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三人没过来前,张平安也在有意无意的打听着秦淮如的情况。
“大娘,刚刚那张婶子她”
“她是我当家的兄弟的家里”
“哦哦,我上次遇到张婶子还带着一个姑娘”
“你说淮如啊?她可是咱们十里八乡的漂亮姑娘,这孩子也认干,整理家务的一把好手,家里大小事都是她们娘俩操持着,怎么?小伙子你看上了?”
“大娘,我还小,是我外甥上次见到那姑娘,就一直挂念着,都没心思工作了,这不这次过来又巧了,碰上了,说明他们是真有缘分啊”
“还真是,淮如可是好孩子,你外甥是啥情况?条件好的话大娘给你们说说”
“要说我那外甥啊,那也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咳咳”
“大叔您慢点抽,呛着了吧?我刚刚说到哪儿了?对,俊后生,我外甥啊。。。。”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张平安就开始长达半小时的外甥夸。
“舅舅”贾东旭难得的脸红
“咳咳,哈哈哈别在意”
“东旭啊,你先去给大哥家称重,淮如你也过去搭把手”
“好的娘”秦淮如小跑着去称重了
“好的娘,额,好的婶子”贾东旭也跟着秦淮如喊
“哈哈哈”
“去吧去吧”
张兰把张平安拉到一边
“平安,你刚刚说的都是真的?”
“自然,婶子,我跟你说啊,我外甥”
“行行行,我刚刚都听到了”张兰看着张平安又要开始长篇大论,急忙打断。
“我家淮如你也看到了,对东旭应该也有点意思,这样你告诉我东旭家住址,我得打听打听,要是真如你说的那样,咱们就定下来”
“成,应该的,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子”
“好”
在张兰一路大喇叭吆喝下,不少村民都拿着干货陆续赶来,张平安刚刚半路遇到的大叔也推着独轮车过来,张平安赶忙迎了过去。
“大叔,我还准备这边称重完就去你那儿呢”
“都一样,就两步路,大哥,大嫂,二嫂”
“恩,大宝,你这段时间又打了不少啊”
“大哥,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
“大宝叔,咱们有空交流交流,我跟我大叔张来源也学过打猎,在老家也打过不少猎物”
“哦?张来源是你大叔?你也是张家村的?”
“对”
“哈哈哈好,没想到你竟是班长调教出来的,那咱们也算师兄弟了”
“啊?张大叔是您班长啊?”
“哈哈哈没错,小子,我跟班长是战友,我这些本事也是他教的,当年要不是班长会打猎,我们说不定都饿死了”
“后来班长将他的一身本领都交给了我们几个,我们打了不少猎物,解决了几次团里的困难,也得以立功,后来就转到了后勤部,最后也全须全尾的退伍了”
原来他们一个班十人,但只有五个举荐名额,也就是说有五个人要直接回到原籍,张来源和他都是四九城的,机会多,也就主动退出。
还有三人家里条件也都不错,也没争抢,成全了五个家境贫寒的战友。
“师兄好”
“你小子”
“大宝叔,我之所以叫您师兄,也是以后我外甥跟你侄女成了,咱们也算是同辈人了”张平安小声道
“哈哈哈好,我等着喝他们的喜酒”秦大宝也同样回以小声。
在一众人的帮助下,舅甥俩很快称重打包好所有东西,将三轮车捆好,才发现已经中午了。
“走,平安去我家里吃,你嫂子已经炖好肉了”
“这个,,”
“别婆婆妈妈的,叫上你外甥一起”
“好吧,听师兄的”
“东旭收拾一下,咱们去我师兄家吃饭”
“哦好,来了”贾东旭有些纳闷儿了,他舅舅怎么在秦家村还有师兄啊?
“婶子,今天多谢您的和淮如妹子的帮忙了,这是一点糖,你们帮忙分分”
等贾东旭跟张平安走后,张兰才对秦淮如道
“淮如啊,我看东旭就很不错,等娘托人去城里打听打听,如果真是他舅舅说的那样,咱们就定下来,你觉得怎么样?”
“我都听娘的”秦淮如红着脸道,都说少女的脸红胜过一切情话,果然不假。
“死丫头,之前有人来提亲你就直接拒绝,这会儿知道听娘的了”
“好了,别摇了,忙了一上午也饿了,走,咱们回家吃饭”
在秦大宝家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会,给秦大宝留了五包烟,舅甥俩就回了四九城。
“这小子”秦大宝满意的点上一只大前门,跟他大哥一样,一口就是小半根。
“舒坦,够味儿”秦大宝虽然平时不差钱,但他也很少去城里买烟,都是抽自制的旱烟。
下午三点,两人就到了轧钢厂,把货物卸车,结帐走人,骑车回家拿上鱼竿就去钓鱼了。
张平安这一辆三轮车轧钢厂不催,他也不打算上交了,这样每天也能多搞点鱼,现在的大鱼还不少,以后想钓大鱼都难了。
一个星期后,秦淮如老娘就对贾东旭完成了背调,结果很让她满意,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秦淮如和贾东旭的事情也就这样口头定了下来。
贾东旭现在除了早上跟张平安去钓鱼,下午就隔三差五的买点东西往秦家村跑。
“还真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还是我家平安好,下午还能陪三姐散散心”
“哈哈哈,小花,东旭也年后也就结婚了,跟儿媳妇培养培养感情也正常,咱们当年不也是,,,”
“呸,在孩子面前瞎说什么呢”
“哦对对对”老贾对小贾眨了眨眼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马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