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得厉害的手签下自己的名字——张建军,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谢谢……谢谢长官!”
妮娜看着老人在登记表上签字的手,稳得没有一丝颤抖,突然觉得,逐火之蛾的兵,无论年龄大小,都藏着股硬气。
凯文点点头,转身走向下一个招兵台。阳光穿过云层,在他身后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排队的人们自发地让开一条路……
临时仓库是加固过的地下掩体,恒温恒湿系统正平稳运转,货架上的物资码放得整整齐齐。辉火戴着白手套,正在清点新到的762步枪弹,金属弹链在她手中划过,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标准步枪弹3000发,狙击弹800发,手雷240枚,够支撑两次中等规模防御战。”
她在终端上记录完毕,转身看向秦风,“医疗舱运转正常,新补充的纳米凝胶能覆盖80的战伤处理,就是广谱抗生素只剩三箱,得省着用。”
秦风穿着黑甲站在燃料桶旁,正用检测仪扫描纯度:“从东欧买的高纯度燃剂到了,12桶,够机甲小队用半个月。联合政府那边送来了一批淘汰的战术头盔,虽说是二手货,但防破片性能达标,修一修能用。”
辉火挑眉:“他们倒舍得?”
“不是白给的。”秦风调出全息协议,“用我们缴获的三台报废机甲换的,折算下来不亏。”
他顿了顿,指向角落的木箱,“伊甸那边托人送了批压缩口粮,军用级别的,保质期三年,够全营吃一个月。”
辉火弯腰打开木箱,里面的口粮包装印着“应急作战专用”字样,每包都标注着热量和营养成分。
“她倒细心。”
她拿出一包抛给秦风,“新兵训练强度大,得保证热量。”
秦风接住口粮,指尖摩挲着包装上的“逐火之蛾专用”字样。仓库的应急灯突然亮了两盏,照亮墙上的物资清单——红色赤字只有寥寥几处,大多已被绿色的“充足”覆盖。
秦风靠在锈迹斑斑的铁门旁,黑甲的缝隙里还嵌着巴比伦的碎石,他抬手抹了把脸,掌心沾着层灰。
“联合政府承诺的‘紧急援助’呢?不是说今天到吗?”
“到了。”辉火冷笑一声,抬脚踢向角落的几个木箱。
箱子上印着的“人道主义救援”字样被雨水泡得发涨,她弯腰扯开一个,里面滚出几包压缩饼干,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是十年前的。
“还有这个。”
她拎起件破军装,袖口烂了个大洞,布料脆得一扯就掉,“说是‘御寒物资’,我看擦桌子都嫌硬。”
秦风走进来,捡起一包压缩饼干,包装纸一捏就碎,露出里面发黑的硬块。“这群混蛋。”
凯文的办公室设在掩体指挥中心三楼,四壁是嵌着防弹玻璃的情报屏,实时显示着各区域的崩坏能指数和部队动向。
他坐在合金指挥椅上,面前的全息沙盘正模拟着废弃矿区的地形,指尖在“通风管道”“守卫哨卡”等标记上轻点。
角落里堆着十几个文件箱,标签上写着“新兵档案”
“武器清单”
“崩坏能抑制立场研发日志”,最上面的箱子已经被压得变了形。
“500亿……”他低声自语,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全息投影里,“崩坏能抑制立场”的三维模型正在缓缓旋转,核心处的蓝色光晕忽明忽暗……
如果不能在下个月凑齐新材料,之前三个月的实验就会全部作废。
“吱呀”一声,铁门被推开,秦风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凯文,物资不够了。”他靠在文件箱上,黑甲上的水珠顺着棱角往下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凯文抬头,“我知道。”他指了指桌上的压缩饼干……
凯文沉默了片刻,伸手拉开抽屉,里面只有半包速溶咖啡和一支快没墨的笔。“我正在想办法。”他把预算表推过去……
“抑制立场的研发不能停,那是唯一能让普通人在崩坏区生存的办法。”
秦风看着表上的数字,倒吸一口凉气:“500亿……我们现在连5000万块都拿不出来。”
他突然眼睛一亮,“要不找伊甸?她上次说,愿意把演唱会的收入捐给我们。”
“不行。”凯文摇头,“她已经帮我们太多了,联合政府早就盯着她了,不能再让她卷进来。”
凯文调出财务报表,指尖在“武器维护”“新兵津贴”“能源采购”等项目上滑动:“从机甲维修预算里匀出150万,再从专项研发基金划150万,够吗?”
秦风看着模型上稳定的蓝色光晕,突然笑道:“以前总听人说,逐火之蛾穷得叮当响,现在看来,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凯文抬头,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我们不搞虚的。钱要花在武器、药品和研发上,要让兄弟们上了战场有底气,回了营地有饭吃——这才是正经事。”
窗外的探照灯扫过掩体顶部,在情报屏上投下流动的光斑。指挥中心里,键盘敲击声、通讯器的电流声、沙盘运转的低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沉稳有力的进行曲。
训练场是翻新过的旧靶场,地面铺着防滑钢板,远处的靶标区升起自动移动靶。
新兵们穿着统一的作训服,分为三组进行训练:狙击组趴在伪装网下练习瞄准,突击组在障碍区快速穿梭,支援组正在调试医疗无人机。
张建军趴在狙击位上,手把手教一个年轻女孩调整呼吸:“瞄准镜里的十字准星要跟心跳同步,呼气时扣扳机,记住,稳比快重要。”
女孩的步枪是翻新过的旧型号,但保养得极好,枪身擦得发亮。
凯文站在观礼台,看着靶标区不断亮起的命中指示灯。那个曾用木棍练习刺杀的少年,现在正精准地投掷手雷,落点误差不超过半米;几个前几天还晕船的难民,此刻正熟练地操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