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都住在南锣鼓巷,所以杨涛和顾佳完全顺路。
两人並肩而行,杨涛这才有心仔细打量顾佳。
一头利落的短髮,穿著打了两个补丁的军绿色袄。
下半身是黑色的裤,脚上则是穿著一双有些破皮看起来还很厚重靴子。
不过这个时代,衣服鞋子之类的,大家都更注重实用性。
虽然已经放开了对妇女衣服样式的管制,还有报纸专门发表文章《支持姑娘们穿衣服》。
可是普通百姓,身上的衣著,依旧是清一色为主。
而且衣服不打补丁的人家很少,多数都是旧社会就有钱的那种。
毕竟就连上面的大领导,衣服都是补了又补,衬衫甚至在浆洗的时候都不敢用力搓。
所以顾佳的衣服只有两个补丁,已经是家庭条件不错了。
当然杨涛和小桃子的衣服是没有补丁的,因为杨涛囤了不少的布。
虽然不能说每年都做新衣服,但是三年两套还是要的。
“售货员姐姐,我能叫你佳佳姐吗?”
小桃子坐在杨涛自行车后座,抱著兔子娃娃,对顾佳问道。
“当然可以,我也很想有一个你这样可爱的妹妹呢!”顾佳说道。
“那佳佳姐,你可以叫我小桃子。”小桃子乐呵呵的回答。
“小桃子是你的小名吗?”顾佳听到这个可爱的称呼就知道这是小姑娘的小名。
“是啊!”小桃子回答道。
小桃子一路上和顾佳聊的很开心,杨涛倒是没怎么说话。
很快就到了南锣鼓巷,拐进了巷子,之后不一会儿就到了雨儿胡同的分叉口。
“我家就在这条胡同了,我们再见了。”顾佳说道。
“佳佳姐再见,明天我到你家拜年啊!”小桃子说道。
“好啊!”顾佳落落大方的答应了,她確实很喜欢小桃子。
顾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直都想有个妹妹或者弟弟,但是没能实现愿望。
毕竟她家上头有六个哥哥了,而她是最小的孩子:小老七。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她娘生她的时候,已经年过四十,后面就没机会生孩子了。
也幸亏了他爹解放前就在一个粮商的粮店做帐房先生,这才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一大家子。
解放后,伴隨著公私合营,粮店成为公家的了。
她爹也年龄大了,再加上几个哥哥也成家立业,开枝散叶了。
顺势就退休在家了,当时顾佳还在上初中,家里供她上完高中,然后托关係进了百货商店。
不过杨涛和小桃子不知道的是,顾佳並不是售货员,而是会计。
只是过年期间,百货商店客流量太大,售货员人手不足。
所以会计,出纳,採购,几乎所有能够抽调的人,全都顶上去了。
而且还为了方便群眾春节期间购物,百货商店实行调休。
放假是年三十到初四,不过大家都要轮流值一天班。
顾佳运气不太好,抽到了年三十轮值,然后初一放假到初五。 毕竟过年前客流量肯定是最大的,大家都赶最后的时间置办年货。
初一初二一定是最冷清的,最多也就是一些孩子来买零食或者鞭炮。
“顾佳同志,再见!”杨涛和顾佳告別,然后载著妹妹回家了。
顾佳也看了几眼兄妹二人离开的背影,也骑车进了雨儿胡同。
回到家,杨涛和小桃子吃了之前已经蒸好的白面馒头。
至於菜,杨涛就简单的煎了个鸡蛋,炒了点白菜,
反正今晚年夜饭要吃大餐,中午吃清淡点好了。
“哥哥,你做的菜真好吃。”小桃子吃著白菜,小嘴巴叭叭的。
“好吃你就多吃点,小嘴巴別叭叭啦!”杨涛又给妹妹夹了一筷子鸡蛋。
“好吃————”小桃子把鸡蛋塞进嘴里,依旧讚嘆著。
吃过午饭,小桃子洗碗,杨涛则是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今晚准备燉个鸡汤,再炸一锅小鱼,还有卤上半个猪头,齐活了。
家里就他和妹妹两个人,做多了也吃不了。
就这些,都要吃好几天呢,也就四九城冬天天气寒冷,不然根本留不住。
鸡汤,杨涛做的是东北名菜,小鸡燉蘑菇,当然东北那疙瘩这会儿燉的是飞龙。
后世都说东北菜不行,为什么?
因为真正的东北大菜,在后世那都是吃一顿至少要蹲十年牢的。
什么蒸熊掌,蒸鹿尾,都不说了,东北乱燉在以前燉的是啥?是老虎,丹顶鹤,黑熊。
而现在,燉的是土豆地瓜加茄子,这两样菜能一样?
要知道1983年,国內首届烹飪大赛,冠军得主是辽省的刘敬閒,当时他做的菜是兰熊掌。
閒话休提,杨涛燉好鸡汤,用一个砂锅小火慢燉著,又开始做起了炸鱼。
要说什么烹飪方式最能激发香味,烤与炸两者可谓是不相上下。
杨涛在將小鯽鱼给抠出內臟之后,又放上葱姜蒜,白酒食盐香醋:
撒上椒麵,胡椒粉醃製十分钟,然后加入淀粉,每条小鱼下锅前先裹上一层淀粉糊。
起锅烧油,在油温七成热的时候,开始下入裹满淀粉糊糊的小鱼。
小鱼下锅,顿时让油锅翻滚起来,伴隨著小鱼逐渐炸熟,霸道的香气开始渗透瀰漫。
杨涛做菜,本身就已经有今后三级厨师的水准,又有游戏美味加成。
香气霸道无比,很快就把整个大院儿笼罩,甚至朝著周围几个院子,甚至巷子扩散。
在南面的雨儿胡同也被笼罩,北面的景阳胡同。
还有对面的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等等,都能闻到这霸道的香气。
当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