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第92章 不一样的赈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不一样的赈灾(1 / 3)

新任长安城东抗灾主管蜀王李恪,紧急通告诸位百姓。

自今年开春始,北方连续数个月未曾降雨,关中遭遇百年难遇之干旱,导致粮食歉收,无数人挨饿,背井离乡至长安。

圣人与朝廷,不忍心万民遭难,誓死守卫百姓,只要干旱不退,吾等一日不会离开,与你们同在!

但因此次受灾人数众多,人人皆有为自己奋斗之责任。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场灾难就一定会安然度过!

从今天起,吾蜀王李恪将接管长安东部的赈灾工作。

长安以东将进入紧急状态,全力应对这次救灾,特此颁布九道禁令,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一、禁止哄抬价格,禁止囤积居奇!

二、禁止散布谣言,误导他人!

三、严禁打架斗殴者,严重者驱离长安!

四、严禁偷盗欺诈,抢夺粮食!

五、严禁浑水摸鱼,相互隐瞒!

六、严禁擅离职守,严反唐律!

七、严禁推三阻四,敷衍了事!

八、严禁敲诈勒索、贿赂赌博!

九、严禁不听命令,不战而逃!

有违此九禁者,无论官民于国法严惩之外,一律驱逐长安,流放岭南!

蜀王李恪、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联署。

这榜文一发,城墙下的众多难民的心,顿时也安稳了不少。

毕竟看见朝廷重视他们的态度,也让难民们感受到了一些信心和关怀。

如果朝廷对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才让他们心中最没有底气,丧失信心,从而容易自暴自弃

但是光光只是画饼,李恪也知道不行。

在没有得到了最低的保障之前,这些难民就是一个随时都会被引爆的炸药桶。

好在,李恪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随着他的小手一挥。

城东开阔的的广场上,再次增添了三十六口大锅。

一车车白花花的粮食拉到了广场上,再一袋一袋的倒进了大锅中。

不一会便升起了袅袅炊烟。

看到那些粮食,众人心中的担忧和恐惧,终于得到了巨大的缓解。

他们知道,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他们就能够在这次的灾难中生存下去。

不光是自己,还有家人。

随着大锅里的粮食被慢慢煮熟,开始散发着诱人的烟火气。

由于昨夜下雨,被淋了一夜雨的众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口热乎乎的食物。

但是,就在他们焦急着排队等待粮食的时候,李恪再一次采取了行动。

他朝着旁边的秦怀道点了点头。

显然秦怀道也早就收到了李恪的指示,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郑重的一抱拳后,随即干脆利索的带领身后一支由千牛卫组成的特别行动队,迅速出列。

朝着那些已经习惯了排队领粥的难民,小跑了过去。

这些千牛卫,不仅身强体壮,并且还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是李恪这次赈灾中,所能调动的唯一军事力量。

一般而言,像这样的军事力量,就是维护现场的秩序,防止出现混乱和暴动。

然而,这一次,他们的任务并不止于此。

李恪还赋予了他们另外两个重要的使命

一开始,那些难民也没有在意这些兵人,毕竟每天都有维护秩序的士兵。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因为这些穿着不一样的当兵的,在来到他们身边后,详细的端详起他们。

并且,开始询问起他们的姓名和年纪,以及一些身体状况。

这些难民不明所以,但是还是老实的说明了这些情况。

在到说完之后,他们每个人手上都分到了一块竹子做的竹牌,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外加一个时辰。

而他们也由一开始的一支长长的队伍,分成了青年、老幼、病残三支稍显较短的队伍。

其中一个识字的难民,拿着那个竹牌,大着胆子朝着旁边,正在努力书写竹牌的书记官说道。

“草民,黎镇,敢问足下,不知道这竹牌是何意思?拿给我等何用?”

这话一出,顿时也引起了其他的人注意。

场面一时间也有些嘈杂起来。

“肃静!不要乱动。”

听到这人引起骚动,旁边维护秩序的禁军顿时紧张起来。

就是正在询问其他人的千牛卫,也不禁瞪了那人一眼。

还是那位书记官安耐住了那名千牛卫,对着那个叫黎镇的难民说道。

“本来你们手里拿着的竹牌,等下会集体给你们解释,但既然你问了,我也就简短的说上两句。”

“这个竹牌,往后一段时间你们要收好了,它便是你们吃饭领食物的凭证。”

解释间,那名书记官,拿起一块还没有写上姓名的空白竹牌,说道。

“你们看这里,有一个时间,往后就是你们吃饭的时间,每个人吃饭的时间都不同,这样以后你们就不用每次排这么久时间了,只要在这个时间段过来,几乎就可以直接用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着,他又指了指旁边一排正在建立的木屋,对着他们说道。

“那边,蜀王殿下还建了一个临时“惠民药局”,你们如果有人生病了,就可以马上去看。”

听到这一句话,队伍中有人哭泣着大声喊了一声“娘”。

就连排在最前面吃饭的位置,也顾不上了,手上残破陶碗啥时候离手了也没有察觉。

偌大的汉子一边跑,一边不停的抽泣道:“阿娘你有救了有救了”

而在那名书记官说话的时候,巡查的郎将很快就看了过来,不敢在耽搁时间的他,只撂下一句。

“反正,一句话,你们有幸在城东,算你们运气好,碰到了蜀王殿下。”

说完,也不理会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