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我的快穿旅程> 第376章 惨死的文物修复员(真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6章 惨死的文物修复员(真相)(1 / 2)

王梦瑶笑了笑,轻声说:“应该的,这也是保护文物该做的。对了,傅思涵怎么样了?”。几辆警车开出来了,

“他已经醒了,” 李警官说着就压低声音说:“身体没大碍,就是受了点惊吓,有点皮外伤。他说之前研究《坤舆图》时,发现了傅沐生留下的符号是加密坐标,想上报,结果刚联系我们,就被陈明他们绑了。现在案子破了,他也能安心休养了,等他好点,还说想跟你道谢呢。”

王梦瑶点了点头,心里泛起一阵暖意。“陈明是怎么发现他的?”

“昨天抓捕的人交代他们绑架他是因为以为他知道藏宝地,谁知道他也不知道藏宝地。后来知道他也不知道就想杀了他,幸好你提前通知了我们,不然昨天晚上他们就会杀了他。”

“我也是碰巧听到,不然他还真是被害了。”

这时,她的神识里传来小愿的声音:【主人,原主看着陈明被抓、《坤舆图》被保护好,终于放心了,说要谢谢你帮她守住了修复师的初心。

王梦瑶没说话,只是望着远处的警车,他们正往市区方向开。她知道,这样调换倒卖真迹的事情肯定不少,但她没有遇到就无法管了,只要让她发现必定会出手阻止。

李警官问她要不要一块回去?她当然同意了,人生第一次坐警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两天后,博物馆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修复室里,王梦瑶戴着无粉手套,正用竹镊子夹着一点无酸浆糊,小心翼翼补着《坤舆图》边缘的细微破损,那是罪犯被抓时不小心掉地上蹭到的,虽不明显,却也得补得严丝合缝。

她低头看着修复台上的《坤舆图》,纸页上的地理标注清晰可见,那些曾经藏着秘密的暗红印记,此刻也成了这本古籍的一部分。它见证过阴谋,却也被守护着,最终能在博物馆里,向世人展示它真正的历史价值了。

这大概,就是原主最想看到的结局。

警方顺藤摸瓜抓到了幕后很多人,可惜他们的大老板在海外无法抓到。

一周后,李警官约她去博物馆旁边上次的那家咖啡屋见面。

王梦瑶这次没再找角落里的桌子,径直选了张靠窗的位置。 街景透过玻璃映进来,来往的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和行人的轻声交谈飘进店里,倒比上次多了几分烟火气。

她刚翻完菜单,就看见李警官推门进来,深蓝色的警服外套搭在臂弯里,额角还带着点赶路的薄汗。

“李警官,坐。” 王梦瑶抬手招呼他,把菜单递过去,“想喝什么?这家的咖啡都挺地道,还不贵。”

李警官摆了摆手,拉开椅子坐下:“我不懂这些,你看着点就行,别太复杂。”

王梦瑶笑着收回菜单,朝服务员示意:“麻烦来一杯热美式,再要一杯焦糖玛奇朵,玛奇朵少糖,来两份你们这里的经典提拉米苏,谢谢!”等服务员走后,她才解释:“美式是纯黑咖啡,没额外加奶糖,喝着也不腻。玛奇朵带点焦糖味,我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李警官点点头,见邻桌没有客人,才放低声音:“跟你说个事, 我们已经锁定‘老鬼’的海外资金链了,但是他在境外有保护伞,引渡程序卡了壳,暂时还没法把人抓回来。”

王梦瑶眼底掠过一丝遗憾,但很快舒展开:“能端掉国内的走私网络,保住《坤舆图》,已经是天大的进展了。至于‘老鬼’,只要警方盯着他的资金链和人脉,总有露出马脚的那天。实在不行就自己出手得了,免得引渡麻烦。”

李警官点点头,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里面装的好似钱的样子:“对了,局里还说要给你发个‘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奖状,让我跟你透个气,下周会有人上门送……”

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梦瑶笑着打断:“李警官,奖状就不用了。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再说我一个修复师,还是安安静静待在修复室里更自在。” 她语气诚恳,李警官也知道她性子低调,便不再坚持,笑着把东西收了回去:“行,我回头跟局里说一声,不勉强你。”

两人又聊了些傅思涵的近况,说他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最近正忙着整理他爷爷留下的收藏档案,还想等王梦瑶有空,约着一起再研究研究《坤舆图》上的历史标注。正说着,服务员端着托盘走了过来,两杯咖啡冒着淡淡的热气:“您点的热美式和焦糖玛奇朵好了,还有提拉米苏,请慢用。”

瓷杯落在桌上轻响一声,热美式的焦苦香气混着玛奇朵顶端焦糖酱的甜意漫开来,冲淡了刚才聊起 “老鬼” 时的沉郁,连窗外掠过的风,都像是沾了点咖啡的暖香。

隔天上午,王梦瑶刚到修复室,就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个熟悉的文件夹,是原主生前整理的《坤舆图》修复笔记,封皮上还贴着她手绘的纸纹比对图。翻开第一页,夹着张便签,是李警官的字迹:“傅思涵已出院,托我把这个还给你,说这里的每一条记录,都帮他确认了当年他爷爷傅沐生留下的线索。”

王梦瑶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 朱砂符号为民国时期添加,非原册内容的批注。忽然想起原主的诉求,不仅要护文物,更要让《坤舆图》的历史价值公之于众。她起身走到恒温恒湿柜前,打开柜门,纸页上乾隆年间的地理标注清晰可见:南海诸岛的轮廓用淡墨勾勒,长江流域的驿道用朱红细线标注,连当时的 “番邦属地” 名称都沿用了清代官方称谓。

王梦瑶后来再把《坤舆图》从恒温恒湿柜里取出来时,特意将它平摊在修复台上。《坤舆图》它并非单张的卷轴,而是一本线装的 “舆图册”。封面是清代常见的深蓝色绫锦,边角用浆糊加固过,还留着原主之前补缀的细棉线。

内页是对折的桑皮纸,每一页都绘着不同区域的舆图,展开后能拼接成一整幅完整的清代疆域图,合起来时则是一本掌心宽、半臂长的线装册,既方便当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