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逆流60年代> 第110章 实操风云·刀惊四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实操风云·刀惊四座(2 / 3)

记录,有人试图测量体温,有人围着猪圈转圈,眉头紧锁。

孙建国站在一头持续咳嗽、呼吸急促的育肥猪前,仔细观察了许久,又询问了饲养员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沉吟道:“根据呼吸症状和听诊肺部有啰音,初步判断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建议使用磺胺类药物或特定抗生素治疗,并注意圈舍通风消毒。”他的判断有理有据,符合教科书流程,监考老师点了点头。

轮到廖奎时,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靠近某一头猪,而是站在隔离区入口,目光如同扫描仪一般,缓缓扫过所有病猪。

【基础兽医诊断(被动)】全力发动!

结合他丰富的实操经验,那些病猪在他眼中,仿佛被剥离了表象,露出了内在的“病灶”。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一头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关节略显肿胀的半大猪只身上。几乎瞬间,一个清晰的判断跃入脑海: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轻度寄生虫感染。

依据?那猪行走时后肢的细微不协调,眼角的分泌物,以及被毛状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病因。

接着,他看向一头呕吐、腹泻、迅速脱水的小猪。症状很像常见的传染性胃肠炎,但【材质弱点洞察(初级)】让他敏锐地注意到这猪呕吐物中一丝极难察觉的、未消化的特定饲料残渣,以及圈舍角落一些被啃咬过的、颜色异常的土块。

“误食霉变饲料引发中毒,并发急性肠胃炎。”廖奎心中立刻有了答案。这比单纯的传染病判断更精确,治疗方向也截然不同。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角落里一头看似最“正常”,只是有些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的架子猪身上。这猪没有明显外在症状,其他学员大多只是认为它消化不良或者天生体弱。但廖奎的【基础兽医诊断】却隐隐传来一种异样感,【材质弱点洞察】更是让他注意到这猪的蹄甲颜色比同伴稍显苍白,呼吸频率在安静时略微过快。

他走近一些,仔细观察它的眼神和黏膜颜色。

“慢性消耗性疾病……可能伴有轻度肺部隐性感染或心脏功能问题,需要进一步详细检查,重点排查猪肺炎支原体或圆环病毒。”这个判断已经超出了现场简易诊断的范畴,指向了更深层次的、需要仪器辅助才能确诊的问题。

监考老师看到廖奎停留在这头“正常”猪面前时间最长,不禁有些好奇:“廖奎学员,这头猪你有什么看法?”

其他学员也看了过来,包括刚刚做出“标准答案”的孙建国。

廖奎组织了一下语言,平静地说道:“老师,这头猪外表看只是食欲差,长得慢。但我观察它蹄甲颜色偏白,安静时呼吸偏快,眼神不够有神,可能不是简单的消化问题。我怀疑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基础,比如慢性的支原体肺炎或者圆环病毒感染影响了吸收,甚至不排除有轻微的心肺功能隐患。建议隔离观察,重点检查呼吸道和循环系统。”

他这番话一出,几位监考老师傅脸色都严肃起来。他们当然知道这头猪是故意放进来“刁难”学员的,它确实存在比较隐蔽的慢性支原体感染问题,一般学员极难发现。没想到廖奎不仅指出了方向,还说得如此具体和深入!

为首的老师傅深吸一口气,看着廖奎,眼神充满了惊叹:“小伙子,你这眼力……神了!这头猪我们之前做过初步检测,确实怀疑是支原体感染,正准备做进一步确诊!你居然就看出来了?!”

哗——!

场边再次一片哗然。

孙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他刚才也看过这头猪,只觉得它略显消瘦,根本没往慢性病上想!廖奎这诊断能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这已经不是规范和理论的问题了,这是一种近乎天赋的、对牲畜状态的直觉和洞察力!

马向东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了,只会一个劲儿地朝廖奎竖大拇指。

周小河看向廖奎的眼神,充满了探究和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

廖奎谦逊地笑了笑,没有居功。只有他自己知道,这背后是系统技能和无数次虚拟空间诊断练习的成果。

“好了,下一项,饲料配比现场分析与优化!”监考老师高声宣布,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现在非常想知道,这个理论考得稀烂、实操却惊才绝艳的年轻人,在饲料方面又能带来什么惊喜。

第三项考核:饲料配比。

考核内容是现场提供几种常见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麸皮、鱼粉、骨粉、石粉等)以及一台简易天平,要求学员们根据给定猪只的生长阶段(如哺乳仔猪、育肥猪、怀孕母猪),设计出一份营养均衡、成本合理的日粮配方,并阐述配比原理。

这对于科班生来说,是强项。各种营养标准、氨基酸平衡、钙磷比等理论他们烂熟于心。

孙建国重拾信心,走到操作台前,熟练地称量、计算,很快便设计出了一份标准化的育肥猪饲料配方,蛋白质、能量、纤维、矿物质、维生素比例都符合教科书推荐值,并清晰地阐述了为何如此搭配。

监考老师再次点头,表示认可。

其他学员也大多按部就班,设计出的配方中规中矩。

轮到廖奎时,他并没有立刻去称量原料,而是先抓起一把玉米,看了看色泽,又捏起一点豆粕闻了闻气味,甚至还用手指捻了捻麸皮的细腻程度。

【因地制宜饲料优化(中级)】技能悄然发动!

这些原料在他眼中,不仅仅是营养成分的载体,更带着它们各自的“特性”——这批玉米的能量值似乎比标准略低,豆粕的蛋白质溶解度好像不错但略有豆腥味(可能加工工艺影响),麸皮的纤维质量上乘……

他脑海中飞速计算着,结合技能提供的优化方向,以及一些模糊的、关于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理念。

他没有设计那种看起来完美无缺的标准配方,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