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活在2085> 第251章 盲区心脏地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盲区心脏地带(1 / 4)

“虚空之眼”的存在,如同一座无形的冰山,横亘在“守护者”号与nv-001星域更深处的秘密之间。它那冰冷的、绝对的凝视,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更构成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信息屏障。任何贸然的靠近,都可能像投入蛛网的飞虫,瞬间引发毁灭性的反应。

舰桥上的灯光依旧维持着低照度运行,将每个人的脸庞映衬得棱角分明,阴影深重。主屏幕上,“虚空之眼”的实时能量渲染图占据着中心位置,那缓慢旋转的暗物质虹膜和深不见底的引力瞳孔,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他们正身处何等的险境。

周孜婷站在指挥席前,双手负后,身姿挺拔如松,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泄露了她内心的凝重。“我们不能一直待在这里当观众,”她的声音打破了持续已久的沉默,清晰而冷静,“必须靠近,获取更详细的数据,才能找到它的弱点。硬闯是自杀,我们需要一条路,一条它能‘看见’,却会‘忽略’的路。”

“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赵娜接话,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调出复杂的分析图表。“基于对‘虚空之眼’能量波动和网道信息流模式的持续监测,我发现它的‘注意力’并非均匀分布。其感知场存在细微的、周期性的波动和……可以称之为‘盲区’或‘低敏区’的缝隙。”

一张覆盖在“虚空之眼”图像上的半透明网状图谱被投射出来。图谱上,大部分区域呈现警示性的红色,代表高灵敏度探测区。但在这些红色区域的交界处,存在着一些极其狭窄的、蜿蜒曲折的、呈现淡蓝色甚至无色的脉络。

“这些‘缝隙’的产生,源于其内部能量循环的固有频率与外部网道信息流涌入的相位差,”赵娜解释道,语气如同在陈述一个纯粹的数学事实,“它们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网道流量和‘眼睛’自身的调节节奏,像水流中的漩涡一样不断移动、变形、湮灭和重生。其存在时间窗口极其短暂,空间路径也极度狭窄且不稳定。”

鸿宇凑近屏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同看到了一个绝妙的谜题:“一个动态的、非欧几里得空间的迷宫!要穿过它,不仅需要精确的坐标计算,还需要对时空曲率变化的极致预感!这就像……就像在狂风暴雨的海面上,踩着不断破碎又重组的浪尖前行!”

“说人话,鸿宇。”军洛沉声道,他的目光紧盯着那些纤细的蓝色脉络,如同猎手在评估穿过雷区的路径,“这玩意儿,飞船能飞过去吗?”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通讯频道——那里连接着“守护者”号的飞行联队指挥官,赵航。

频道里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赵航深吸一口气的声音,带着一种混合了巨大压力和被挑战激起的昂扬斗志:“嘿,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舞台吗?动态迷宫?不断变化的缝隙?听起来比在凯尔伯斯星云里钻洞还要刺激点。”

他的语气试图保持轻松,但所有人都能听出那背后的紧绷。这绝非普通的飞行任务,这是在为一个宇宙尺度的恐怖造物“梳理睫毛”,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你需要什么支持,赵航?”周孜婷直接问道。

“把小七的最高算力权限临时开放给我的飞行控制系统,我需要实时的、预测性的路径建模,比我脑子和飞船电脑快十倍的那种。”赵航的声音变得专注,“另外,宏宇老大,把引擎矢量喷口的微调响应速度推到极限,我可不想因为反应慢了零点一秒就变成贴在‘眼珠子’上的苍蝇拍。”

“已经在调整了!保证让你的大家伙跳起芭蕾来比羽毛还轻灵!”宏宇的声音从工程频道传来,背景是各种工具和调试设备的声响。

“赵娜,把你计算出的盲区预测模型同步到我这里,要最高刷新率的。”赵航继续部署,“林博士,如果感觉到什么‘不对劲’,比如那‘眼睛’好像要‘眨’了,立刻吼一嗓子,有时候直觉比传感器快。”

“明白。”林露轻声回应,双手轻轻放在控制台上,闭上眼睛,尝试让自己的感知与那片扭曲的虚空建立更深的联系。

准备工作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迅速完成。小七将庞大的计算资源倾斜至飞行控制,赵娜的预测模型化为一道道不断更新的、指引前路的微弱光丝,叠加在赵航的导航视野中。

“守护者”号庞大的舰身开始微微调整姿态,如同一个即将踏上钢丝的巨人,每一个动作都变得极其轻柔、谨慎。引擎喷射出几乎不可见的幽蓝色粒子流,仅仅是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动力输出。

“盲区舞步,第一步。”赵航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清晰地传到舰桥,也传到每一个屏息凝神的工作人员耳中。他的语气不再是调侃,而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冷静。

“守护者”号动了。

它没有直线前进,而是以一种看似毫无规律的、扭曲的轨迹,缓缓滑入那片被标记出的、不断变迁的感知缝隙。时而如同游鱼般侧身挤过两道剧烈能量波动之间的狭窄空隙;时而又需急速拉升或俯冲,避开一个突然收缩的“盲区”末端;时甚至需要短暂地、极小幅度地进行违反直觉的z轴滚动,以契合那动态变化的时空曲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舰身内部,时不时传来极其轻微但能被敏锐感知到的震动和金属应力产生的呻吟。重力调节系统努力维持着舱内环境的稳定,但偶尔传来的细微过载感,还是让所有人清楚地意识到飞船正在进行的机动有多么极限。

赵航坐在飞行联队指挥室的驾驶席上,他的双手如同拥有了自主生命般在控制面板和操纵杆上飞舞,眼神锐利如鹰,紧紧锁定着面前那复杂到极致的导航界面。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呼吸却保持着奇特的平稳。他的全部精神都已与“守护者”号融为一体,感受着每一丝推力的变化,每一个姿态角的调整,预判着前方那瞬息万变的“道路”。

在这种极致的专注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