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章 时间囚笼(3 / 3)

“还是认为通过永恒的痛苦,就能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

“如果是前者,那么你们应该把经验用于未来,而不是困在过去。”

“如果是后者,那么请问:逝去的人们希望看到你们永远痛苦,还是希望你们从痛苦中学习,创造更好的未来?”

这个提醒直击那个宇宙的核心痛点。

白素贞用治愈的能量包裹整个宇宙:“痛苦是真实的,愧疚是真实的,但它们不应该成为你们唯一的存在。”

“真正的纪念不是永远的自责,而是确保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韩飞羽的剑气化作守护的光芒:“逝去的人们不希望你们用一生来哀悼他们,他们希望你们好好活下去,用生命的光彩来纪念他们。”

卡司莫多提供理性的分析:“从系统学角度看,最好的纪念方式是系统优化——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决策机制,避免重蹈覆辙。”

“这比永远的自责更有价值。”

时痕作为记忆族代表,分享了记忆的智慧:“记忆应该是用来学习的,而不是用来折磨自己的。”

“保留这段痛苦的记忆,但不要让它定义你们的整个存在。”

在多方面的引导下,那个宇宙开始发生变化。

灾难的场景依然存在,但人们的反应开始改变——从单纯的悲痛转变为哀悼与反思,从自责转变为学习与改进。

时间,也在这个宇宙中重新流动起来。

当循环被打破时,那个宇宙的幸存者们流下了眼泪,但这次的眼泪中不仅有悲伤,还有解脱。

“我们明白了”一位代表说道,“真正的赎罪不是永远的痛苦,而是用行动创造改变。”

“我们会带着这段记忆继续前进,确保它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而不是停滞的枷锁。”

就在两个宇宙成功走出循环时,停滞深井中突然出现了异常的波动。

更深处,还有一个宇宙,它的停滞不是因为快乐或痛苦,而是因为——完美。

叶寒用异瞳观察到这个特殊的宇宙:“那里那个宇宙达到了某种完美状态。”

“所有矛盾都被解决,所有需求都被满足,每个存在都达到了最优状态。”

“它停滞了,因为它们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了。”

萧炎困惑地问:“这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如果已经达到完美,为什么还要改变?”

张之维深思后说道:“这可能是停滞深井中最困难的案例。”

“因为前两个宇宙明显有问题——一个是逃避,一个是自责。但这个它确实达到了某种完美。”

“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完美的宇宙继续改变呢?”

时间引导者也感到棘手:“这个宇宙我观察很久了,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处理。”

“它确实是完美的,至少从所有已知的标准来看是这样。”

存在之源的提醒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质疑“完美”本身——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张之维看着那个完美宇宙,它散发着和谐、均衡、完整的气息,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存在都处于最优状态。

“如果一个宇宙真的达到了完美,”张之维缓缓说道,“我们有什么资格说它应该继续改变?”

“这不就像是在告诉一个幸福的人,他必须去追求更多,否则就是停滞?”

萧炎挠了挠头:“可是师父,之前您不是教导我们,真正的和谐在于动态平衡吗?”

“如果这个宇宙完全静止了,即使它是完美的,是不是也违背了这个原则?”

叶寒用异瞳深入观察那个完美宇宙,瞳孔中闪过复杂的光芒:“奇怪我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完美'。”

“那个宇宙确实解决了所有已知的问题,但它同时也封闭了所有未知的可能性。”

“它就像一幅已经完成的画作,美丽而完整,但永远无法添加新的笔触。”

柳诗音若有所思地拨动琴弦:“在音乐中,有一个概念叫'完美的终止'——当一首乐曲完美结束时,它就不应该再继续了。”

“但问题是,那个宇宙真的是一首'完成'的乐曲吗?还是只是在某个乐章结束时就停止了?”

白素贞从生命的角度提出疑问:“而且,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和成长。如果一个生命体达到了'完美'状态就不再变化,那它还算是活着吗?”

“完美的雕像很美,但它是死的。完美的生命听起来矛盾,因为生命意味着不完美和持续的改变。”

韩飞羽握着剑,神情凝重:“我想起了一句话——'追求完美是一个过程,而非终点'。”

“如果把完美当作终点,那就意味着停止了追求,停止了成长。”

卡司莫多快速建立理论模型:“从系统学角度看,一个完全最优化的系统实际上是极其脆弱的。”

“因为它只针对当前的环境进行了优化,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完美就会立刻崩溃。”

“真正强大的系统不是最优的,而是具有适应性的。”

“前两个宇宙的问题很明显——快乐的逃避和痛苦的沉溺都不健康。”

“但这个宇宙的问题太隐蔽了。它看起来一切都好,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生命最重要的特质——可能性。”

时痕作为记忆族代表,分享了深刻的见解:“在我的族群中,有一个古老的讨论:如果你能创造一段完美的记忆,你愿意永远活在那段记忆中吗?”

“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意识到,真实生活的价值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它的真实性和不可预测性。”

“一段完美的记忆永远是那样,但真实的生活每一刻都是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