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生1988,我成了煤二代> 第530章早布局,就有一切可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0章早布局,就有一切可能(1 / 2)

在西省陪王燕待了两天,张伟豪便按照计划,跟着王燕一同前往蒙省 。

此行的目的,既是探望在矿区的父亲,也是第一次实地见证 “西部矿业” 挂牌后的蜕变。

车子驶离高速,逐渐深入蒙省腹地,窗外的景色从农田变成连绵起伏的丘陵,再到视野里逐渐铺开的矿区轮廓。

当那片绵延数公里的工业建筑群出现在眼前时,连见惯了商业繁华的张伟豪,都忍不住放慢了车速。

这早已不是他记忆中零散的小矿场,而是一座集煤矿开采、销售、加工,再到煤化工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工业基地,气势磅礴得让人震撼。

“没想到你爸把矿场搞这么大了。”

王燕看着窗外,语气里满是惊讶。她只知道张国庆这两年一直在忙着扩张,却没料到规模已如此惊人。

张伟豪点点头,心里也满是感慨。他清楚这片产业的由来:当年周有福的矿场,在他成功做空美国次贷、手握巨额资本后,几乎是以 “白送” 的价格转到了张国庆名下;

之后父亲又陆续收购了周边几家经营不善的矿场,从露天矿到井工矿,一步步集成资源,硬是把西部矿业做成了蒙省私人矿企里的 “头部玩家”。

而这次父亲刚投资的年产二十万吨乙二醇厂区,更是标志着西部矿业从 “卖原料” 向 “做深加工” 转型,彻底打通了煤化工的产业链。

车队没有去办公区,而是直接开到了乙二醇生产车间。

刚落车,一股工业生产特有的、混合着机械运转与化工原料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不同于 i 手机生产线的精密与小巧,这座煤化工厂区处处透着 “肌肉感”, 纵横交错的露天管廊像钢铁巨龙般盘踞在厂区上空,

粗壮的渠道连接着一座座银白色的反应塔,远处几座高耸的烟囱正有序排放着水蒸气,阳光洒在金属设备上,折射出冷硬却充满力量的光泽。

张伟豪沿着车间外围的信道往前走,越靠近内核局域,越能感受到这份工业体量带来的震撼。

之前在车上看到的轮廓,远不及亲眼所见的冲击力强:

输送煤炭的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运转,自动化控制室里的屏幕闪铄着实时数据,穿着工装的工人有序地巡检设备,每一个环节都透着高效与专业。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啊。” 张伟豪忍不住感叹。

如果说 i 手机代表的是科技的 “精致美感”,那眼前的煤化工厂区,展现的就是工业的 “硬核美感”。

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只有实打实的产能与产业链实力,每一座设备、每一条渠道,都在为 “从煤到化工产品” 的转化贡献力量,这种 “把资源变成价值” 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冲击力。

王燕跟在他身后,一边走一边给张国庆打电话,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老东西,你可真行啊,把矿场搞这么大,我跟儿子都到车间门口了,你赶紧过来!”

挂了电话,她看着张伟豪专注的眼神,笑着说:“你爸这两年没白忙,以前总担心矿场做不大,

现在好了,连这么大的厂房都建起来了。”

远处传来汽车的轰鸣声,张国庆带着几个工程师快步走来,脸上满是笑容:“儿子,你可算来了!快跟我去看中控室,看看你爸爸我搞的标准化。”

张伟豪跟着张国庆往中控室走,脚下的工业地板还带着机器运转的轻微震动,耳边是设备轰鸣声与调度员的指令声交织,眼前每一个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每一个工人专注的神情,都透着 “有序” 与 “专业”。

看着这座由父亲一手操持起来的煤化工基地,他心里忽然涌起一股真切的自豪感。

哪怕自己真象爽文里说的 “混吃等死”,父亲也能凭着实干,为他堆起一座扎实的 “小金库”。

中控室里灯火通明,十几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乙二醇生产线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

张国庆走到主操控台前,指着屏幕上的工艺流程动画,打开了话匣子:

“你看这条乙二醇生产线,一开始设计的时候,设计院的人非要推荐小日子的技术。

咱心里不情愿啊,但他们说人家技术成熟、稳定性高,没办法,只能先按这个方案推进。”

说着语气里还多了几分无奈,又带着点不服气:“结果呢?

小日子那边压根没做过这么大产能的项目,派来的技术人员来了就瞎指挥,今天要改渠道布局,明天要换设备型号,啥都得按他们的标准来,光扯皮就眈误了四五个月。”

“那后来呢?” 张伟豪顺着话头问,眼里多了几分好奇,他知道父亲最终肯定解决了问题,却想听听过程里的波折。

王燕则在一旁白了张国庆一眼,笑着吐槽:“你这老家伙,现在还学会卖关子了,赶紧说,别让儿子等着。”

张国庆被妻子逗得笑了,语气瞬间明快起来,带着抑制不住的骄傲:“关键时候,魔都一家化工所主动找了过来

!他们说自己研发的乙二醇合成技术,早就突破了小日子的壁垒,转化率还比他们高 5 个百分点,能耗还低。

设计院一开始不信,请了一群行业内的专家来论证,结果一测数据,人家的技术还真比小日子的强。”

“我当时就拍板了, 把小日子的团队全踹走,所有内核技术、设备都换成咱国内的。”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红色的工艺路线,声音都提高了几分,“你看现在这条线,运行三个多月了,一次故障都没出,产量还比设计目标高了 8!

前段时间省上市里来了不少领导考察,都说咱这是‘国产化技术落地的标杆’,让其他企业来学经验呢!”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哼了一声,带着点 “早有预料” 的得意:“我刚来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