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生79:打猎致富,宠飞娇妻> 第335章 投资办公软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5章 投资办公软件!(1 / 2)

王成表弟这边,几乎就是走一下各种程序,等着走马上任就行了。

他相信,现在有刘志鹏等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没有人再会摘桃子了。

第二天。

宋青听完了李丽的一些工作上的汇报,给自己点燃了一支烟。

五个楼盘如同五枚已经布下的棋子,前期规划、资金调度、团队组建均已步入正轨,他这位掌舵人,反而从最初日理万机的状态中,逐渐抽身出来。

“闲来无事,这次也该换个赛道玩玩了。”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前世如雷贯耳的名字——唫山软件公司,以及它的创始人,被誉为“内地软件业扛旗者”的李君。。

1989年,他似乎从深市转到了毗邻的朱海市。

如今是1990年,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偏差,他应该已经离开了原公司,正在为创办属于自己的唫山软件公司而四处奔波,查找最初的激活资金。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巨龙尚未腾飞之前,注入第一笔燃料。

第二天,宋青立刻行动起来。他联系了一家在华南地区颇有名气的猎头公司,给出了明确的目标:“我找一个叫李君的人,大概三十岁左右,搞软件开发的,之前好象在香江的金山公司待过,开发过wps。

金钱开道,效率奇高,不到半个月,猎头公司便将一份详细的报告送到了宋青的办公桌上。 报告显示:李君已于今年初在朱海市注册成立了“唫山软件公司”,公司目前规模极小,仅有包括李君在内的几名内核技术人员,正在为公司的生存和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苦苦查找投资。 看着报告上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宋青嘴角露出了笑容。

……

朱海市。 夏日的闷热笼罩着这座海滨小城。

从一家小型电子厂改造的简陋办公室里,走出了三个垂头丧气的男人。

为首一人,三十出头年纪,戴着眼镜,面容带着书卷气,但眉宇间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他正是李君。

跟在他身后的是公司的副总张工和负责市场的经理小王。

他们刚刚结束了一场极其不顺利的融资会谈。

“李总,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家了……”副总张工叹了口气。

“他们根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要么觉得计算机这玩意儿离老百姓太远,要么就觉得我们这软件卖不出价钱。” 经理小王更是沮丧。

“还有个老板直接问,你这软件能比我请十个打字员更快吗?简直是对牛弹琴!”

李君沉默地走着,他怀揣着用软件改变办公方式的梦想,带着团队呕心沥血打磨产品,却在外界一次次的拒绝和质疑中碰得头破血流。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硌人。

回到那间租来的、连空调都没有的“公司”,看着几台嗡嗡作响的兼容机和满地的电路板、资料,张工瘫坐在椅子上,说出了最残酷的现实:“老李,帐上就剩五万块钱了。下个月的房租,大家的工资……如果再拿不到投资,我们……我们就真的只能散伙了。”

就在这山穷水尽之际,办公桌上那部老式电话机,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

小王无精打采地接起电话:“喂,你好,唫山软件。”

片刻后,他捂住话筒,脸上的表情从麻木转为惊疑,声音带着一丝颤斗:“李、李总……找你的,他说他叫宋青,是从深市打来的,说……说对我们的公司很感兴趣,想谈谈投资的事情!” “什么?”

李君和张工几乎同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李君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快步走过去接过了话筒。 “喂,您好,我是李君。” “李君先生,你好。我是深市万盛地产的宋青。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你和你的团队,还有你们开发的wps软件,非常欣赏。不知下周一,我是否方便来贵公司参观调研一下?如果合适,我希望能对贵公司进行投资。”

话语清淅,意图明确,没有一丝一毫的敷衍和质疑。

“当、当然可以!宋先生,我们随时欢迎!”李君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有转机了!有转机了!”小王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张工也长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总算有人识货了!”

李君重重地点了点头:“快,我们把这里再好好收拾一下,把我们的技术文档、演示程序都准备好!下周一,我们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

……

一周后,周一上午。

一辆在这个年代堪称豪车的虎头奔,停在了唫山软件公司所在的破旧厂区门外。

车门打开,一身休闲商务装束的宋青,独自走了下来。

他没有带随从,显得低调而务实。

李君带着张工、小王,早已在门口躬敬等侯。看到宋青如此年轻,气质却如此沉稳,三人心下更是凛然。

“宋先生,欢迎欢迎!”李君连忙上前握手。

“李总,久仰大名。”宋青微笑着握手,目光扫过眼前这三位未来的软件业巨擘,此刻他们脸上还带着创业初期的青涩与艰难。

走进所谓的公司,宋青面色平静。他见识过前世硅谷车库创业的文化,对于这种初创企业的简陋并不意外。。

调研过程很简单。宋青没有过多询问繁琐的财务数据——毕竟现在也没什么象样的财务。他更多的是听李君讲解wps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与国外同类软件的对比优势,以及他们对未来办公软件市场的看法。

李君讲到技术时,眼中闪铄着自信的光芒,语言也变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宋青不时点头,偶尔提出一两个一针见血的问题,都让李君觉得遇到了知音。

“宋先生,您看……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情况。”介绍完毕,李君有些忐忑地看着宋青,等待最终的审判。

宋青沉吟了片刻: “很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