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嫡明> 第100章 赋诗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赋诗者(2 / 4)

学,是何道理?””

她看到这三个书生腰间都挂着乌木学牌,知道都是府学的学生。

年仅十岁的庄姝也肃然说道:“奴家也要请教。”

那最先说话的士子,最多二十岁。他冷笑道:

“你们两个小姑娘家家,在下和你们说的着么?”

他神色倔傲,竟然不接招。

另外两个秀才,年未弱冠,也是微微一笑,全不答腔。

当先之人摇头道:“朝中有没有奸臣,看看大庙就知道了。唉,泣麟伤道穷啊。

朱寅知道,他哀叹的是,如今的礼崩乐坏。

晚明是理学统治衰微时期。理学中衰,导致人欲横流,世风日下,礼教趋于瓦解。

要不是满清入关,理学也不会再次翻身。

正在唐蓉和庄姝尴尬之际,忽然西边有人喊道:“周博士到了!’

话刚落音,廊房中很多行人一起望东一看,就见一群儒生簇拥着一个青袍学官走来。

周围的行人乱糟糟的一起下跪,异口同声的说道:“草民拜见博士老爷!”

那几个秀才则是没有下拜。他们有权不跪。

朱寅等人无奈之下,也准备跪下。

大明律现在算个屁啊,如今百姓就要跪官,管你大明律怎么规定。

国子监博士可是从八品,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没有功名在身,你就要跪!

然而朱寅等人运气好,他和宁采薇还没有跪下,那年约五旬的周博士就双手虚扶的说道:

“孔庙之中,先贤灵前,只可跪圣贤,不可跪我!免礼!”

朱寅膝盖刚弯,就赶紧站直了。

随即,一群人赶紧让开,躬敬的让周博士过来。

却见那周博士身形瘦削,面容清,颌下三缕胡须,很有几分文雅的书卷

他先是给陆九渊、王阳明、陈献章的牌位上了一烂香,然后说道:

“今日本官来东房拜见陆子、王子、陈子,是代表我泰州学派,采诗而来。

一说到采诗,朱寅等聪明人都明白了。

这哪里是采诗?这是趁着今天节日人多,来夫子庙宣传心学的泰州学派。

国子监博士,也参与管理孔庙平日祭祀之事,虽非孔庙的庙祝官,在孔庙也不算外人。

这种百姓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今日居然亲自来采诗。可见为了宣扬学说,也算屈尊降贵了。

而这泰州学派,如今可是心学第一大派啊。

朱寅更是知道,泰州学派影响极大,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

周博士说到这里,就矜持着打住话头,不再说话。

领导往往开个头,后面的话就不会罗嗦了,自有嘴替。

周博土身边一个太学生说道:“今日中秋佳节,游人必多。来东房三公灵前祭拜的士人学子,想也不少。”

“奉博士之命,便以心学诸子为题,命诗一首!凡被采用者,国子监刊印出版!”

朱寅闻言,顿时有点心动。

朱寅不是想要出版扬名,而是要借此结识这位从八品的周博土!

要知道,国子监虽然早就衰落,可南雍仍然有三千太学生。而南雍的五经博士才几位?

五位!

若是能搏取一位五经博士的青睐,他入了南雍之后,很多事情就好做多了。

机会是人创造的。创造机会,就是钻营。

要不要试试?朱寅顿时回想起关于心学和泰州学派的事迹,心中构思起来。

而那几位府学秀才,脸色就难看了很多。

夫子庙的庙祝官,是府学教授(校长),应天府学才是夫子庙的话事人。

我们应天府学的学生,才是夫子庙自己人。

你一个推崇心学、不务正业的博土,不顾体面尊荣,来到夫子庙以采诗为名,宣扬泰州学,太过分了吧?

三人神色微冷,仗着秀才身份,对着周博士拱拱手,告声罪,就直接离开此地。

他们当然不是一走了之,他们是去请府学教授了。

朱寅忽然站出来道:“博士老爷,孩儿有打油诗一首,斗胆献上!’’

“哦?”周博士大感意外,没想到首先出面的,居然是个孩子。

这孩子最多十岁,却举止得体,气度从容,显然不是一般稚童。

周博士顿时心生好感,温言说道:“好。你诵来听听。”

他的期待并不大。

朱寅有模有样的吟道:

四心之端孟夫子,

吾心宇宙陆九渊。

七日格竹王阳明,

龙场悟道逝南安。

白沙先生陈献章,

十年静坐春阳台。

愚夫愚妇皆明白,

不满师说王心斋。

羲皇景象三代治,

淮南格物先正己。

人人君子绝五霸,

痪死何惧何心隐。

泰州学派巨肇何心隐,当年是被张居正下令逮捕,杖死狱中。何心隐死后名望更大,早就平反,朱寅当然不怕为他说好话。

周博士听到这首诗,一时间有点发证。

他虽不是进土,却也是举人出生,如何不懂诗道?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约莫十岁的孩童,居然能写出这首诗。

这首诗,从诗本身而言,只是中规中矩,算不得多好。

可难得的是,对心学和泰州学派,竟是十分了解!

这就很不易了。

难道这位小友,也是同道之人?

“好,好!不错!”周博士其实只是以采诗为名,来宣扬心学和泰州学派的,没想真的采到诗。

如今采到这首不错的诗,还是一个孩子所写,不禁有点惊喜了。

“你如此年纪,就有这等诗才,这等见识,实属不易!自古神童,不过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