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树科的《睇我》以简练的粤语诗句,构建了一个关于凝视与存在的多维迷宫。通过"睇"这一动作的不断重复与对象转换,诗人揭示了现代人自我认同的复杂状态,同时也展示了粤语作为诗歌语言的巨大潜力。在这首诗中,方言不再是地域的局限,而成为通向普遍人类经验的特殊路径;简单的词语排列不再只是日常交流的工具,而成为勘探存在深度的哲学工具。
《睇我》的成功提醒我们,真正的诗歌创新不必依赖于晦涩的词汇或复杂的技巧,而可以来自对日常语言的深度挖掘与重新组合。当诗人以"睇"这个最简单的视觉动词撬动整个存在论的沉重话题时,他实际上践行了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主张——在最熟悉的语言中发现最陌生的哲学风景。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力日益加剧的今天,《睇我》这样的粤语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化认同的可能性:既坚定地扎根于方言传统的土壤,又开放地面向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这种"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创作姿态,或许正是当代汉语诗歌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