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如,我睡多久了?”
“差不多两个小时了”
“爹娘他们呢?”
“都去地里干活了,大哥去通知他们,估计一会也回来了”
“也好,打声招呼咱们也回去吧”
“恩”
“东旭怎么样?缓过来了吧?”
“爹娘我们没事,睡一觉好多了”
“没事就好,比你大哥强多了”秦大虎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
“,,,,,”也幸好秦卫国没跟过来,不然又得被伤一次。
“爹娘,时间也不早了,我跟东旭哥准备回去了”
“行,路上慢点,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此时秦母张兰拿着绑好的两只老母鸡递了过来。
“这两只下蛋鸡你们带回去,每天也能吃鸡蛋,也省得买了”
“娘,不用,家里啥都不缺”
“东旭,带上吧”
“这,,成,那就带一只吧”
老丈人的一番心意他也不好拒绝,但都拿了也不合适,索性就拿一只。
贾东旭两人到四九城还不到四点,老母鸡在麻袋里也没事。
“淮如,时间还早,我们四处逛逛吧”
“恩好”
贾东旭就带着秦淮如去成衣铺买了两件外套。
“东旭哥,这太贵了,不如买点布回去自己做”
这年月的女人基本都会点手工,衣服也基本都是自己买布料自己加工。
“这次你就听我的买成衣,再买点柔软透气的布料,你给你小姑子和小叔子做两件”
“恩好”
两人又在城里逛了个把小时,秦淮如担心老母鸡闷死,两人就回了家。
“东旭淮如回来啦”
“是啊杨婶儿,您忙着呢”
“杨婶儿”
“是啊,这不到饭点了”杨瑞华正在准备一家子的晚饭。
“您忙着,我们回了”
“成”
杨瑞华看着这对金童玉女,眼中难掩追忆,当年她和老阎何尝不是这般般配,,,
“娘,我们回来了”
“诶”
“娘,我们买了点柔软布料,等让淮如给弟弟妹妹做身衣服”
“又浪费钱,孩子身体一天一个样,穿不了几天”话虽这样说,但眼角的鱼尾纹出卖了她的内心。
“没事的娘,小了再改大点就是了”
“你们啊”
很快到了下班时间,四合院的众人也都陆陆续续回来,张平安也完成了一天的医术学习,四姐还是小学放学早,早就做好了晚饭。
“平安,洗手吃饭”
“好”
平淡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又是年尾,张平安的期末考试依旧是满分。
王小苓和穆英男在张平安的辅导下,成绩也排在年级前列。
许大茂在喝了两个月的药酒后确实壮了不少,加之他天天给自己补充肉食,气力一天天增长。
后在张平安这儿又买了一瓶,期末考试后已经是五年级一霸了,曾经揍他的学生也被他打服了,现在都是他的小弟。
傻柱休息回来发现许大茂力气大增后,都快撵上长期抡大勺的他了,刨根问底后才屁颠屁颠的找张平安买了一瓶。
还别说,喝过药酒之后,一口气扛一袋土豆上三楼也不累了,气儿也不喘了。
易中海这半年对聋老太可谓是尽心尽责,当然活大部分都是他媳妇儿干的,他只负责在院内作秀,加深自己在院内孝子的形象。
每个休息日也都会给聋老太加餐,要么红烧鱼要么红烧肉,都是易中海端着从中院送到后院聋老太家里,大家也对易中海的印象更好了。
要说以前易中海是低调的热心肠,那现在就是妥妥的眩耀狂,当然他对聋老太也是没话说。
但在谭翠翠的视角里,这半年易中海也不再象以前那样执着的每天晚上耕耘,象是看开了,一个月也就那么象征性的交一次两次的公粮。
反倒是她,为了能怀上孩子还想多试试,可易中海每次都以太累了推脱,这也让她更加烦闷,不是找聋老太倾诉,就是去贾家看看两个孩子。
聋老太知道是易中海的问题,可她不能说,不单单是易中海不让,更多的是这大半年她象是回到了四十多年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聋老太简直太怀念那样的日子了,如今又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尤其是她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更需要一个像谭翠翠这样没有孩子牵挂的人照顾她了。
虽然心中有那么点愧疚,但对比晚年舒适的生活她还是选择了隐瞒。
两个月前,聋老太家里去了几个人,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她就把剩下的四合院房子全都给捐了,也换来了一个五保户的名额。
“中海,今天来我家的人是军管会的一个队长,我儿子曾经救过她,明年年初将划分阶级,包括资本家、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不同的阶级成分”
“而且这两年可能要在每个四合院设置连络员,连络员院里选举,主要负责跟他们对接,也就是要四合院的大小事都由他负责”
易中海闻言心中一惊,这个老太太的人脉还真广,如果真要划分阶级,那聋老太少说也是个地主。
而今,这个队长直接提前了两三个月通知到她捐掉家产保全自己,更白嫖了一个五保户。
再联想到要负责一个四合院,那高低也算是一个官儿了,对于他未来的养老计划也有帮助,这个连络员他动心了。
“干娘的意思是?”
“连络员我希望你来当”
易中海是她的干儿子,由他掌控四合院总比外人负责强。
“这,,我也有这想法,但院里的人,,”
易中海也有自知之明,院里比他合适的人至少有三个,贾有才,何大清,阎埠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