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仙子降临凡尘。
如此盛景,错过岂不让人觉得可惜。
大约寅时,也就是晚上四点,李恪这才拖着精神疲惫的身子返回了凤寰宫。
只是,还没睡上一个时辰,杨妃的乳娘雍偀,又将李恪给喊了起来。
“殿下,该起床了,要去参加大朝会了!”
卯时,太极殿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带着一大群估计守岁,守了一夜,眼睛通红的官员一同入宫给皇帝李世民拜年。
一夜未睡,进了太极殿,李恪熟门熟路的找了一个角落,朝拜完李世民后,就靠在上面打起了瞌睡。
这一觉可睡的够死的,直到大朝会上,地方刺史,各国使节、附属国使臣,接待完毕。
房玄龄出班,李恪这才被秦琼扯了扯,轻轻叫醒了过来。
李恪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就听到。
“陛下,如今春节已过,天气即将转暖,春耕将至,国之大事,微臣以为,应当派出农吏,前往各县,监督农事,特别是登州、莱州一带,农事懈怠,必须加强,微臣以为,陛下应当将农神祭祀,昭告天下!”
“臣附议……”
“臣认为……”
一个个穿着红色长袍,或者穿着紫色长袍的官员走了出来,纷纷就春耕事宜发表见解。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不时点头以示赞许,显然对众臣的关切与责任心感到满意。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春耕乃国家根本,不可有丝毫懈怠。房爱卿所提农神祭祀之事,甚合朕意。朕决议从明日开始,沐浴斋节,七日将与皇后一起,前往皇庄“扶犁亲耕”。
眼见文臣拿了今年政事的头筹,武将那边顿时也坐不住了。
憋了许久的代州都督张公谨建议,以颉利可汗与唐结盟又援助叛军梁师都为借口,向突厥开战。
只是,兹事体大,李世民一时间并未立即应允。
准备私下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商议一番过后,再重新定夺。
只是,还不等李世民回复张公谨。
历来只看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太子李承乾,难得站了出来,朝着李世民道。
“启禀陛下,臣觉得张公谨之担心并无道理,突厥人骁勇善战,去年就曾派兵援助梁师都,虽然被燕王及时平定,但是也算是违背了盟约,现在突厥人人心惶惶,政治混乱,儿臣唯恐贼子会将内部矛盾转化为针外部战争……燕王李恪,素有贤名,允文允武,为了稳妥起见,儿臣还请父皇,尽快让燕王李恪前往大草原,安抚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