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正面可以书写,背面的红泥印章内容是“乾隆年仿金栗山藏经纸”。
张德丰看了又看,他对这类的古董没什么研究,很冷僻,就算是认识那红泥小印上的六个字,可对它们的来历根本的不懂。
“张叔,这可是北宋年间金栗寺用来抄写大藏金的专用纸,算是唐朝硬黄纸的一种延续。”
“北宋!”
张德丰虽然看不懂这是什么纸,可听许墨说是出自北宋,整个人瞬间不淡定了。难怪许墨夸赞李佳妙今天的运气真的是好到爆棚,从北宋传下来的几张黄纸居然也有千年的历史,而且还能保持如此的完整,不受虫蛀。
“是北宋金栗山大藏金纸,古代四大名纸之一,俗称金栗笺,连乾隆皇帝都要千方百计的仿制它。”
张德丰如获至宝,有点爱不释手的轻轻抚摸着大藏经纸,最后嘀咕问道:“小墨,那这种名纸贵吗?”
“贵。”
许墨可没有瞎说,在十几年后,在一个拍卖会上以三十万的天价成交一张纸。没看错,是三十万买一张纸。
这价格比很多名人书画都要贵重的多。
“那这一张到底值多少钱呢,我想买一张收藏着。”
这个可不好说,毕竟现在的经济在那摆着的,说它值几万也没问题。
“张老板,我这边有八张大藏金纸,您要是喜欢,我可以送你一张。”
李佳妙很有眼力劲的说道,看的出来许墨和他的关系很好,就象传艺那样的关系。
张德丰对这个漂亮的不象话的小姑娘更是刮自相看,许墨都说它很贵了,可人家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还要主动送他一张收藏。
“这个不太好吧。”
张德丰瞄了一眼许墨,如果这小子此刻不在这里该有多好啊,自己也就直接爽快同意了。
“张叔,既然佳妙送给你了,你就收下。”
许墨也劝他收下,张德丰这才心安理得的收下一份厚礼。
“我再翻看看,或许还有遗漏呢。”
李佳妙又在蛇皮口袋里翻看了许久也没有再找到其他遗漏的大藏经纸。
许墨向张德丰要来一个透明的文档袋,然后小心又小心的将剩馀的北宋大藏经纸放入其中。
“剩馀的这些可真要收好了,将来也能值几百万。”
许墨很清楚,他虽然一直说李佳妙今天运气爆棚,但其实都是因为她自己的善良得到了上天的奖励。
李佳妙看看文档袋里的北宋大藏经纸,又瞧瞧已经包装好的唐朝绿釉万年罐。她一时有点恍惚,一切好象都发生过,一切又好象又从来没有发生过。
“小墨哥,要不这些北宋的名纸也交给你一起收藏,将来都放在博物馆里展示。我记得你已经淘到了名笔,名墨和名砚,就还差名纸。如今笔墨纸砚全部收集完毕,文房四宝齐活。”
“没问题,到时候我也会在展示柜上留下你的名字。”
张德丰收好自己的那一张大藏经纸,然后神神秘秘的朝看四面八方拜拜。
“张叔,我和佳妙要出去逛逛,这些东西都先留在你店里可行?”
“没问题,你们什么时候结束就直接到这里取走就行。”
许墨和李佳妙离开听雨斋,外面人声鼎沸,人来人往。
说来也怪,许墨和李佳妙逛了许久古玩城,别说值得下手的古董,就连一个合适的用来装豆酱的罐子都没再碰到,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这让许墨有点郁闷,逛了半天除了一身汗外什么收获都没有。
临近中午的时候许墨才说道:“得,我们先回家吃午饭,下午继续逛。”
“恩,好。”
两人返回听雨斋,取走两样古董。
“佳妙,你累不累?”
“一点都不累,就是出来玩的人太多,直到这个时候才稍微好点。看来很多人和我们一样,肚子饿了要去吃饭。”
李佳妙笑道很开心,还不自主的挽着许墨的手臂,两人就象一对年轻的小情侣边走边说着甜蜜的悄悄话。
回到家,说一点都不累的李佳妙一下子瘫软在沙发上。
正在看电视的许岑警她一眼说道:“我还以为你们会在外面吃午饭,下午再继续逛。”
“人太多。”
李佳妙擦擦自己的额头,一头秀发有点凌乱的样子。
“小岑,冰箱里有卤菜,等会我煮点面条,切点猪头肉和酱牛肉对付一顿可以吧?”
“哥,我吃过了。等你回家煮面条给我吃,我恐怕早就饿晕了。”
许墨煮了两碗青菜苗条,煎了两个荷包蛋,还切了点五香猪头肉和牛肉。
“佳妙,过来开饭了。”
李佳妙忙起身走到餐桌旁。
“小墨哥,这个荷包蛋你吃,我吃点酱牛肉就行。”
“那你多吃点。”
看电视的许岑见他们来来往往的相互夹着,不由喊道:“哥,下午你们准备去哪里玩?”
“城隍庙,你要去吗?”
“去,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太无聊了。”
许墨指指桌子上的那个万年罐和放在文档袋里的大藏经纸说道:“你先小心的把他们放到我卧室里,千万小心点。都是你妙妙姐在静安寺古玩城淘到的好东西,都挺贵重的。”
许岑目光在大藏经纸上一扫,有点不信:“连纸都是古董?”
“北宋时候生产的名纸,乾隆皇帝都是它的粉丝,你说它算不算古董?”
李佳妙顿时笑了,小墨哥说话很有趣,连乾隆皇帝都是大藏经纸的粉丝,那肯定很贵的。
“妙妙姐,那这个罐子呢?”
李佳妙端着面条走到茶几前说道:“小墨哥说这是唐代的绿釉万年罐,你看看这釉色,颜值是不是很高?”
许岑微微点头:“看起来是挺漂亮的,不过妙妙姐,你什么时候也懂古董鉴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