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生1988,我成了煤二代> 第292章 贱买贵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2章 贱买贵卖(1 / 2)

曹博的话虽难听,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金融这行,确实藏着 “隐性门坎”。

张伟豪想起上一世关注过的一位考研导师,虽然最后因吃瓜取关,但对方说的一句话他记到现在:高考是公平的竞争赛道,但选专业,从来都不是 “分数够了就行”。

这话放在专业选择上,太贴切了:

像医学这类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多半有 “家族传承”,长辈从医能帮着规划路径、积累资源;

艺术类专业更直接,报考时老师常会问 “家庭条件”,毕竟学艺术的开销、后期发展的人脉,都需要经济支撑。

而对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选专业往往要优先考虑 “就业性价比”。

金融听着高大上,可家里没底子、没人脉,毕业后想从底层摸爬滚打往上走,只会越来越难。

别人能靠家里牵线进实习、接触优质项目,你可能连递简历的门路都没有。

你没法否认,家庭条件好,就是能在就业上占得先机:

它不是 “走后门”,而是能给你更多试错的资本、更宽的选择赛道,让你不用为了生计妥协,能更专注地往行业上游走。

张伟豪看着宿舍里沉默的几人,心里没觉得曹博的话有多刺耳。

毕竟这就是金融圈的现实,与其回避,不如早点认清现实。

张伟豪低头扫了眼自己,随即抬起骼膊,冲三人晃了晃手腕:“理查德米勒 014,最新款,83 万。

你们看,这能排第几?”

“卧槽!”“我去!”

曹博和程风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曹博更是直接从椅子上弹起来,几步跑过来拉住张伟豪的骼膊,眼睛死死盯着那块腕表摸着表盘上的碳纤维纹路,表圈的钛金属质感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我早就跟我爸说,年轻人就该戴理查。” 曹博一边摸着眼熟的表盘,一边晃了晃自己的手腕,上面一块绿水鬼闪着绿幽幽的光,

“结果他非说我年纪小,给我买了这个,跟你这比差远了!”

程风也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车钥匙放在桌上,奥迪的四环标很显眼:“我还以为我这奥迪 a4 能当老大呢,结果跟你这理查比,根本不够看。”

他抬头问张伟豪,“你几月份生日?”

“九月。”

“得,还不如按年纪排吧,” 程风摆摆手,“我比你们仨都大,按年龄还能当老大呢。”

最后, 张伟豪凭理查德米勒稳坐 “宿舍老大”,程风的奥迪 a4 排老二,曹博的绿水鬼是老三。

轮到张楚时,他倒一脸无所谓,晃了晃手里的手机:“我跟你们几个‘二代’比不了,全身上下最贵的就是这台手机了。”

张伟豪却没信他的话 ,张楚虽然说得轻松,身上穿的衬衫是 burberry 的经典格纹款。

连手里那台手机,都是市面上不常见的黑莓,怎么看都不象普通家庭。

他心里暗忖:这多半也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富家子弟。

“其实没必要分什么老大老小,” 张伟豪笑着打圆场,“大家能住一个宿舍,相逢就是缘分,图一乐就行。”

“那可不行!” 曹博立刻反驳,“我们刚都约好了,谁是老大谁今晚请吃饭!

本来程风都准备订校门口的私房菜了,现在既然你是老大,这顿就该你请!”

张伟豪没推辞,笑着点头:“行,没问题。不过晚上不是还有迎新仪式嘛,别去太远的地方了,咱就在学校附近找家馆子随便吃点,我请。”

程风立刻附和:“没问题!老大说去哪就去哪!” 张楚也笑着点头:“我没意见,跟你们蹭顿好的。”

几人说说笑笑地收拾东西,原本有点生分的氛围,因为这顿 “老大请客” 的约定,瞬间热络了不少。

饭桌上聊开了,几人才慢慢摸清彼此的家境。

曹博家跟张伟豪家一样做地产开发,程风家是做外贸的,其母亲是第二外贸局的,常年跟海外客户打交道,张楚则说家里主营电气设备制造,近几年也顺带开发了些楼盘,算是 “跨界” 生意。

轮到张伟豪时,他笑着说:“我家?我家是挖煤的。”

“挖煤?” 曹博眼睛一亮,放下筷子就接话,“怪不得!我家之前开发的楼盘里,煤老板都是一次买好几套,出手特别阔绰,原来你就是

‘传说中的煤二代啊。”

程风也好奇地凑过来:“老大,那你们那边是不是出门还骑骆驼?我以前总听人说西北那边到处是沙漠。”

“哈哈,没那么夸张。” 张伟豪被逗笑了,“骆驼肯定有,但我上学真不是骑骆驼来的,跟你们一样坐火车、坐飞机。”

看着几人聊的全是家里的生意。

曹博抱怨 “家里现在拿地越来越困难了”,程风吐槽 “外贸汇率波动大”,张楚分析 “电气设备的市场竞争”,

张伟豪忽然想起上一世看的韩剧《继承者们》,里面讲的不就是一群富二代的生活嘛。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很多人讨厌富二代的张扬作风,却不能一棍子打死。

不是所有富二代都是混吃等死的少爷。

至少眼前这三位,聊起生意时条理清淅,对行业里的门道也有自己的判断,显然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

更何况能考上交大金融系,成绩本身就不差,说明没把心思全放在玩乐上。

张伟豪暗自感慨:阶级固化就是这么慢慢来的。

虽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家里的资源、父辈的经验,都是他们的 “起跑线”。

但他也不否认,确实有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泥泞里走出来,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只是这条路有多难,其中的酸甜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