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逆流60年代> 第10章 初显身手解猪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初显身手解猪患(2 / 3)

声低吼,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赵小深脸上的笑容僵住,那个提着袋子的知青也愣住了。

陈卫红皱眉问道:“怎么了?廖奎同志,这菌子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看着像是能吃的……”

“不能吃!”廖奎斩钉截铁,也顾不上什么委婉了,指着那袋菌子,凭借【基础植物辨识】技能带来的本能厌恶感,急促地说道,“这菌子叫‘蹬腿蘑’,有剧毒!吃了会要命!你看它的菌柄,有鳞片,菌盖颜色也不对!”

他说的“蹬腿蘑”是本地土话,形容吃了这蘑菇后果严重。实际上,系统标注的学名他根本不知道,但描述的特征是准确的。

那个知青被他吓得脸色发白,赶紧把袋子拿远了些。赵小深也收起了嬉皮笑脸,惊疑不定地看着那袋菌子,又看看廖奎:“廖哥……你没看错吧?我们看着跟书上画的能吃的那种挺像啊……”

“像也不行!”廖奎语气严厉,“很多毒蘑菇就跟能吃的长得像!差一点就能要命!赶紧扔了!埋深点!”

陈卫红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她相信廖奎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她立刻对那个知青下令:“小李,听廖奎同志的,立刻把这些菌子处理掉!挖深坑埋了!”

她又转向廖奎,眼神里充满了后怕和感激:“廖奎同志,太感谢你了!你又救了我们一次!”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救命之恩,比治好几头猪崽要严重得多。

廖奎摆了摆手,心还在砰砰直跳。这知青点,真是状况百出!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帮忙的,是来当安全顾问的!

经过这么一吓,赵小深也不敢再提什么“吃点好东西”了,看着廖奎的眼神里,除了之前的熟络,更多了几分真正的信服和……敬畏?这廖奎,不光会治病,还能辨毒!这他妈是什么隐藏的高人?

廖奎没再多留,再次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后,便离开了知青点。

走在回去的路上,他感觉比砍了一天柴还累。这“手艺”展示的,差点就出了人命官司!

不过,经过治猪和辨毒这两件事,他在知青点,尤其是陈卫红和赵小深心里的地位,恐怕是彻底不一样了。

而关于“杀猪匠廖奎不仅能治猪病,还能一眼认出剧毒蘑菇,救了知青点几个人”的传闻,想必很快就会以比“刀冒红光”更惊悚的方式,传遍整个红星公社。

知青点的猪患和毒蘑菇事件,像两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红星公社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廖奎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杀猪匠”、“刀冒红光”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会治猪病”、“能辨毒菇”甚至“救了知青”的神秘色彩。连带着他之前那“误差99克”和“吃了想干活”的猪肉,也被人重新翻出来,赋予了更多传奇性的解读。

有人说廖奎得了祖上真传,不仅会杀猪,更懂“猪性”,甚至通些医理药性;有人说他可能遇到了什么山野奇人,学了本事;更有甚者,私下里嘀咕,说看见他晚上对着磨刀石念念有词,怕不是真有什么祖师爷保佑……各种传言,真真假假,让廖奎在众人眼中的形象愈发模糊而高大起来。

这场纷纷扬扬的议论,随着一场不期而至的冬雪,暂时被压了下去。

雪是夜里悄无声息落下的,等到天亮,整个世界已经覆上了一层松软洁白的厚毯子。屋檐下挂起了冰凌,光秃秃的树枝被积雪压弯了腰。寒风卷着雪沫,刮在脸上像小刀子。真正的严冬,到了。

这场雪对于缺衣少食的社员们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艰难。出门不便,柴火消耗剧增,食物更是紧缺。公社食堂的“忆苦思甜窝头”里,野菜的比例再次提高,那点子玉米芯粉几乎成了黏合剂,吃起来更像是在啃一团冰冻的、带着土腥味的纤维团。

廖奎蹲在自家冰冷的灶膛前,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心里也像这天气一样,沉甸甸的。砍柴的任务因为大雪暂时中断,系统倒是没强迫,转而发布了【严寒生存要点:如何有效保持体温、预防冻伤】之类的理论知识让他学习,美其名曰“环境适应性培训”。廖奎一边腹诽,一边还是老老实实地记下了那些用干草塞紧门窗缝隙、搓揉手脚促进血液循环的法子。

就在他对着空米缸发愁,琢磨着是不是该把最后那点珍藏的、准备过年包饺子的白面拿出来应急时,院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一个雪人吭哧吭哧地挤了进来,抖落一身雪花,露出老王头那张被冻得通红、却写满了兴奋的脸。

“奎子!发财的机会来了!”老王头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凑到廖奎跟前,眼睛亮得吓人,压低声音,语气激动得有些变形。

廖奎被他吓了一跳,没好气地道:“发什么财?天上掉馅饼了?”

“比掉馅饼还实在!”老王头搓着手,哈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一团团散开,“你最近这名气,可是打出去了!多少人私下里找我打听,问你那‘特效猪肉’还有没有!都说吃了有力气,干活带劲,还能……咳咳,反正传得神乎其神!”

廖奎心里一沉,立刻明白了老王头的意图。他皱起眉头:“那都是瞎传的,当不得真。”

“嗨!管它是不是瞎传!”老王头不以为然,“有人信就行!现在这光景,肚子里缺油水的人多了去了!咱们可以……”他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极低,带着蛊惑,“咱们可以想办法,再弄头猪,你用你那……那带着‘仙气’的手法处理了,然后……咱们偷偷换东西!”

他掰着手指头算:“不要钱!那太扎眼!咱们换实在的!细粮票、布票、工业券,甚至……甚至肥皂、火柴都行!我打听过了,公社东头老拐子家,还有后村张老闷家,都藏着好东西,就缺这口带劲的肉!保证能换来!”

老王头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堆成小山的紧俏物资。“奎子,你想想!有了这些东西,这冬天就好过多了!你也不用天天啃这拉嗓子的窝头!哥哥我帮你牵线,你出手艺,咱们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