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林在长安搞他的“工业革命”和“商业帝国”搞得风生水起,坦克生产线吭哧吭哧地造着坦克,食品厂日日夜夜飘着香味,对外贸易的蓝图也画得天花乱坠。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盯着系统地图上那块关键的咽喉之地——陕州(今三门峡市一带),心里总是痒痒的。
陕州这地方,那可太重要了!它就像一把大锁,牢牢锁住了从洛阳盆地(梁国核心区)进入关中盆地(长安所在地)的东大门!谁控制了陕州,谁就扼住了关中平原的咽喉!进可攻,退可守!历史上多少大战役都跟这儿有关!
以前,这里是梁国重镇,由朱友贞的心腹大将把守,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范林虽然占了长安,但东边有这个钉子户在,总觉得睡不踏实,就像床边蹲着个随时可能咬人的朱友贞!
“不行!必须把陕州拿下!拔掉这颗钉子!这样我的关中基本盘才算稳固!以后想打朱友贞,也能有个跳板!”范林摸着下巴,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直接派兵去打?动静太大,容易引发全面战争,而且劳师远征,未必划算。得想个阴……呃,是巧妙的办法!
一个酝酿已久的“和平演变”计划,浮上心头——扶持代理人!搞颜色革命!(穿越者必备技能!)
说干就干!范林立刻动用了他的两大法宝:系统商城和“镇岳廷情报局”(其实就是几个会使用对讲机的探子)。
他先是让探子们秘密潜入陕州,摸清当地的政治派系、民生状况、以及……谁对朱友贞不满!很快,消息传回:陕州本地豪强孙氏家族,世代居住于此,在地方上很有势力,但一直被梁国中央派来的官员压制,赋税沉重,早有怨言!家主孙德威,是个有野心但不得志的家伙!
“perfect!”范林一拍大腿!就是你了!孙德威!给你一个当“开城功臣”的机会!
接下来,范林开始了他的“幕后黑手”操作:
1 金钱开道! 通过秘密渠道,给孙德威送去了大量金银珠宝(系统买的,不心疼),并承诺事成之后,保他世代镇守陕州,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2 武器支援! 偷偷运去了一批斯登冲锋枪和手榴弹(旧型号,范林看不上眼了),武装孙家的私兵部曲!还派了几个“军事顾问”(系统仿生人)去指导训练!
3 舆论造势! 利用在陕州暗中设立的“电台”(大喇叭),散播谣言(?是真相!),揭露朱友贞的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宣传镇岳廷的“仁政”和富庶,煽动百姓对梁国统治的不满!
4 承诺诱惑! 向孙德威和陕州百姓许诺,一旦归顺,立刻减免三年赋税,开放与镇岳廷的贸易,共享“工业化”成果(就是能买到便宜罐头和花布!)。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孙德威和他手下的人,简直像打了鸡血!有钱有枪有盼头,还有“王师”(范林)撑腰!干!必须干!为了陕州的明天!为了……荣华富贵!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暗中准备,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适合搞事)的上午,陕州之变,爆发了!
孙德威以“犒劳守军”为名,在州府衙门设下宴席,邀请梁国驻陕州的文武官员。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德威突然摔杯为号!埋伏在外的孙家私兵,端着冲锋枪就冲了进来!那些还在啃猪蹄的梁国官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黑洞洞的枪口指住了脑袋!
“都不许动!陕州……起义了!顺应天命,归顺镇岳廷范大公!”孙德威站在桌子上,挥舞着手枪,声嘶力竭地喊道!
城内的梁军守备部队,群龙无首,又遭到装备精良的孙家军和“起义群众”(被煽动起来的)的内外夹击,抵抗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彻底崩溃了!城门楼上,梁国的旗帜被扯下,扔在地上踩了又踩!一面崭新的、绣着“镇岳廷”字样和山峰太阳图案的大旗,冉冉升起!
整个政变过程,干净利落,几乎兵不血刃!(主要是枪的威慑力太大)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快传到了长安!
当时,范林正躺在摇椅上,一边吃着新出的“黄桃罐头”(食品厂试制品),一边用笔记本电脑看《三国演义》(学习权谋),当探子连滚爬爬地冲进来报喜时,他先是一愣,随即猛地跳了起来!罐头都差点打翻!
“什么?!陕州……拿下了?!孙德威成功了?!哇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范林兴奋得手舞足蹈,在房间里转圈圈!“老子就知道!这招管用!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策啊!”
他立刻下令:重赏孙德威!封为“陕州都督兼镇东将军”(名头随便给)!立刻派遣行政院官员和一支“维和部队”(带着坦克)前往陕州,接管防务,稳定局势!同时,打开粮仓,兑现诺言,减免赋税,收买人心!
整个镇岳廷上下,一片欢腾!兵不血刃,拿下战略要地!大公英明!
范林这家伙,得意忘形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么高兴的事,不嘚瑟一下,不气一气朱友贞,那还是范林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立刻钻进书房,铺开宣纸,磨墨蘸笔(装样子),开始构思他的“杰作”——一首送给朱友贞的“贺诗”!一定要极尽嘲讽之能事!把老朱气死才算完!
憋了半个时辰,一首融合了打油诗、顺口溜和人身攻击精髓的“千古绝唱”诞生了!标题:《闻陕州义士归顺,戏赠梁帝友贞兄》
诗曰:
“洛阳宫里坐井蛙,不知陕州已换天。
苛政猛于虎狼噬,民心向背如浪翻。
孙郎振臂一呼应,梁旗落地化灰烟。
可笑友贞犹醉梦,犹自高卧舔伤疤(暗指他上次被气吐血)?
劝君早备降表文,来我长安扫大街!
管吃管住有工钱,总比掉头强得多!”
写完后,范林自己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