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还有专门报幕的?” 张伟豪瞥了眼白衣女子,目光又看向陈小军,只见他一脸得意。
随着报幕声落下,两侧的乐师拨动琴弦,悠扬的古乐缓缓响起。
那群汉服女子随着旋律起舞,衣袖翻飞间宛如仙鹤展翅,舞步轻盈得仿佛踏在云端,尤其是旋转时裙摆散开的弧度,配上厅内暖黄的灯光,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霓裳羽衣》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李子镕还沉浸在那柔婉雅致的舞姿里。
常年看惯了高丽舞台上节奏强烈的劲歌热舞,这般行云流水的东方古典韵律,象一股清泉般让他觉得格外新鲜。
他刚抬起手想鼓掌,巴掌刚要落下,厅内的乐声突然陡变。
原本悠扬的笛箫声骤然隐去,琵琶与鼓点的节奏瞬间加快,激昂的旋律像惊雷般在大厅里炸开。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见四道身影从四人身后的屏风后快步跑出,每道身影后都跟着三名身着新省民族服饰的女子。
她们的裙摆绣着鲜艳的艾德莱斯绸纹样,头上缀着细碎的银饰,跑动时银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胡炫舞!” 不知是哪个乐师或是侍女,清脆地喊了一声节目名。
话音刚落,十六名女子迅速在大厅中央站成队形,随着鼓点的节奏同时抬起手臂。
下一秒,她们腰身轻转,裙摆随着旋转的动作层层散开,象一朵朵绽放的花。
不同于《霓裳羽衣》的柔美,这场胡炫舞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热烈的张力,抬手、转身、踏步间,既有着民族舞蹈的豪迈,又藏着独特的灵动,
尤其是集体旋转时形成的韵律感,让整个大厅的氛围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李子镕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不自觉地前倾身体,连眼神都变得专注,
他还从未见现场过这样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鲜明的色彩、激昂的音乐、利落的舞姿,与刚才的古典舞形成强烈反差,却更让人移不开目光。
看着眼前热烈奔放的胡炫舞,张伟豪的思绪不自觉飘远。
他想起在吉隆坡见拿督时,那场伴着烛光摇曳的传统蜡烛舞;
想起在米国爱尔威庄园,衣香鬓影间缓缓流淌的交际舞;
也想起之前在高丽,李子镕安排的、节奏火辣的女团表演。
这么一对比,他忍不住在心里自嘲:要论会玩、懂享受,还是陈小军、张楚这些世家子弟最在行。
自己这些年要么扑在生意上,要么忙着布局产业,过得简直是清汤寡水的日子。
没等他感慨完,乐声再次变换 —— 熟悉的旋律缓缓响起,张伟豪一下就听出,这是高丽经典剧集《大长今》的配乐。
紧接着,身着高丽传统服饰的舞女鱼贯而入,裙摆上的花纹与头上的发簪,都透着地道的高丽风情。
李子镕看到这一幕,眼睛瞬间瞪圆,惊得差点合不拢嘴。
他没想到,在华夏的私人四合院里,竟然能看到专门为自己准备的母国传统舞蹈。
等舞蹈跳到高潮时,他再也坐不住,起身走到舞群旁,跟着节奏笨拙地扭动起来,脸上的笑容璨烂得象个孩子。
跳尽兴后,他特意走到张伟豪面前,不停竖着大拇指,嘴里用高丽语说着感谢,语气里满是激动。
张伟豪却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陈小军。
这位刚见面时,还对 “三星太子爷” 的名号嗤之以鼻的世家子弟,在招待上却半点没打折扣。
从《霓裳羽衣》到胡炫舞,再到高丽传统舞,每一个节目都精准踩在宾客的兴趣点上,这份用心远超普通应酬。
他忽然明白,这场招待的高明之处,根本不在排场大小,而在 “情绪价值” 的精准供给。
像李子镕这种身份的人,从不缺物质享受,更不缺围绕身边的人,可这种 “被重视、被理解” 的感觉,却最能打动他。
让他在异国他乡看到熟悉的文化符号,在轻松的氛围里放下身段尽情玩乐,这份满足感,比任何 “送礼办事” 都来得更有效。
张伟豪忍不住在心里暗赞:陈小军还真真有两把刷子。
战略上藐视对手,不被对方的名头吓住;战术上重视对手,用极致的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舞蹈表演落幕,厅内气氛仍带着馀热。
张楚率先提起酒杯,朝着众人示意:“今晚能聚在一块也是缘分,我先敬各位一杯,尤其是李会长,远道而来辛苦了,也感谢之前您在高丽的热情招待。”
话音刚落,一旁的乐师便缓缓奏响舒缓的丝竹之音。
旋律轻柔婉转,音量控制得恰到好处 —— 既萦绕在席间添了雅致氛围,又完全不影响几人交谈。
“张会长,这次真是费心了。” 李子镕端起酒杯,主动走到张伟豪面前,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感激。
他能感受到这场招待的用心,从四合院的选址到舞蹈的安排,每一处都戳中了他的期待,这份心意远比单纯的商业应酬更让他动容。
张伟豪笑着与他碰杯,又依次给张楚、陈小军回敬,杯盏相碰的清脆声响与丝竹声交织在一起,格外融洽。
轮到与陈小军对饮时,张伟豪特意放缓动作,诚恳说道:“陈兄弟,今晚这安排太周到了,多谢你费心。”
“哎,这话就见外了!” 陈小军摆了摆手,拿起桌上的分酒器,满满斟了两杯,递了一杯给张伟豪,“楚楚认你做大哥,你就是我陈小军的兄弟,咱之间不说客套话。
初次见面,这一壶我敬你,必须喝到位!”
张伟豪看着他爽朗的模样,也不扭捏,接过分酒器就朝着陈小军示意:“陈兄弟性情中人,我喜欢,
一壶就一壶,今天咱不醉不归。” 说罢,仰头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
“好!够痛快!” 陈小军见状,也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