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第65章 惊涛拍岸,三路稳定国运上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惊涛拍岸,三路稳定国运上升(1 / 3)

觉华岛。

渤海湾的夜,浓稠如墨。潮水不安地拍打着觉华岛嶙峋的礁石,发出沉闷的呜咽。岛上临时加固的矮墙后,仅存的几门弗朗机小炮炮口冰冷地指向漆黑的海面。守备将军赵振彪的左臂用布条草草吊着,前日加固木栅时被崩裂的尖木贯穿的伤口仍在渗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吞噬了月光的黑暗。杨涟的八百里加急警讯如同烙铁烫在心口:建奴主攻方向,觉华岛!岛上储存着宁远筑城急需的铁料、火药、桐油,还有数千石保命的军粮。

“都他娘的打起精神!鞑子就在眼皮子底下!”赵振彪嘶哑的吼声在压抑的寂静中格外刺耳。回应他的只有海浪声和士卒们粗重的喘息。岛上能战之兵,算上袁崇焕紧急从辽阳拼凑调来的三百疲卒,不足八百人。水师?广宁血战后,硕果仅存的几条破旧火船和沙船,此刻如同飘零的落叶,锚泊在港湾最内侧,船上的水兵紧握着火把和火油罐,脸上是赴死的决绝。

子时刚过,死寂的海面陡然被撕裂!数十条快得如同鬼影的尖头舢板、蒙着牛皮的皮筏子,借着退潮的流势和最后一点夜色的掩护,如同毒蛇般从多个方向悄无声息地扑向滩头!几乎同时,东北方向的海平线上,几点微弱的火光如同鬼火般摇曳——那是建奴镶白旗主力的战船在压阵!

“敌袭——!!放箭!开炮!”凄厉的锣声和赵振彪的咆哮同时炸响!

嗡——! 弗朗机炮喷吐出短暂的火焰,铁砂和碎石暴雨般泼洒向最近的舢板,瞬间将其撕成碎片,血肉横飞!弓弩手们拼命拉弦,箭矢带着尖啸没入黑暗,传来几声闷哼和落水声。但建奴的突袭太快、太刁钻!更多的舢板皮筏避开了炮火覆盖区,悍不畏死地冲上浅滩!一个个剽悍的身影跃入冰冷的海水,挥舞着弯刀和重斧,嚎叫着扑向明军仓促构建的防线!

“顶住!为了宁远!为了活路!杀!”赵振彪独臂擎刀,第一个撞入敌群!刀光闪过,一颗狰狞的头颅冲天而起!血腥味瞬间弥漫。明军士卒被守将的悍勇激发出最后的血性,嚎叫着挺起长枪,挥舞刀牌,与登岸的建奴白甲兵、步甲重兵撞在一起!金铁交鸣声、骨骼碎裂声、垂死的惨嚎声瞬间压过了海浪!

战斗甫一开始便进入最残酷的白热化。明军凭借工事和以命换命的狠劲,勉强将第一波登岸的建奴压在海滩边缘。但建奴后续的舢板仍在源源不断地涌来!

港湾内,残存的明军水兵目眦欲裂。 “点火!”水师把总看着滩头浴血的同袍和如潮水般涌来的敌船,发出野兽般的嘶吼。 几条装满柴薪火油的小型火船,如同扑火的飞蛾,点燃了冲天的烈焰,义无反顾地撞向企图冲入港湾、彻底封锁明军退路的建奴主力战船群!轰隆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也暂时阻断了建奴战船靠近的路径。这是水师最后的绝唱。

就在滩头防线摇摇欲坠、赵振彪身中三箭仍死战不退之际,东北方向的海岸线上,骤然响起一片急促如雨的马蹄声!一支人数不多却气势如虹的骑兵,如同撕裂黑暗的闪电,沿着崎岖的岸线狂飙而至!当先一骑,银甲白袍已被鲜血和尘土染成暗红,手中丈八长枪舞动如龙,正是吴三桂!

“建奴休狂!吴三桂在此!” 怒吼声如惊雷炸响!三百余骑吴氏家丁如同烧红的铁锥,狠狠凿入正在猛攻滩头防线的建奴登陆部队侧后!长枪挑飞重甲,马刀劈开皮盔!这支生力军的突然出现,瞬间打乱了建奴的进攻节奏!滩头苦战的明军绝处逢生,爆发出震天的呐喊,竟发起一波凶猛的反冲锋!

血战持续到天色微明。当第一缕惨淡的晨光刺破海雾,照亮这片修罗场时,滩头已被粘稠的血浆和残肢断臂覆盖。建奴的旗帜在丢下百余具尸体后,不甘地退向大海深处。觉华岛,这辽西命脉的咽喉,守住了。核心物料库的粗大铁锁上溅满血点,尚未被打开。但外围几座存放次等粮草的草垛,已在夜袭中被火箭点燃,化作冲天的黑烟,如同巨大的耻辱柱,矗立在硝烟未散的岛屿上空。

赵振彪被亲兵从死人堆里扒出来时,仅剩一口气,断臂伤口血肉模糊。吴三桂拄着长枪,浑身浴血,数道深可见骨的创口在甲叶下狰狞外翻。岛上守军,十不存三。残破的水师,彻底化作了港湾内的焦木残骸。惨胜的代价,沉重得令人窒息。海风呜咽,卷着血腥和焦糊味,吹过每一个幸存者苍白而茫然的脸。宁远筑城的基石,已裂开第一道深痕。

山西。

平阳府的黄土塬,被烈日炙烤得寸寸龟裂。徐光启站在一片刚刚被踩踏得狼藉不堪的薯田边,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几株好不容易冒出嫩芽的红薯苗被连根拔起,踩进泥里。不远处,几个穿着顺天府吏员服饰的年轻人被衙役反绑着双手,脸上带着淤青。

“徐大人!他们…他们不由分说就冲进来,说我们聚众滋事,强占官田!毁了薯苗,还抓人!”一个老农跪在地上,捶胸顿足,声音嘶哑。

徐光启的目光越过哭嚎的流民,死死盯住远处黄土坡上那顶青呢官轿。轿帘掀开一角,露出一张保养得宜、此刻却带着冰冷矜持的脸——平阳知府孙茂才。此人乃齐党干将,李永祚案发后,便成了惊弓之鸟,又深恨朱恭枵查案手段。徐光启推广红薯,聚拢流民垦荒,在他眼中,便是朱恭枵一派在“他的地盘”上延伸势力,更给了流民聚集“闹事”的口实。

“孙知府!”徐光启的声音因极度的疲惫和愤怒而沙哑,“红薯活民,乃陛下钦定新政!流民垦荒,亦是奉旨行事!何来强占官田,聚众滋事?速速放人!否则老夫必上奏朝廷,参你一个阻挠新政、残民以逞之罪!”

孙茂才慢悠悠地走下轿子,掸了掸官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皮笑肉不笑:“徐少保言重了。下官也是职责所在。此地乃朝廷官田,岂容流民随意圈占?再者,这些刁民,”他指了指那些被拔出的薯苗,嘴角带着一丝讥诮,“将这不知名的海外妖物胡乱埋入土中,颗粒无收,白白耗费朝廷赈粮,岂非坐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