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复工之后。
宋青也是闲了下来。
过几天就是自己儿子的生日。
宋青打算和妻子回去一趟。
他妻子经常在京城多一些陪伴儿子,自己忙于生意,所以陪伴儿子和女儿较少。
儿子生日,再怎么帮他也要回去不是?
于是乎,几天之后,他就返回到了京城。
恰好回去之前,他就接到了郑文斌老哥的电话。
“文斌老哥?”
“宋老弟!没打扰你吧?”电话那头,郑文斌笑着道。
“哪能呢,正想着明天回京城一趟,给我家那小子过生日,没想到你电话就先来了。”
“你要回京城?太好了!”郑文斌带着惊喜。
“真是巧了,我正好有事想找你聊聊。你哪天到?到时候来家里吃顿便饭,你嫂子念叨你好几回了。”
“行啊,就定在我到的那天晚上吧,我带点深市的海货过去。”
“好好好,那就说定了!等你啊!”郑文斌高兴地挂了电话。
几天后,京城。
夏日的京城,少了深市的湿热,多了几分干燥与古朴。
给儿子过完热闹的生日宴,宋青嘱咐妻子照看孩子,自己则提上早就准备好的几大盒深市特产——鲍参翅肚之类的高档海货,驱车前往郑文斌位于后海附近的那处四合院。
敲门之后,是郑老哥亲自开门。
“宋老弟好久不见!快进来,快进来!”
院子收拾得干净利落,葡萄架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几把藤椅。
让宋青有些意外的是,郑文斌的大哥,郑文武也在,只见对方他正坐在桌边看报,见到宋青进来,微笑着打招呼。
另一个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时下少见的polo衫和牛仔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几分留学归来的洋气与自信。
“郑领导,您也在?”宋青连忙上前,态度躬敬却不谄媚。
“叫什么领导,私下里叫大哥就行。”郑文武放下报纸。
“听说你回来了,今晚说喝一点,我也正好偷得浮生半日闲。”
“宋青,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郑小强。”郑文斌指着那年轻人介绍道。
“前几年送去国外念书,今年刚回来。”
郑小强站起身,礼貌地伸出手:“宋叔叔,您好,常听我爸提起您。”
宋青与他握了握手,笑道:“哈哈,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你出国前还是个半大孩子。学成归来,好啊,国家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寒喧落座,郑文斌的妻子端上精心准备的菜肴,都是地道的京城风味。
众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郑文斌看了一眼儿子,又看了看宋青,终于切入了正题。 “宋青啊,今天叫你过来,一是好久没见,聚一聚。二来呢,也是为了这小子。”
郑文斌叹了口气,“他回国后,家里原本想安排他进个对口的设计院或者相关国企,安稳稳的。可这小子,死活不愿意进体制,说什么要自己出去闯荡,将来还想创业!”
郑文武此时也放下筷子,接口道:“小强这孩子,在国外见了些世面,心气是高了些。既然他不想走我们安排的路,想在社会上历练,我们也尊重他的想法。”
“宋青,你有眼光,有魄力,生意做得大,路子也广。服装、鞋子、房地产,都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想着,能不能让这小子先去你公司里学习学习,跟你长长见识?让他知道知道,做生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郑文斌连忙补充:“对,让他从基层干起就行,该骂就骂,该管就管!”
宋青闻言,心中了然。
原来是想让郑小强跟着自己历练。他看着眼前一脸期盼的郑文斌,又看了看虽然没再多说,但眼神已然表明态度的郑文武,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他宋青能有今天,固然靠的是先知先觉和努力,但郑文武早年那些不越线却关键的帮助,以及郑文斌这份质朴的情谊,都是他铭记于心的恩情。
如今,正是投桃报李的时候,主要是他也想加强和郑文武的关系!
“文斌老哥,郑大哥,你们太客气了。小强是名校海归,年轻有为,能来帮我,我求之不得。” 他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既然小强有创业的想法,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方式合作。”
此话一出,桌上三人都有些意外。
“换个方式?”郑文斌疑惑。
“对。”宋青点头。
“郑大哥,文斌老哥,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特别是郑大哥早年对我的指点,宋青一直感激不尽。以前是能力有限,无以为报,现在总算有点能力了。”
他看向郑小强,语气认真:“小强刚才说得对,如今这个年代,是遍地黄金的年代。胆子大、有门路、肯吃苦,就容易挖到第一桶金!时间越晚,门坎越高,商机越少。”
“既然小强有想法,有冲劲,我们何必拘泥于让他从基层做起?完全可以放手让他去干!”
郑文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没有打断,示意宋青继续说。
“我的想法是,”宋青语出惊人。
“如果小强有什么好的创业想法,或者有他自己擅长的领域,我完全可以出资,和他合伙成立一家新公司。我出大部分激活资金,小强出技术,出管理,占一定的股份。甚至,如果项目前景好,五五分帐也未尝不可!”
“五五分?”郑文斌惊得差点站起来。
“这怎么行!宋青,这可使不得!我们是想让他跟你学习,不是让你……”
“文斌老哥,”宋青抬手打断他。
“生意场上看的是前景和回报,我看重的是小强的能力和未来的潜力。这不是照顾,而是投资。”
让郑文武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欣赏宋青的,正是这份懂得感恩、做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