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贼和土匪,在普通人眼中,或许就是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及其成员。
他们扰乱正常的社会治安,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同时,又是一群乌合之众,以抢劫、勒索为生,缺乏政治远见,是法律和秩序的破坏者。
他们行为放荡不羁,为所欲为,不愿受任何约束,等等。
可是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组织,只要持久地存在并进行活动,就会开始遵循一定的规则,受一定的约束,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无约束。
而一旦形成这种潜在的规则和约束后,他们就形成了特有的潜在规则。
虽然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绿林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中,最为放荡、最散漫、最不愿受约束的一种组织。
但是,这里指的是他们不愿接受正常社会的法律、道德和其他公众规则的约束。
但绝大多数绿林队伍内部,都是有约束,有规矩的,有的土匪队伍的纪律规则还相当严厉。
就比如深泉寨
在隋朝末年,各地混战不休,许多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走投无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存加入土匪的行列。
这些地方地武装团伙,最开始往往是由一些无业游民、贫苦农民、甚至是曾经的国家军队成员组成。
他们为了生存,被迫拿起武器,对抗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剥削阶级。
虽然他们的行为,在绝大多数的时候,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困扰和恐慌。
但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
他们的存在,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压迫,也揭示出普通百姓,对于生存和公正的渴望。
因此,对于这些山贼和土匪,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
他们既是社会的病态现象,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反映。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国家遇到困难,民族受到威胁后,也会挺身而出,上阵杀敌。
就比如,在往年的突厥人寇边,来北地打草谷、劫掠的时候。
不少的山寨,就会组织起他们的力量,进行抵抗。
想将突厥人赶出中原。
当然了,土匪当中,有好的,就会有坏东西。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而张英男的想法,就很简单。
对于那些恶贯满盈、无恶不作的山贼和土匪,必须坚决予以打击,以维护北地的治安和百姓的利益。
而对于那些有良知、有正义感的山贼和土匪,应该通过招安、安抚等手段,引导他们走上正路。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李恪,几乎要正面抗衡突厥的侵袭。
而这些土匪虽然自身的纪律不好,作战能力也不高。
但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骑马、使刀枪,这是土匪最基本的素养。
就比如,他们深泉寨,以及单成天、唐俊悟他们。
在被李恪收编后,有了纪律后,作战能力也开始急剧提升。
最终在李恪的麾下,形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
所以,在听到李恪没有直接拒绝她这计划后,张英男便知道,天资聪颖的李恪,肯定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只是,迫于现在要面临的种种事务,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张英男便想着,自己能替李恪分担一些,让他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更重要的军务。
于是她便对李恪,详细地谈起了她的计划,如何整合绿林力量,如何训练人员,如何将那些绿林化为己用。
李恪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当张英男讲完之后,李恪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当家,你的计划非常的好,我很愿意支持你的计划,甚至愿意和你一起去勾注山完成这个计划。”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酝酿了一下措辞,然后继续道。
“只是这个计划实施起来恐怕会有很大的难度。整合绿林力量、训练人员、将绿林化为己用,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许多人员来配合。我现在的最主要任务,是整合那些依附大唐的草原部落,对付颉利可汗,我们目前的力量和资源可能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
张英男听后,点了点头,她知道李恪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只是,在裴行俨找到李恪后,他带来的骁骑卫中,同为女性的椒图,便与她还有一丈青阚冷玉相熟了。
在无意间,她从椒图的口中得知,李恪在长安城中,还有一个惺惺相惜的长孙娉婷后。
她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急切感。
或许,就算是现在的她自己,都没有认识到,在那时候起,她便想要在李恪心里,留下比长孙娉婷更重的痕迹
所以,在听到李恪的话后,张英男非但没有退却,反而激发了更大的斗志。
“殿下,我已经想好了,由我带领山寨山的人,去收复吕蒙山,所以,并不需要殿下直接出兵。”
听到张英男的话,李恪顿时皱起眉头。
要知道,随着他们上次下山攻打突厥的狼骑,她们山寨中的精锐,几乎已经被他全部带了出来。
寨子里,虽然还留守了一些人,但是剩下的战力并不多,大多是老弱妇孺,以及一些伤病员。
看到李恪的表情,张英男似乎是预料到了他的想法,她解释道。
“殿下,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但在构筑山上,我们几个人的山寨上,还遗留了不少的寨民,再加上附近很多寨子,消息灵敏,听到我们投靠了你这个当朝皇子,纷纷迫不及待的加入我们寨子。”
“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是这边的本地人,对于吕蒙山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这将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