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生79:打猎致富,宠飞娇妻> 第342章 玉泉问世,拿下销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2章 玉泉问世,拿下销路!(1 / 3)

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此时已经是1991年上半年。

什邡。

“玉泉矿泉水生产基地”。

厂区内,窗明几净的生产车间里,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漫步在已经安装完毕的自动化生产线旁。

走在前面的是宋青,如今他三十多岁,看上去就好象二十七八岁似的。跟在他身旁,略微落后半步的是郑小强。

“宋叔,你看,这条德国进口的生产线,调试了三个月,现在状态完美!灌装、封盖、贴标,全自动,一个小时可以生产三千瓶!”郑小强指着眼前铮亮的设备道。

“整个厂房严格按照最高卫生标准建造,昨天刚通过了最后的验收。明天,就明天,咱们就能正式试行生产了!”

宋青微微颔首,扫过每一个环节。他伸手摸了摸不锈钢的渠道,冰凉顺滑的触感传来。

一千二百万!前前后后,将这笔巨资砸进了这个项目。

在这个年代,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赌的是未来,赌的是国人以后饮水习惯的改变!

“设备是好设备,关键是水。”宋青开口。

“宋叔放心!”郑小强立刻接话,“水源地我们考察了半年才定下来,是粤北深山里的自涌泉,经过好几轮检测,富含矿物质,口感清冽,绝对优质!”

第二天,试行生产如期进行。

车间里不再是寂静,机器低沉的轰鸣声响起,清澈的原水从渠道涌入,经过一道道复杂的过滤、净化、矿化流程,最终注入到一个个透明的pet瓶中,封盖、贴标,变成一瓶瓶贴着“玉泉山泉”蓝绿色标签的成品矿泉水,顺着传送带鱼贯而出,汇成一道小小的溪流。

宋青、郑小强,以及厂里的几位内核技术人员,就站在生产线末端。

郑小强迫不及待地拿起刚刚下线,还带着一丝机器馀温的矿泉水,拧开瓶盖,递给宋青一瓶,自己也开了一瓶。

“宋叔,尝尝!” 宋青接过,没有立刻喝,先是对着光看了看,水质晶莹剔透,毫无杂质。他凑到瓶口闻了闻,没有任何塑料或化学品的异味,只有一股极淡的、属于水的清冷气息。然后,他才仰头喝了一口。

水入口清润,划过喉咙时带着一丝极其微妙的、自然的甘甜感,回味干净,没有丝毫涩口或异味。

“味道不错!”宋青笑道。

“有甘甜感,口感很顺。”

他这话并非客套。这条花费了近八百万从德国引进的生产线,其过滤和杀菌工艺远超这个时代的国内标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源本身的优点。

再加之这1991年,工业污染远未像后世那般无孔不入,深山泉源的水质纯净度极高,造就了这瓶“玉泉山泉”卓越的初始品质。

“是吧!”郑小强象是得到了最高褒奖,又猛灌了几口,咂咂嘴道。

“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这品质,我感觉比现在市面上那个怡宝要好喝!他们那条线,我打听过,撑死了五六百万,跟咱们这顶级工艺没法比!”

工艺上确实压了对方一头,水源也不遑多让。

两人对视一眼,都对这“产品力”充满了信心。

带着对产品品质的满意,两人回到了厂长办公室。

泡上一壶浓茶,烟雾袅袅中,宋青的神色重新变得严肃他知道,好的产品只是成功的一半,甚至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一半。

在1991年的中国,如何把这瓶水卖出去,卖得好,才是真正的挑战。

“小强,”宋青道。

“水是好水,生产线也没问题。但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销路,必须立刻提上日程了。”

“宋叔,您说,我们该怎么干?我都听您的。”

宋青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缓缓分析道:“我仔细研究过现在的市场。老百姓的观念还没转过来,‘喝水要花钱?’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出门自带搪瓷缸,火车上提供免费开水,这才是常态。”

“目前,瓶装矿泉水在普通人眼里,还是个‘新奇玩意儿’,甚至可以说是‘奢侈品’。”

“它的消费主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单位采购。开会、接待,尤其是高级别的会议,桌上摆几瓶矿泉水,有面子,也方便。”

“第二,高端场合。高级酒店、高级餐厅、歌舞厅这些地方,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或者外宾,是愿意为这份‘体面’和‘方便’买单的。”

“第三,就是特定的封闭性渠道。比如火车上,景区里。人在旅途,不方便,价格敏感度相对低,是天然的销售场景。”

郑小强听得连连点头,宋青的分析一针见血,完全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我们的突破口,也在这三块。”宋青继续道。

“单位采购这块,我打算兵分两路。京城,是你的地盘。”他看向郑小强。

“你大伯在京城深耕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各个单位。这块市场,需要你去努力开拓,把咱们的玉泉山泉,摆进京城各大单位的会议室。”

郑小强立刻会意,拍着胸脯道:“宋叔,我明白!京城这边包在我身上,我一定尽力去跑!” “深市这边,我来负责。”宋青接着道。

“我认识周峰、刘志鹏他们,在本地也算有些关系。这边单位、新兴企业的采购,我去想办法敲开大门。”

“至于高端饭店、酒店这类,”宋青摇了摇头。

“这块只能广撒网,派业务员一个个城市去跑,去磨,见效慢,而且不稳定,暂时随缘。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单位采购和封闭渠道上!”

说到这里,宋青目光灼灼地看向郑小强:“最后,也是我认为目前最能决定我们生死的一环——火车!”

“火车?”郑小强眼睛一亮。

“对!火车!”宋青语气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