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爬上学校的房顶,在午休时间,拍下了一个小女孩独自坐在教室窗边,用小刀在桌角刻下一个“妈”字的画面。阳光从窗外洒进来,将她小小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他没有去刻意引导,没有去摆拍,他只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相机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没有完美的构图,甚至有些还因为光线不足而模糊不清,但每一张,都像一把锥子,能轻易刺穿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两天后,林枫带着一脸的疲惫和满眼的红血丝回到了镇政府。
他将几十张照片和一份重新润色过的倡议书放在了周建国的办公桌上。
周建国一张一张地翻看着。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他是一个见惯了风浪的人,可看着这些照片,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眼眶竟有些发红。
“就用这些。”他将照片小心翼翼地收好,声音有些沙哑,“我亲自带人去市里最好的彩印厂,把这份倡议书印出来,要用最好的纸!”
“周镇长,”林枫叫住了他,“王远大的事……”
周建国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张便签,上面只有一个电话号码。
“这两天,我动用了一些老关系,总算要到了他私人助理的电话。”周建国将便签推给林枫,“我没自己打。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一开口,对方一听是石河镇镇长,这事儿基本就黄了。”
他看着林枫,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电话,得你来打。记住,你不是镇党委副书记,你就是‘石河镇留守儿童未来基金’筹备组的一个工作人员。怎么说,就看你自己的了。”
林枫拿起那张薄薄的便签,感觉它重若千斤。他知道,这通电话,将是他们捅向那块“铁板”的第一钻。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深吸了一口气,按照便签上的号码,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按了下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一个年轻而公式化的女声传来:“喂,你好。”
“你好,请问是王远大董事长的助理办公室吗?”林枫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尽可能的平和。
“我是,请问你哪位?有什么事?”对方的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不耐烦,显然,这种不知道从哪里打来的电话,她每天要接太多。
“我叫林枫,是石河镇‘希望之家’项目的一名志愿者。”林枫没有提任何官方头衔,直接用了自己编织的新身份,“我们想邀请王董事长,看一下我们为家乡孩子们准备的一份小礼物,不知能否有幸占用董事长十分钟的时间?”
“希望之家?志愿者?”对方显然愣了一下,这套说辞她没听过,“不好意思,王董的日程已经排满了。如果是捐款事宜,请将资料发到我们集团的公共邮箱,会有专门的部门处理。”
说完,她似乎就准备挂电话。
“我们不谈钱。”林枫抢在她挂断前,迅速说道,“我们只想给王董事长看几张照片,关于他小时候念过书的那所石河镇中心小学的照片。看完,我们立刻就走。”
电话那头沉默了。
足足过了十几秒,那个女声才再次响起,语气里少了几分公式化,多了几分探究:“你等一下。”
林枫握着听筒,手心里已经全是汗。他能听到电话那头传来隐约的交谈声,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那个女声再次传来,语气已经变得客气了不少。
“林先生是吧?王董明天下午三点,有十五分钟的空闲时间。地点在集团总部大厦顶楼的会客室。请您准时。”
林-林枫的心猛地一跳。
“不过,”对方话锋一转,语气重新变得严肃,“王董让我给您带句话。他说,他只见你一个人。而且,如果这十五分钟里,他从你嘴里听到任何关于‘投资’、‘项目’、‘政府’的字眼,他会立刻叫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