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侯门一入深似海> 第39章 萧郎护拨弦脱险,侯府枯井现前朝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萧郎护拨弦脱险,侯府枯井现前朝金(2 / 3)

前……一次与突厥的边境秘密贸易中!持令者,代号‘蝮三’!”

“蝮三?”上官拨弦蹙眉。

“嗯。风隼推断,‘叁’字令可能并非固定属于某人,而是一个代表特定权限或任务的凭证。持‘叁’字令者,便可调动‘玄蛇’相当规模的资源,执行重大任务。当年的边境贸易是,如今的别院工场亦是!”

线索越来越清晰,指向曹总管,指向侯府核心,甚至指向更遥远的突厥!

“我们必须抓住这个‘蝮三’!”上官拨弦道。

“他已经来了。”萧止焰语气沉凝,“风隼收到密报,因别院暴露(虽然未彻底查实),‘玄蛇’高层震怒,已派‘蝮三’亲自前来长安处理善后,并加速执行某项计划。”

危机与转折,同时到来。

上官拨弦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但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决心。

她走到窗边,望向侯府深处那一片巍峨堂皇、却藏污纳垢的屋宇楼阁。

师姐,你究竟发现了什么,竟让他们如此惧怕,非要置你于死地?

“玄蛇”……“蝮三”……曹总管……永宁侯……

还有那深不可测的邱侧妃……

无论你们是谁,无论你们想做什么,我上官拨弦,定会将你们一一揪出,挫骨扬灰!

她悄然握紧了袖中的银针。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雨,如同无声的哀愁与杀机,笼罩着这深深的侯门。

而在这片迷雾般的雨丝中,一双深邃的眼睛,正透过雨幕,遥遥望着灵堂偏院的方向,充满了无尽的担忧与坚定的守护。

连绵的秋雨下了好几日,将侯府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也暂时压抑了府内因别院事件而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

上官拨弦“病愈”后,依旧回到灵堂当值,看似恢复了以往的沉寂,但她与萧止焰都知道,风暴正在酝酿,“蝮三”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这日午后,雨势稍歇。

几个负责修缮后花园排水沟渠的仆役,在一处偏僻角落、临近侯府最外围院墙的废弃枯井旁忙碌着。

这口井据说已荒废多年,井口被石板半掩,四周杂草丛生,平日鲜有人至。

一个年轻仆役为了取些干土垫路,费力地掀开了井口的石板,探头向下望去。

“咦?这井好像没那么深啊?底下好像……有东西反光?”他嘀咕着,招呼同伴。

另一个年长的仆役凑过来,拿着灯笼往下照了照。

井底确实堆积了不少淤泥和枯枝败叶,但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隐约有什么东西闪烁着非同寻常的金属光泽。

“不会是……宝贝吧?”年轻仆役眼睛一亮,有些兴奋。

“少做白日梦!这破井能有什么宝贝?怕是些破铜烂铁。”年长仆役斥道,但自己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两人嘀咕了一阵,终究按捺不住好奇,找来长绳和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井底勾上来一个沉甸甸、沾满污泥的破旧铁箱。

箱子不大,却异常沉重,锁头早已锈死。

“嘭!”的一声,年轻仆役用锤子砸开了锈锁。

箱盖掀开的瞬间,周围所有的仆役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滚圆!

箱子里,根本不是破铜烂铁,而是黄澄澄、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金锭!

那夺目的金光,几乎闪瞎了他们的眼睛!

“金……金子!全是金子!”有人失声惊呼。

然而,当有人拿起一锭金子,擦去表面的污垢,看清底部镌刻的铭文时,脸上的狂喜瞬间变成了骇然和恐惧!

“这……这是……前……前朝官银?!”

前朝官制金锭,出现在当朝侯府的枯井里?!

这已不是天降横财,而是天大的祸事!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侯府上层。

曹总管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立刻下令封锁消息,将所有接触过金锭的仆役全部看管起来,然后火速禀报了永宁侯。

永宁侯亲自前来查看,看着那满满一箱前朝官银,眉头紧锁,久久不语,最终只沉声吩咐了一句:“彻查!但务必低调!”

侯府内部顿时风声鹤唳。

前朝官银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更像一个巨大的谜团,重重地砸在了本就暗潮汹涌的深潭之中。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上官拨弦耳中。

前朝官银?

枯井藏金?

她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偶然!

这口井的位置……她迅速在脑中回忆侯府的布局图。

那口井位于侯府最偏僻的西北角,靠近外墙,且……似乎与她之前推断的、师姐可能暗示过的某条密道出口方位,有所关联!

难道这金子和“玄蛇”有关?是他们的活动资金?

她立刻假借清扫之名,想要靠近那片区域,但发现已被侯爷的亲卫严密看守,根本无法靠近现场。

必须想办法了解内情!

她想到了萧止焰。

作为万年县司法佐,涉及如此重大的发现(即使侯府想压,也不可能完全瞒过官府),他一定有理由介入调查。

果然,傍晚时分,萧止焰便带着万年县的差役来到了侯府,以“核查不明巨额财物及前朝官制器物”为由,要求查看金锭及相关现场。

永宁侯似乎并不想与官府正面冲突,尤其在此敏感时期,便同意了,由曹总管陪同“协助”调查。

上官拨弦远远看到萧止焰的身影,心中稍安。

两人目光有一瞬间的交接,彼此心照不宣。

萧止焰仔细查验了那箱金锭。

共五十锭,每锭十两,足五百两黄金。

底部确凿无疑地镌刻着前朝官府的铭文和铸造年份,大约是距今五十多年前。

金锭本身保存尚好,但箱子和锁头锈蚀严重,显然在井底埋了不短的时间。

“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