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我有一双透视神瞳> 第115章 东方神木,松花石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东方神木,松花石砚(1 / 2)

两人进入客厅,风文翔夫妇已经在等待。许墨虽然年龄不大,但人家可是实打实的亿万富翁,比起他们的实力都要强,当然这单纯是从财富的角度来说的。

“风先生您好,风夫人您好。”

“都到家了就别那么客气,坐坐。”

风夫人很热情,对于许墨之名,她可是听了很多,风家这次在云省翡翠交易会上出尽风头,都是拜他所赐。本来是去花钱的,结果交易会结束,风家还带着数千万的利润回到京城,这让圈内的人都议论了好久。

许墨刚坐下,他就环顾四周。

“风殷,你妹妹呢?”

“说想爷爷奶奶,一大早就过去了。”

“晓晓颇有天赋,可以好好培养下她的天赋。”

风家人相互看一眼,没想到许墨对晓晓的评价那么高。

风殷笑了笑说道:“我们也不懂如何培养,你在云省一战封神,你给个建议“有些天赋说不清道不明,你可以认为它是人的第六感。拥有这种天赋的孩子,我们不必刻意的去教她怎么做,既然她对石头有感觉,你们就不必局限在翡翠上,还可以让她去接触各种玉石。这么说吧,如果哪天她去逛古玩市场,或许就能用自己的天赋去捡漏一些品质上等的玉器。”

“真的假的?”风殷连忙站起来,对他说道,“你等等,我去晓晓卧室里一趟。”

很快他捧来一个塑料盒子,放在茶几上说道:“里面都是晓晓自己收集的石头,我们也只是以为她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石头,也没放在心上,她开心就行。你看看,盒子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吗?”

风文翔夫妇也凑上来听听。

盒子里都是石头,最大的一个也就成年人两个拳头大小,最小的和成年人大拇指差不多大。风殷将里面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石头都小心倒出来。

许墨目光一扫,直接拿起那个最大的石头把玩起来。

“许墨,这个石头有点奇怪,表面看起来还有点象木的纹理。”

“这是晓晓在古玩市场上淘到的?”

“这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她喜欢收集各种石头,我们也不懂。”

许墨笑笑说道:“晓晓比我想象的还要厉害,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叫东方神木。”

风家三人面面相,这不是块石头吗?怎么又成东方神木了?

“东方神木你们没听说过,阴沉木总归听说过吧?这就是阴沉木,而且是品质最好,价格最高的金丝楠木阴沉木。说的再清楚点,就是由于自然天灾将金丝楠木埋入古河床下,在缺氧,高压,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长达千方年光阴碳化而成的石木。”

许墨将石头举起来继续说道:“你们看,这块阴沉木兼备了金丝楠木的古雅和石头的神韵,所以才有东方神木之说。古人云:家有沉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如果晓晓愿意的话,可以将它雕刻成几个护身符戴在身上,很不错的原料。”

风文翔夫妇太感到意外了,本来他们就以为这是一块有点特别的石头而已。

可是经许墨这么一解释,这哪里是一块石头,明明就是一块稀罕的宝物。

许墨将东方神木放入盒子里,又从茶几上捏起一块黑乎乎的石头看看。然后说道:“风殷,家里有聚光手电吗?”

“有,我去拿。”

风殷很快拿来一个聚光手电,许墨顶着黑石一打光,顿时有清淅的透光效果。

“这是北疆墨玉,品质非常不错。虽然体积小,但找个名匠雕刻成一个精致漂亮的小挂件没问题。”

风家就是做珠宝生意的,对各种玉自然也熟悉。北疆最出名的自然是和由羊脂玉,至于墨玉,他们也听说过,但从来没见过,可能是太少的缘故。

许墨也把剩馀的都看了一遍,剩馀的比较普通点,都是一种玛瑙玉石,这在市面上也最为常见。

“这块东方神木和这个北疆墨玉,你们提醒晓晓收好。”

“行,我会跟她好好说的。”

风殷见许墨都强调是好东西,那肯定就是好东西了。

“小殷,我来收拾下,你看看那几个古董店老板怎么还没到。”风夫人一边收拾茶几上散落的石头,一边让风殷催催。她心里已经决定,想想办法一定不能埋没了女儿的神奇天赋。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五个中年男人相继带着东西进入大厅。

“诸位老板,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你们今天带过来的东西,如果我看中了,可以用略高于市场价来收购。”

“谢谢风总。”

五人都开心的笑起来,风家在京城的名声可是相当的好,他说要出高价那肯定会很爽快。

第一个男人捧着一个方盒走到茶几前,打开盒盖露出里面的一方砚台。

“风总请看,这是清朝流传下来的一块松花江石砚台。”

风殷看向许墨:“我对这个不懂,还要麻烦你下。”

许墨伸出双手捧起那块砚台,砚长约19厘米,宽约13厘米,高约3厘米。此砚是用松花江石制成,色泽碧绿光润。砚面有较规则的黄、白色石脉,呈横向纹理,此乃松花江石之特征。

整体是长方形,砚面平阔,上方浮雕海水云纹。砚池处嵌饰螺钿一枚,螺钿呈五色光彩,营造出寿山福海的意境,成为该砚的点缀。砚堂圆形,仅微加打磨,露出芒理,无使用痕迹。

砚台翻过来一看,背面竟然还有阴文楷书‘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

许墨见有题款,连忙开始查找砚台上是否有制砚人或者拥有者的印款,很可惜,他翻来复去看两遍都没有。

“许墨,这块砚台如何?”

许墨将砚台轻放回方盒中,看了眼那位老板说道:“砚台的确是松花江石砚台,因为松花江是清廷发祥之地,所以在清朝松花石砚备受皇庭重视。也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