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怎么不直接买房啊”
“平安在村里待习惯了,买个院子也方便种点菜啊什么的,而且我爹娘四妹他们也会搬过来住”
“哦,那难怪了,这怕是要花不少钱吧?”
“我也不清楚,都是我爹他置办的”
“这怕不是有两亩地哦,以后种点粮食啥的也能省不少钱,吃不完也能卖,这几年下来买地的钱也省出来了”
“是啊,要不说还是老一辈眼光看的远”
“就是,咱们这院子还有西跨院呢”
“额”
“西跨院可不好住啊,听说以前是马圈,老味儿了”
“是啊”
其实哪有那么夸张,西跨院已经被各家瓜分了种地了,一旦真有人买下,她们的葱姜蒜啥的就得花钱买了。
张小花跟众人说话,手上可没闲着,三十多个窝窝头很快做出来了,东跨院这边鞭炮声也响起,张平安也象征性的铲了两锨土就动工了。
张平安回去把兔肉给剁成小块儿,土豆也切成块。
“平安放两只兔子就够了,多放点配菜”
“我一块儿做了吧,到时盛一盘回来咱们自己吃”
“那也行,给你,用这个盛”张小花就把她的祖传大碗拿了出来。
“额,,,”
“拿着啊,愣着干什么?”
“哦哦好”
张平安先去把锅支好,又回来把菜端过去,他们刚刚都看到张平安拿了三只兔子,而且都得有四五斤。
“嗤啦”兔肉入锅,那叫一个香啊,本来就是麻辣口,飘的更远了,张平安不断翻炒,随后加水,水开下配菜,齐活。
“咕咚”
“嘿嘿,老王馋了吧”
“你不馋啊,光闻这味儿就香啊”
“可不是,这东家人好啊,咱们抓紧干活,中午也能好好吃一顿”
“成”一个个的都下了死力气的干活。
十点钟左右兔肉就炖差不多了,张平安打了一碗回去。
“雷师傅,这儿就交给你们了,我等下给你们送窝窝头”
“成”
张平安早上吃得早这会也饿了,狼吞虎咽了四个馒头小半盘的菜。
“三姐,等十一点左右您给他们送窝窝头,我回屋眯会”
“行,你赶紧去睡吧”张小花虽然不知道张平安具体几点起床,但能在八点多就卖鱼回来,估摸着得在四点左右。
都已经六月份了,天气也热起来了,张平安躺在床上热的实在睡不着,看来得尽快搞个风扇吹吹。
十一点十分,张小花提了一桶凉白开和一盆窝窝头去了东跨院。
“来来来,大家都歇歇,吃饭了”
众人看到窝窝头也没失望,毕竟在多数人家干活都是这个,但菜顶多沾点肉沫荤腥,但这家几乎都是肉。
“你们先吃着,吃完我过来收拾”
“好嘞您忙”匠人也都自带饭盒,那一锅的麻辣兔肉他们可吃不完。
“大家洗手吃饭吧”
“斯哈,这味道,麻辣鲜香”
“这天吃在是真上头啊”
“玛德,越吃越过瘾,根本停不下来,嘶哈”
这年代的人都是大肚汉,张小花做的窝窝头算大的了,差不多拳头大小,一人三个也吃完了,三十多个的窝窝头也剩不下几个。
“舒服”
“大家歇半小时再干活”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一个月后张平安的的小院主体差不多建完。
张平安已经把建房所需的钱全都给了样式雷,家具钱也结了,即使这样他还有小一千万的存款。
“三姐,咱们上梁用不用请院子里的人啊”
“好”
晚上吃饭,贾家
“老贾,你说平安建房马上就上梁了,用不用请咱们院里人?”
“行,那姐夫你给安排”
“成,你确定了具体时间就跟我说”
“好”
张平安自从到这个四合院几乎都是早出晚归,所以和院子里的人都不怎么熟悉,除了俩逗比。
贾东旭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初中毕业,柱子也差不多时间小学毕业。
这段时间,但凡休息日都是四人一起钓鱼,三人的小金库也一天天的充实起来,大茂这回学聪明了,小金库分了好几个。
张小花已经怀孕四个月了,本身她就有点胖,所以也看不大出来,估计再有一个月院子就都知道了。
这天张平安正在炒菜
“小东家,后天就能上梁了”
“成,你看我需要准备点什么?”
“无非就是一些吃的,还要请亲戚朋友热闹热闹,再有就是蒸点小馒头,炒点花生,买点糖块,到时放在笆斗里让匠人在上面往下洒,底下的人抢”
“好,我明白了”
张平安吃完饭就直接骑着三轮车回老家通知他爹娘,快到村子才放了十个大西瓜、五斤莲藕和一桶大豆油,然后用麻袋盖好。
豆油是他在杂货铺买的,还顺便买了五斤的黄豆和花生,在空间里种上一茬,以后也就食用油自由了。
“大叔,给你个西瓜解解暑”路过村口直接扔给张来源一个大西瓜。
“臭小子,我要是接不住不就摔坏了”
“您的身手我还是了解的”
“哈哈哈,算你小子有眼光”
回到家只有爷奶在家,他爹娘还有四姐估计都在地里头干活。
“爷爷奶奶,后天我在城里的房子就上梁了,你们都去啊”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就不去了”
“去哪儿啊”
“爹娘,四姐,房子后天上梁”
“行,都去,老二老三我通知他们,还有你大姐二姐”
“好嘞”
“爹,我买了点西瓜和豆油,都放厨房了,你们记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