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这婚一拜,金手指到帐了!> 第32章 家书背后的烦恼与雨中的哭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家书背后的烦恼与雨中的哭声(1 / 1)

演武场的更鼓敲过第三遍时,黄小梅才摸黑回到自己的竹舍。

案头的油灯被夜风吹得忽明忽暗,将她投在墙上的影子扯得老长——那影子手里攥着半封家书,边角已经被揉出毛边。

娘咳得厉害,大夫说要三十灵石的止血散\"

黄小梅喉结动了动,袖中那封杨阳的信笺突然硌得手腕生疼。

她解下腕间褪色的珠串,那是离家时阿娘塞给她的,说是用后山野藤编的,能镇住修士的傲气。

此刻藤珠磨着掌心,倒像根细针扎进肉里。

宗门戒律她比谁都清楚:内门弟子每月例银不过二十灵石,私自带资源下山要受罚。

她翻遍储物袋,最后只倒出三十块泛着青灰的下品灵石,和半瓶养气丹——那是她熬夜给长老抄丹方换的,原打算留着冲击练气八层用。

信鸽扑棱棱振翅时,她望着鸽腿上的小竹筒,突然想起杨阳信里那句\"若有难处,不必勉强\",喉间泛起一丝苦意。

徐家坊市的雨是在后半夜下起来的。

杨阳被雨声惊醒时,窗纸已经洇成了青灰色。

柳如烟缩在他怀里,发梢沾着潮气,睡得正沉。

他轻手轻脚披了件外衣,刚推开竹门,就见檐下木匣上落着只湿淋淋的灰羽信鸽——是青阳宗的标记。

信笺展开时,墨痕被雨水晕开一片,像团化不开的阴云。

黄小梅的字比他的刚硬许多,笔锋带着剑气:\"家弟顽劣,累君挂心。

若得空,烦请代为探访城西赌坊'聚宝阁',或能寻到端倪。还画了只歪歪扭扭的小鸽子,倒像孩童的涂鸦。

杨阳的拇指蹭过那团墨晕,嘴角的笑意慢慢收了。

前日他还在和柳如烟说等筑基后要种满院子的灵竹,此刻却想起上个月在坊市见过黄小才——那孩子才十四岁,从前总跟着他学认灵植,眼里亮得像沾了晨露的灵草。

如今竟

她披了件他的旧道袍,发辫散在肩头,\"是黄姑娘的信?\"

杨阳转身时把信笺收进袖中,却没瞒她:\"小才那孩子走偏了。\"

柳如烟的手指在道袍上绞出个褶皱。

她从前在凡人村里见过太多这样的事:家里出个不省心的,能把整个家拖进泥里。我带点灵米,顺便去看看黄婶子——上次她托人带的野菊茶,我还没谢过。\"

雨丝斜斜织着,两人撑着青竹伞往城西走。

路过街角的灵植摊时,他下意识放慢脚步——从前黄小才总爱蹲在这里看他挑灵苗,说等长大了要种出比徐掌柜铺子里更水灵的灵草。

一声喊让杨阳顿住脚步。

卖糖葫芦的赵老汉缩在屋檐下,雨水顺着他的草帽往下淌:\"方才见个小娃在赌坊门口哭,说是要找杨仙师。

许是黄家那小子的哎哎,你去哪?\"

杨阳的伞骨在雨中抖了抖。

他回头看了眼柳如烟,她朝他点点头,发梢的水珠落进衣领里,凉丝丝的。

赌坊的青砖墙在雨里泛着冷光,门楣上\"聚宝阁\"三个鎏金大字被雨水冲得发亮。

杨阳刚要抬脚跨进去,身后突然传来抽噎声。

巷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个穿素色棉裙的女子。

她没打伞,长发贴在背上,整个人像片被雨打湿的纸。

见杨阳望过来,她慌忙用袖子擦脸,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掉,滴在青石板上,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杨阳的手摸向怀里的火折子,却在触到信笺的瞬间顿住。

雨丝顺着伞骨落下来,在他脚边积成个小水洼,倒映着女子模糊的脸——那双眼尾红红的,像只被雨淋湿的雀儿。

两个穿短打的汉子从街角转出来,其中一个胳膊上纹着青蛇,见着女子便喊:\"三娘子!

女子浑身一震,眼泪掉得更急了。

她没接杨阳的火折子,转身就往巷子里跑,裙角溅起的泥水弄脏了杨阳的道袍。

两个汉子追过去时,青蛇胳膊的那个回头瞥了杨阳一眼,目光像淬了毒的针。

雨越下越大了。

杨阳望着两人消失的方向,袖中的信笺被手心的汗浸得发软。

柳如烟走过来,把伞往他那边偏了偏:\"阳哥,我们\"

柳如烟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把伞柄往他手里按了按。

两人转身时,杨阳瞥见老槐树下有张被雨水泡软的黄纸,上面的字迹还剩半行:\"小才贤侄亲启\"

风卷着雨丝扑过来,那张纸被吹得打着旋儿,最后贴在赌坊的砖墙上。

杨阳的脚步顿了顿,忽然想起黄小梅信里画的那只小鸽子——此刻它正扑棱棱飞在他心里,翅膀上沾着雨水,怎么也落不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