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知识,秦大夫都答应了。
“让更多人知道草药的好,也是好事。”她对来帮忙的周野母亲说。
寒假时,周野真的回来了,还带了几个学中医的同学。他们帮秦大夫整理药材,给药柜贴上新的标签,还把秦大夫的药方整理成册,用电脑排版打印出来。秦大夫看着那些打印整齐的药方,笑着说:“还是你们年轻人的法子好,清楚。”
有天,镇上的卫生院来了位疑难杂症患者,中西医都没治好,有人推荐了秦大夫。秦大夫仔细问诊、把脉,开了副由十几种草药组成的方子,让患者回去慢慢调理。没想到,一个月后,患者的病情居然好转了。
“秦大夫,您这手艺,真是活菩萨啊。”患者家属特地来道谢,送了块“妙手回春”的牌匾。
秦大夫把牌匾挂在药铺最显眼的地方,却对周野说:“不是我厉害,是草药厉害,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厉害。”
开春后,周野的学校和药谷镇合作,在百草堂办了个“中医药实践基地”,让学生们来这里学习认药、采药、炮制。药铺里越来越热闹,有来学习的学生,有来看病的村民,还有来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游客。
秦大夫收了个徒弟,是村里的姑娘,聪明好学,秦大夫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她。周野放假回来,就帮着整理资料,把秦大夫的经验写成文章,发表在中医药杂志上。
有人问秦大夫,守着药铺一辈子,值吗?秦大夫总是指着药柜里的草药,慢悠悠地说:“这些草,能治人的病,也能安人的心。我守着它们,就像守着老祖宗的念想,咋不值?”
雁荡山的风,吹过药谷镇,带着草药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百草堂的药香,每天都在青石板路上弥漫,秦大夫抓药的铜戥子声,捣药的铜臼声,还有学生们的请教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关于传承的歌谣,在山谷间轻轻回荡。而那些带着药香的草药,带着医者的仁心和自然的馈赠,治愈着病痛,也把一份古老的智慧,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您对这个关于老药铺和传统中医药的故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调整的情节、细节或氛围,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