸠摩智,你不用生气。我让你守山门并非故意为难你,我可以单独帮你化解体内的少林内力。”
“内力怎能单独化解?”鸠摩智质疑。
苏枫从容不迫地说道:“我说可以,你信不信?”
听闻此言,鸠摩智面露犹豫。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