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对这次考察格外重视,来接机的阵容直接拉满 。
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郑云周,还有招商局局长李文生,工信委主任罗成。
几人带着七八名工作人员,早早就在停机坪等侯。
刚一见到一行人,郑云周和李文生就快步迎上来,脸上满是热情笑意。但这份热情,几乎全集中在了李子镕身上。
郑云周率先伸出手,紧紧握住李子镕的手,语气格外恳切:“李总,欢迎欢迎,
早就盼着您来鹏城,您能亲自过来,真是给我们鹏城电子产业天大的面子。”
一旁的李文生也连忙附和:“是啊李总,您路上辛苦了,我们已经安排好考察路线,保证让您看得满意。”
两人的目光基本没往张伟豪这边多停留,更别提周妙可和西部系的高管了。
这也不奇怪 —— 作为主管工业的官员,郑云周比谁都清楚三星电子的分量。
在电子产业领域,三星的屏幕、芯片生产技术都是全球顶尖水平,绝不是 “小国企业” 那么简单。
那些一味贬低三星的人,大多是不了解行业内情,真正懂行的人,只会敬畏它的技术实力。
其实郑云周今天原本有别的行程,要去考察鹏城天马,那也是本地一家颇具规模的屏幕生产厂家。
但昨天接到消息,说三星电子的李子镕要亲自来鹏城,他立马跟市长汇报,临时推掉所有安排,专程来机场接机。
在他看来,三星要是能落地鹏城,带来的可不止一条生产线,更是顶尖的技术和产业链资源,对整个鹏城电子工业的推动作用,简直不可估量。
满心都是 “拿下三星合作” 的他,早就忘了李文生之前汇报过 “这次投资是西部电子牵头” 的细节,只当李子镕是这次合作的内核决策者。
李子镕一开始听到翻译说明对方身份,还维持着财阀掌舵人的体面,礼貌地颔首寒喧:“郑市长客气了,此次前来叼扰,还望多多关照。”
“应该的应该的。”郑云周热情不减,顺势邀约,“李总一路辛苦,我已经让人在市政府备好了茶点,
稍作休整后,咱们先去参观几家本地的标杆生产车间,让您看看咱们鹏城的制造实力。”
这话一出,李子镕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下意识转头疑惑地看向张伟豪。
他此次前来的内核目的是实地考察新厂选址,确认地质、供电等基础条件,那些现成的生产车间有什么好看的?
在高丽,三星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车间他见得还少吗?这种流于表面的参观,实在不是他的风格。
李子镕频繁看向张伟豪的举动,终于让一旁的李文生察觉到不对劲。
他赶紧凑到郑云周耳边,压低声音急促说道:“郑市长,您快看那边,西部电子的张伟豪张总也来了,这次三星和西部电子的合作,是西部电子牵头主导的!”
“哦?”郑云周猛地一愣,这才顺着李文生的目光看向张伟豪。
他对这个名字其实早有耳闻,倒不是因为西部电子的规模,而是自己手上那部i手机。
机身轻薄、操作流畅,比之前用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好用太多,市政府里不少同事都跟风换了同款。
郑云周的态度瞬间切换,快步走到张伟豪面前,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力道比刚才握李子镕的还要重几分:
“张总好,真是年轻有为啊,贵公司的i手机简直是跨时代的产品,我们政府内部好多人都是忠实用户。”
“郑市长过奖了。”张伟豪笑着回握,语气谦逊,“西部电子还只是初创企业,在产业布局上,还要多向鹏城的前辈企业学习,也离不开市政府的支持。”
一番寒喧后,郑云周才想起正主,转头又对李子镕做了个“请”的手势:“李总,张总,咱们先去市政府坐坐,喝杯茶再谈后续的考察事宜?”
李子镕听完翻译的话,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再次转头看向张伟豪,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征询。
刚才官员对张伟豪态度的转变,他看在眼里,更清楚这场合作里张伟豪的内核地位。
鹏城市政府的一行人见李子镕如此看重张伟豪的意见,也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张伟豪。
一时间,停机坪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张伟豪身上,连空气都仿佛停滞了几秒。
张伟豪感受到众人的注视,从容开口道:“郑市长,多谢您的盛情。
不过这次我们是以私人名义过来的,内核目的就是实地看看选址情况,也好尽快确定后续的正式投资方案。
不如咱们就直接去园区那边?这样也能节省些时间。”
郑云周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能让三星太子爷如此重视的合作,自然是效率优先。他当即点头:“张总考虑得周到!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去光明区的产业园区!”
一行人坐上商务车,朝着光明区驶去。
路上李文生主动介绍起来:“张总,李总,这块地我们选了很久,周边已经聚集了不少龙头企业。
鹏城天马、tcl、华星光电都在附近,从玻璃基板、偏光片,到面板制造、终端应用,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已经成型,后续咱们的生产配套绝对跟得上!”
张伟豪看向窗外,成片的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远处还有几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一旁的李子镕也通过车窗认真观察着,时不时跟身边的技术总监低声交流几句,眼神里的挑剔渐渐少了几分,这样成熟的产业生态,三星电子自己投资也是可以的。
没人知道,李子镕看似平和的表面下,正打着一副精明的算盘。
与张伟豪合作的决定,他在董事会上博弈了许久才最终敲定,但他从没想过要把三星最前沿的技术全盘托出。
在他看来,张伟豪的内核诉求很明确——解决自家i手机的屏幕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