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回一走,却发现大营上已经插满了汉军的红旗,赵军士兵无不大惊失色又有点蒙圈,都以为汉军已经俘虏了赵王和将领,赵军军队顿时大乱,士兵们都纷纷逃跑,赵将虽然斩杀四散逃走的士兵,但也无法阻止赵军的溃败。看到赵军溃败,韩信命令汉军两面夹击,很轻松的就打败了赵军,并在泜水边斩杀了成安君,俘虏了赵王歇。打扫完战场后,将领们都献上了敌人的首级和俘虏,以便论功行赏。汉军经过了片刻的休息后,体力也得到了补充,纷纷前来向韩信祝贺,并疑惑地问道:“将军,兵法上明明写着‘右边靠山陵,前面左边靠水泽。’可今天将军您却让我们背水列阵,还说什么‘打败赵军后在赵军大营一起吃饭’,我们大家都对此心存疑虑,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成功的啊!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我们取得了胜利,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呢?”韩信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其实也是兵法中的策略,只不过你们没有留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当士兵们面临绝境时,他们才会被激发出最大的潜能,拼死一战。而且,我平日里并没有对这些士兵进行特别的训练,他们就如同市井百姓一般。如果不把他们逼入绝境,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奋勇杀敌才能有一线生机,他们恐怕早就四散奔逃了,又怎么可能用来打仗呢?”众将领们听后,纷纷对韩信的智谋表示钦佩,赞叹道:“好啊!如此精妙的战术,确实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韩信在打败了赵军后,听说广武君很贤能,就下令悬赏千金捉拿广武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人将广武君绑到了韩信的帐下,韩信看到广武君,赶忙上前亲自为他松绑,请他面东而坐,以对待老师的礼遇对待他。韩信就虚心的向广武君请教说:“我想率军北上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怎样才能成功呢?”广武君听到韩信向他请教军事问题,他想了想还是推辞说:我是败军之将,而且见识浅薄,怎么敢胡乱谈论军旅大事呢!”韩信微微一笑,说到:“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到了秦国后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明,而是因为他的计策是否被国君采纳。如果成安君采纳了您的计策,我早就被您俘虏了,也就没机会在这向您请教了。正因为他没有采纳您的计策,我才能有机会在这向您请教,现在我诚心向您请教,希望您不要推辞,为我大军讨伐燕、齐提一些建议。”广武君看韩信这么看得起他,也就不再推辞,思考了几秒钟,然后说到:“如今将军您率领大军渡过西河,成功地俘虏了魏王,还擒获了夏说;紧接着挥师东进,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攻下了井陉,短短一天时间便击溃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并斩杀了成安君。您的威名如雷贯耳,震慑四方,就连普通的农夫都放下了手中的农具,换上了华美的衣裳,享用着丰盛的美食,恭敬地侧耳倾听您的命令,这无疑是将军您的过人之处啊!然而,经过连番激战,您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战斗力大不如前,实在难以继续承受高强度的战斗了。可就在此时,将军您却打算率领这支疲惫之师,去攻打燕国那坚固的城池。如此一来,军队既无法全力投入战斗,又难以攻克城池,形势必然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长此以往,不仅士兵们的士气会受到严重打击,而且粮草也会逐渐耗尽。倘若燕国坚决不投降,那么齐国必定会趁机加强防御。如此一来,燕国和齐国便会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而刘邦和项羽之间的胜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分出。这对于将军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啊!我听说善于用兵的人,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而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韩信谦虚的问到:“依您之见,此时该怎么办呢?”广武君严肃地回答说:“现在为了将军考虑,最好的计策就是按兵不动,主动的安抚好赵国的百姓,这样百里之内的百姓听到将军美好的德行,就会每天送来牛肉和美酒,来犒劳疲惫的将士们;等到将士们养精蓄锐,然后挥师向北进军,假装要攻打燕国的姿态,再派一名使者送一封书信给燕国,向他们展示您的优势,这样燕国看到将军的阵势,就不敢不听从将军的调遣了。将军顺利的收服燕国后,在整顿兵马,安抚百姓,然后挥师东进再威胁齐国,这时即使齐国还有智慧的人,也无法再为齐国出谋划策了。这样一来,天下大事都可以图谋了。
用兵之道,犹如弈棋,不仅要有实际的行动,更要有先声夺人的策略。这就如同在棋盘上布局,先声夺人可以打乱对手的节奏,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优势和机会。而实际行动则是在策略的基础上,果断地落子,将优势转化为胜势。韩信深明此道,当他听到广武君的计策时,不禁赞叹道:“好!”这个计策正是先声夺人的典范。于是,韩信毫不犹豫地采纳了广武君的建议,派使者前往燕国。燕国在得知韩信的使者到来后,果然如韩信所料,选择归顺。这一结果不仅证明了先声夺人策略的有效性,也为韩信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韩信又派使者向汉王报告,并请求封张耳为赵王。汉王在权衡利弊后,同意了韩信的请求。这一举动不仅加强了韩信在赵国的地位,也使得他能够更好地调动赵国的资源,为对抗楚国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楚国自然不会坐视赵国的壮大,多次派奇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面对楚军的进攻,张耳和韩信紧密合作,往来救援赵国。他们充分利用赵国的地理优势和兵力优势,巧妙地应对楚军的攻击,不仅成功地守住了赵国的城池,还趁机平定了赵国的其他城邑。在稳定了赵国的局势后,张耳和韩信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派兵支援汉王。他们的支援如同一股清泉,为汉王在楚汉相争的战场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本年发生了两次日食。?
随何也因肩负着重要使命,踏上了前往九江的征程。经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