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九宫引魂案> 第26章 哪有你那么好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哪有你那么好命(1 / 2)

江小月查过,白氏家族很大,村长白盛和白勇往上数三代,还是堂兄弟。

骆氏在村里的地位,皆来自于丈夫白勇的强势。以往族人若被外村欺负,也都是白勇出面解决。

如今白勇死了,他的儿子远在靖南城谋生。

去世的消息递出去,但直到今天儿子仍未赶回。以后也不能指望他帮上族里。

白勇原来在族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必然需要另一个人来顶替。

这虽是江小月的推测,但怀疑的种子已在骆氏心中悄然种下。

人死如灯灭,这并不是一句矫情的感慨。

昔日的情谊在利益面前能值几斤几两?作为历经世事的中年人,骆氏会更有体会。

只是两天变故太多,她还无暇细想这些。

听了江小月的话,骆氏沉默半晌,她在心盘算,明天儿子若能赶回,就让他亲自提着东西去村长家走动走动,维系一下这段关系。

她抬眸,略带审视地看向江小月。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懂得倒不少。那你觉得,眼下该怎么应对?”

“要想不那么被动,明天干脆跟着他们进山,看看这桩生意到底是怎么做的。”江小月说出自己的目的。

“不行!”骆氏立刻反对,“万一被发现,就等于公开怀疑村长,等于把他推向白建成那边。”

她不想和村长闹翻,毕竟以后还要在村里生活。

“村里的人肯定不行,我去。”江小月拍拍胸脯毛遂自荐。

骆氏眯起眼,打量着眼前这个异常热心的少年:“你图什么?”

江小月微微垂头,借口早已想好:“我想换身新衣裳去靖南城。”

骆氏一愣,目光扫过对方身上打着补丁的裤子,又想到葛先生接过那两贯钱的急切——原来是想从她这里挣钱。

“可村长也认得你。”

江小月伸手,扯下自己的发带,散落的黑发瞬间柔化她眉宇间的硬朗。

“你竟是女儿身!”骆氏惊呼出声。

这半个月江小月瘦了不少,原本肉感的脸颊也消退了,加上皮肤黄黑,确实像个假小子。

骆氏惊讶过后,又瞥了眼一旁白净的葛先生。

家里谁干活,一目了然。

葛先生没理会骆氏那略带鄙夷的眼神,直接道:“不行,太危险了。白建成是个能下狠手的人,你若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何况偷采朱砂本就是犯法的事,那山里说不定还有人放哨。

骆氏也附和:“我也觉得不用这么冒险,我们先确认那脚印。以往白勇都是初十把银子拿回家。我听他提过,大概一个月交三次货。离下次交货还有几天,我们还有时间。”

无论江小月如何说,骆氏和葛先生都不同意她去跟踪。

江小月始终觉得,村长提到铁钩时表情怪异,还刻意避开话题,对方或许知道些什么。

如果能一直跟踪下去,或许能见到与他们交易的瑜国人,甚至找到黑衣人的线索。

但现在显然行不通了,昨晚倒头就睡的人,此刻正炯炯有神地盯着她,显然不会给她独自行动的机会。

翌日一早,得知村长和白建成出门后,骆氏提着自己包的饺子,带着江小月去了白建成家。

她们在白建成家门口,碰上邻居吴婆子来给白建成的父亲送饭。

吴婆子端着一碗剩饭,上面放着两块腌萝卜。

白建成经常不在家,便每月付钱给邻居吴婆子,让她每天送两次饭。

吴婆子一见她们,慌忙把饭往身后藏,嘴上寒暄道:“骆妹妹,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我家那事,建成帮了不少忙,我来看看他父亲。”骆氏说着,走近一步,看着面色尴尬的吴婆子,

“吴姐,你这饭是昨天的吧?这天热了,隔夜饭可吃不得。而且大早上的,哪吃的下这个。下次你来不及做,让孩子通知我一声,我来送。”

当面被拆穿送剩饭,吴婆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她拿起碗闻了闻:“这没坏,能吃!我哪像你那么好命,有个能干的丈夫养着......”

刚说完,她故意拍了拍嘴,“瞧我,一时嘴快都忘了,你别介意。我还得下地干活,先给老爷子送饭去了。”

骆氏一把拉住对方:“既然没坏,那你自己吃吧,我带了饺子。”

说着,她敲了敲门,听到里面的咳嗽声,才推门而入。

“那你别让他喝汤啊!容易窜稀,拉裤子里不好换!”吴婆子在身后喊了一句,端着碗转身,瘪着嘴低声骂骂咧咧,却不敢发出太大声音。

直至回了家,才气呼呼道:“这饭明明好好的,不吃拉倒!”

说罢,吴婆子扒了一口,一股酸味立时在嘴里蔓延开来。

她赶紧吐掉,脸上浮现心虚,不由担心白建成知道后,会把她换掉。

这活儿一个月也能挣不少钱,至少比种地划算,吴婆子懊恼地跺了跺脚。

白建成家里长期锁着门不通风,屋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和尿臊味。

骆氏让江小月去检查白建成的鞋子,自己则轻掩着鼻子,进到旁边的厢房。

堂屋连着的那个屋子就是白建成父亲的卧房。

骆氏将门窗都打开,让屋里透透风,站在一旁跟对方说起家常。

他们是同龄人,见过彼此年轻的模样。

江小月则拿着从地上拓印下来的脚印图案,与白建成的草鞋仔细比对。

经过比对,白建成的鞋子长度和那脚印完全一致。

江小月在地上铺了几张白纸,用竹签小心地刮下草鞋缝隙里的泥土。

鞋子虽被清洗过,但缝隙里总会残留一些。

当江小月从鞋子里抠出一小片浅黄色的东西,她凑近一闻,一股熟悉的气味钻入鼻腔。

果然是他!这就是鹅粪,整个村子就那里养过鹅。

先前那个窝棚养鹅时,那条小沟的沟沿积了厚厚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