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扫元> 第254章 安私人重八入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安私人重八入案(2 / 3)

不如一开始就把话说在前面,让自己能更心安的面对张士诚。

“哈哈哈!”

石山闻言,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交际圈子中,没人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红旗营治下同样如此。

如:元帅府长史刘兴葛,就曾与被扣押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赵琏共事过;而新任命的当涂县令汪广洋,年少时曾师从元廷安庆路总管馀阙。

卞元亨和张士诚都是淮东路灶户,二人的家乡相距本就不远,又均是当地颇有影响力的豪杰人物,圈子必然会有交集,有交情很正常。

这一年多来,石山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到卞元亨的一些过往事迹,结合长时间的亲自观察和考验,认定卞元亨品性上佳,可以托付重任,自不会因为这点陈年旧事而心生芥蒂。

“我当是何事!无妨!”

石山上前,用力拍了拍卞元亨的肩膀,再次递上东海水师都指挥使的令牌,语气充满了信任,道:

“大有坦诚此事,说明你心无挂碍,行事光明磊落,有古之名将之风。昔日之事,不必再提;来日遭遇张士诚,你该如何办,便如何办。我相信,我不负大有,大有也定不会负我!”

卞元亨心中顾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他郑重地接过令牌,猛地抱拳行礼,斩钉截铁地道:

“元帅信重之恩,元亨万死难报!此生定当竭尽所能,为元帅扫平万里海波!”

信重与忠诚,自古便是相生相伴的一体两面。在这仁义难存的元末乱世,石山与卞元亨之间这份君臣相得的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不过,石山能如此信重卞元亨,固然是因为后者能力出众,品性坚贞可靠。更因为卞元亨尚未正式投效前,就将家小接到红旗营治下,毫无保留的坚定站队石山。

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现实原因,水师不比陆师,没有稳固岸基补给,再强大的水师舰队也只是无根之木,不过是“一次性”的力量,更难以形成真正的独立威胁。

相比之下,对于更容易割据一方独立发展的陆师,石山的警剔心就要重得多。

他从建军之初就反复调整编制,防止麾下将领掌握私军,又陆续推出募、训、统分离,军法官派驻、粮饷直辖等多项制度,还通过思想灌输、利益捆绑、人员交叉任职等多种手段防患于未然。

——此举并非针对某个个人,而是为了保住红旗营这支队伍不变质、不分裂的必然举措。

根基若坏,大厦倾颓只在旦夕之间。

可以说,正是石山从建军以来就不遗馀力的“折腾”制度建设,才使得红旗营区别于其他蜂起的各路势力,能够在保持较强战斗力的同时,还维持着相当程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石山内心清醒得很,毕竟是讲究人身依附和乡土宗族关系的“封建社会”,他并没有天真地指望这些制度能够管用几百年不动摇,甚至没指望能在他这一代完全不出问题。

之所以在扩军的过程中逐步下放部分权力,便是基于这种现实考量。

但是,放权绝不等于放任!任何敢于挑战,破坏既定制度红线的人,无论其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在掘红旗营的根基,必须受到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一日后,绣衣卫都指挥使周十二脚步沉重地前来求见石山。

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愧疚和不安,刚一踏入元帅府官厅,甚至没等走到近前,便“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额头几乎要触碰到冰凉的地砖。

“元帅!末将失职!”

周十二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斗,道:

“除了此番拟晋升队率的周德兴,抚军卫第三镇内,还有包括什长朱文正在内的至少六人,是未经军令司批准,由该镇镇抚使朱重八利用职权,擅自安插入军中!”

军法官派驻各部,本应担负起纠察监督,防微杜渐的重责。如今自己的部下不仅没能及时发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其中多人甚至知情不报,默许纵容,搞出了这么大的“窝案”。

周十二自觉无颜面对石山的信任,整张脸因羞愧和自责涨得通红。

“第三镇共计派驻九名军法官,经初步查问,竟有六人对此事知情并选择了默许!

其馀三人或因轮岗,或因职位较低,确实不知情。十二愧对元帅信任,管教无方,以致出了如此纰漏,请元帅重罚!”周十二的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等待着元帅的雷霆之怒。

“起来!”

石山的脸色依然平静,看不出太多波澜,但语气却带着一丝冷冽,道:

“你已经是堂堂的都指挥使了,统领绣衣卫,代表的是军法威严!动不动就下跪,成何体统?!”

周十二闻言,连忙徨恐地站起身,但依旧不敢抬头正视石山,只是勾着头,象个犯了错的孩子,老实等待元帅的发落。

出乎他意料的是,石山并没有立即询问案情的具体细节,而是话锋一转,突然提起了一件似乎毫不相干的私事:

“听说你妻妾昨日又在后宅闹得不可开交了?”

周十二内心顿时“咯噔”一下,猛地一紧。他本就出身徐州小户,早年给人做过雇工,吃过不少苦头,是跟随石元帅之后才一步步有了今日的地位和富贵。

发达后,娶了一房妻子,后又纳了一房小妾。却因为自己终日忙于公务,疏于家务管教,导致妻妾二人常因争风吃醋,家用长短而在后宅吵闹不休,让他颇为头疼,深以为耻。

更让他心惊肉跳的是,这等自家门内的私密丑事,连相熟的同僚都未必清楚,怎么会如此之快就传到了日理万机的元帅耳中?这绣衣卫是监察军中将士的,那又是谁在监察绣衣卫?

他不敢细想这其中隐含恐怖信息,连忙抱拳,急切地表态道:

“末将治家无方,末将末将回去就立刻赶走那个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