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114章 李光弼之死(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李光弼之死(求订阅)(1 / 2)

至德二载,正月二十五。

李光弼骑著快马来到彭原郡的行营之外,他总感觉胸口发闷喘不上气,內心暗道:“难道我的旧伤又要復发了吗?看来我这身子骨戎马半生也快接近极限了。”

虽然李光弼年龄没有郭子仪那般老迈,但他也是天命之年,又是常年征战沙场,身体自然会留下很多隱疾旧伤,这是每个將士都很常见的事情。

宦官李辅国早已在营门等候多时,他看见李光弼来了以后,隨即笑脸相迎说道:“李將军,陛下总算把你盼来啦!”

李辅国即是李静忠。

由於李静忠在灵武郡拥立李亨有功,所以李亨把他视为左膀右臂,於是赐名“护国”,后又改名“辅国”。

李光弼捂著胸口从马背下来,他对著李静忠笑脸相迎说道:“不知陛下急召有何要事?”

“或许是关於前线战事吧!

李辅国隨便找个藉口糊弄过去,他当然不会老老实实告诉李光弼。

李光弼卸下甲胃和兵器以后,他跟隨李辅国前去覲见皇帝。

李亨就在行营中等待李光弼,他看到李辅国已经把人带过来,隨即对他使个眼色。

“微臣参见陛下!”

李光弼恭恭敬敬朝著李亨行礼。

“给我拿下!!!”

李辅国趁著李光弼毫无防备,他立刻带著禁军將士一拥而上。

李光弼猝不及防被禁军將土按在地上,他脸色煞白大声喊道:“陛下您这是为何下微臣无罪啊—

李亨坐在皇位上冷眼旁观。

他看著禁军將士把李光弼五大绑之后,这才缓缓起身走了过来,毫不留情怒斥道:“李光弼,太上皇可曾有对不起你?”

这话一出,李光弼猛然意识到应该是发生什么误会,他情急之下回答道:“太上皇从未对不起微臣!”

“那朕可曾对不起你?”

李亨脸色铁青追问道。

李光弼连忙摇头否认道:“陛下也从未对不起微臣!”

李亨一脚就把李光弼踢翻在地,他歇斯底里怒吼道:“既然朕与太上皇从来没有对不起你,那你为何要暗中投靠叛军?”

这番言论彻底震惊到李光弼,他悲愤欲绝哭诉道:“陛下,微臣忠心可鑑日月,何曾有过暗中投靠叛军?这一定是有小人在背后攻许低毁,还望陛下能够明察啊!!!”

李亨还以为李光弼这是死到临头拒不认罪,他旋即对著李泌说道:“先生,请你把罪证拿出来,朕倒是要看他还能狡辩到什么时候。

“是!”

李泌直接把通敌书信拿出来。

李光弼看著通敌书信深感震惊,他从来没有把李泌的平叛方略泄露出去,为何这书信上会有跟他本人一模一样的笔跡,还是跟姜天骄书信往来。

一瞬之间,李光弼终於明白过来,他悲愤欲绝解释道:“陛下,这肯定是贼將姜天骄的反间计,这些偽造的通敌书信定然也是出自他手。”

李亨误以为李光弼还在死鸭子最硬,他顿时怒极反笑道:“你说这通敌书信是偽造的,那朕倒是想要问你,这上面为什么会有跟你一模一样的笔跡?”

“陛下,这天底下的奇人异土多如过江之鯽,要想找到一个模仿笔跡的人那是轻而易举,难道就凭这点便可证明微臣通敌吗?” 李光弼据理力爭哭诉道。

然而姜天骄已经料到李光弼会据理力爭,他才特定加上李泌的平叛方略,而这属於大唐朝廷的最高机密,只有大唐皇帝和宰相们才会知道。

当初李光弼带著大军回到灵武郡勤王救驾,因功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他刚好就是宰相之一。

李亨觉得李光弼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他伸手指著通敌书信怒斥道:“事到如今你还不肯认罪!”

“就算像你所说那样,这是贼將姜天骄所偽造的通敌书信,那这上面所涉及的平叛方略,这件事情只有寥寥几人知道而已,对此你又该怎么解释?”

李光弼百口莫辩无话可说,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可是李光弼仍然据理力爭解释道:“陛下,贼將姜天骄乃是安禄山魔下第一驍將,他自翊为算无遗策,纵使能够猜到李长史的平叛方略,那又有什么奇怪?”

【李泌为元帅府的行军长史,前面错误把他称呼为李司马,现已修改纠正过来。】

李亨对於李光弼这般申辩,他之以鼻嘲笑道:“按照你的意思,贼將姜天骄岂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你觉得朕会相信你这鬼话吗?

不仅李亨觉得李光弼是在撒谎,就连李泌也是这样认为。

因为李亨从来没有採纳过李泌的平叛方略,所以他们认为姜天骄根本不可能猜到,唯一可能就是有人把这消息泄露出去。

而这个人便是李光弼,所有证据通通指向於他,

李亨也不想再跟李光弼废话下去,他毫不犹豫下达口諭:“拖出去,把这吃里扒外的叛徒给朕押到大旗下斩首示眾!”

李光弼五大绑让人押出行营,他在半路上大声喊道:“陛下,这是姜天骄的反间计,微臣实在是冤枉啊!!!”

禁军將士很快就把李光弼绑在大旗下,手起刀落把他头颅砍了下来。

“噗吡!”

李光弼人头落地死在大旗下,他的鲜血喷洒散地。

郭子仪听闻此事急忙赶来行营,可他还是来晚一些。

等他骑著战马来到行营的时候,李光弼已经被李亨拿来祭旗。

“李將军!”

郭子仪看著李光弼的脑袋掛在大旗上,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在这一刻,郭子仪同样跟著兔死狐悲,他迫切想要知道皇帝为何杀死李光弼,要不然自己都要跟著性命难保。

李光弼乃是郭子仪所举荐,这才得以出任河东节度使。

现在李光弼因罪遭到斩首,那么郭子仪自然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