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西游推手> 第269章 被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被贬(1 / 2)

李天王携李安,化作一道金色流光,穿过层层云霭,径直抵达天庭。

凌霄宝殿之上,仙光氤氲,瑞气千条。玉帝正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与殿内众仙商议寻常事务。

“陛下!”李天王来到御阶之前,声音沉肃,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臣有十万火急,关乎三界存亡之事禀报!”

玉帝目光如炬,扫过李天王和李安,又感知到那北斗阵中微弱却纯粹的佛门魂魄气息,眉头微蹙:“爱卿平身,何事如此惊慌?”

李天王凝重道“孙悟空被种下魔种杀了唐僧,用月光宝盒把如来与观音菩萨给送到其他时空了”

“这泼猴好大的胆子,来人,派人把孙悟空给我抓过来”

“陛下且慢!”李天王急忙上前一步,声音急促却依旧保持着恭敬,“此事尚有蹊跷!悟空乃是被奸人暗算,身不由己………”

“李靖!”玉帝打断了他,目光如两道实质的金光,落在李天王身上,“朕问你,唐僧可是死于孙悟空之手?如来与观音可是因月光宝盒而失踪?而使用月光宝盒,放逐佛祖和观音菩萨”

“这……确是如此,但其中缘由……”

“没有但是!”玉帝拂袖,声音愈发威严,“无论何种缘由,弑师乃十恶不赦之罪!牵连佛祖、菩萨失踪,更是动摇三界根基之过!若因他被魔种所控便可宽宥,那天条律法威严何在?三界秩序何以维系?今日他孙悟空可因魔种弑师,明日是否其他仙神妖魔亦可寻得借口,行悖逆之事?”

玉帝的考量,显然更侧重于天庭的权威与三界的稳定。孙悟空的行为,已经触及了底线。

“陛下圣明!”一旁有仙官出列附和,“孙悟空昔日便曾大闹天宫,如今又犯下如此滔天罪孽,若不严惩,恐三界众生效仿,秩序崩坏!”

“需即刻擒拿,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李安急忙上前“现在最重要的是不是抓孙悟空,而是让如来和观音菩萨回来”

“此言……确有几分道理。”玉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中的怒意收敛了许多,“佛祖、菩萨安危,关乎三界气运,不容有失。”

就在此时,一名天兵匆匆赶来,满脸惊恐地向玉帝禀报:“玉帝陛下,大事不好!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一同前来了!”

玉帝闻言,脸色骤变,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什么?他们回来了”

还未等天兵回答,玉帝便心急如焚地挥手道:“快快随朕出去迎接!”说罢,他快步走出殿门,身后紧跟着一群文武百官。

众人来到殿外,远远地便望见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正缓缓走来。

如来佛祖身披袈裟,面带微笑,宝相庄严;观音菩萨则手持玉净瓶,仪态端庄,慈眉善目。

玉帝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二位安然归来,实乃三界之幸!不知二位是如何脱困……”

如来缓缓抬手,止住了玉帝的问话,声音宏亮依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有劳陛下挂心。那月光宝盒之力虽奇,却困不住我佛法身。时空流转,不过一念之间。此事已了,无需再提。”

他的话语干脆利落,直接将月光宝盒之事划上了句号,甚至没有给玉帝和众仙询问细节的机会。

观音菩萨此时也开口,声音清冷空灵,目光扫过李天王和李安,最后落在玉帝身上:“我等归来,感知三界似有动荡。方才于殿外,听闻尔等议论那孙悟空之事?”

“朕正准备派人去追捉拿他”

李安想到西游量劫不能出现问题,不然自己的不能完成任务,会受到处罚,急忙上前“玉帝,如来,孙悟空的事情涉及西游量劫,他也是被魔种控制才做的这些事情,我希望你们能给他一次机会”

李安的话让场中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和凝重。量劫之事,关乎天地运转,因果循环,即便是玉帝与佛祖,亦需慎重对待,不能完全随心所欲。

玉帝沉吟片刻,看向如来:“佛祖,李安此言,也不无道理。西行取经,乃天道定数,关乎消弭量劫,稳定三界。孙悟空身为取经人之一,气运牵连甚大。若此刻对其严惩不贷,致使取经之路彻底中断,量劫生变,恐非三界之福。”

他这番话,既是说给如来听,也是点明利害关系。

先前他震怒于孙悟空的行为触及天条底线,但李安提到的“量劫”和“魔种控制”,给了他一个重新权衡的台阶和更宏观的视角。

如来佛祖沉默了片刻,宏大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语气似乎稍缓了一丝:“天道运转,因果不爽。孙悟空身负取经之责,却犯下弑师逆伦之大罪,此亦是量劫之中,魔障深重之体现。若因其身系量劫便姑息纵容,岂非更显天道不公?”

他话锋一转,却透露出一个信息:“然,我佛门亦非不教而诛。念其曾为取经出力,且确系遭魔种侵染,灵山可给他一个机会。”

“如今唐僧已然离世,且其尸首亦遭损毁,实难再有复生之可能。然,若使唐僧得以重入轮回,再度投胎转世;同时,亦令孙悟空亦投胎转世,如此一来,二人或可于尘世再度相逢。届时,只要孙悟空真心悔过,甘愿重新戴上那紧箍咒,便可令其与唐僧一同踏上那西天取经之路。”李安缓声道。

“只要孙悟空诚心悔过,护其转世之身再行取经之责,便可功过相抵,重归正途。”如来佛祖的声音沉稳如山,字字如金,“此乃佛门慈悲,亦是天道容人之量。”

玉帝闻言,神色微动。他本就因量劫之说有所犹豫,此刻如来既已开口,且给出了一个既能维护天条威严、又不至于彻底断绝取经之路的方案,他自然不愿再强硬反对。

“既然佛祖有此慈悲之念,朕亦无话可说。”

玉帝话音未落,殿外忽有金光乍现,一道身影如离弦之箭般疾射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