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第113章 凤鸣朝堂 北望山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凤鸣朝堂 北望山河(1 / 3)

乾清宫的烛火通常燃至深夜,今夜却歇得早些。朱常洛难得未有堆积如山的奏章急需批阅,得以在晚膳后,于暖阁中稍事休憩。他斜倚在软榻上,手中并非经史子集,而是一份誊抄工整的《臣轨》残篇注疏,据传为唐时上官昭容所作见解,字迹娟秀灵动,见解却犀利老辣,于权谋、治国、文采之道皆有独到论述。

他看得入神,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惋惜。如此才情,如此政治智慧,却因身为女子,毕生困于深宫帷幕之后,其能真正施展的抱负,十不足一。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终难逃依附皇权、最终成为权力牺牲品的命运。“女子不仕”的铁律,如同无形的枷锁,禁锢了古往今来多少可能的“上官婉儿”?这份武魂所带来的,不仅是学识的增益,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与难以释怀的遗憾。

正沉思间,皇后柳青瑶端着一盏参茶轻轻走入。她见皇帝神情专注中带着些许感慨,便未立刻打扰,目光无意中扫过御案,恰好看到一份摊开的奏章,那是来自四川的捷报。

“陛下还在为政务劳神?”柳青瑶将茶盏轻轻放在案几上,柔声问道。

朱常洛回过神来,放下手中的残篇,笑了笑:“偶得前人遗泽,略有感触罢了。不算劳神。”他顺着皇后的目光,也看到了那份捷报,“哦,是石柱宣抚使秦良玉平定奢崇明叛乱的详报。此役打得漂亮,川东南定矣。”

柳青瑶闻言,眼眸微微一亮,竟流露出几分不同于往日温婉的钦羡之色,轻声叹道:“臣妾也听闻了这位秦将军的英名。一女子之身,代领夫职,执掌宣抚司,训练白杆兵,不仅能保境安民,更能临危受命,率军平叛,阵前亲冒矢石,大破贼军……真是古之冼夫人、平阳昭公主一般的人物!令人好生敬佩。”她的语气中带着真诚的赞叹,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深宫妇人,所能接触到的外界英杰事迹有限,秦良玉这般传奇女子的事迹,无疑在她心中投下了巨大的涟漪。

朱常洛心中微微一动。他看着皇后眼中那抹光彩,再想起自己方才对上官婉儿的惋惜,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

是啊!上官婉儿之才,困于宫闱;而当下,不正有一位女子,以其赫赫军功,打破了“女子不预外事”的成见,堂堂正正地立于朝堂叙功之列吗?秦良玉!她并非通过科举或钻营,而是以最硬核、最不容置疑的军功,为自己赢得了地位和尊重!

“青瑶,你说得对!”朱常洛忽然抚掌,眼中惋惜之色尽去,换上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秦良玉,诚乃当世奇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其功其能,岂能因女子之身而掩其光华?”

他站起身,在暖阁内踱了几步,思路愈发清晰:“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岂可固于陈规,自缚手脚?秦良玉既能练兵平叛,保一方平安,其才便当为国所用,岂止于一土司之任?朕当重赏之,更要重用之!以此为例,昭告天下:凡有才学能力者,无论出身,无论男女,但能于国有利,朕皆不吝爵禄,量才施用!”

柳青瑶见皇帝如此反应,先是微怔,随即明白自己的话无意中触动了皇帝的心思,脸上不禁露出欣喜的笑容。她虽无意干政,但能看到一位女性英杰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亦感到与有荣焉。

“陛下圣明!若能如此,实乃国家之幸,亦为天下有才之女子,开一隙光明之路。”她轻声附和道。

朱常洛心中已然有了计较。秦良玉,这把钥匙,或能撬动那扇紧闭了千年的门。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将这把钥匙插进锁孔。

翌日,文华殿侧殿。此地不似正式朝会那般开阔,却更显隐秘与重要。朱常洛于此单独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和提督东厂太监王安。

骆养性率先呈上的是国内舆情汇总。内容涉及新政在各地的实际反响、士绅动向、灾情民意等。朱常洛仔细翻阅,对其中的关键点了然于心,尤其关注江南士林对新政抵触及厂卫侦查的反馈,批示道:“舆情如水,可疏不可堵。对合理之议当倾听,对恶意造谣、阻挠国策者,则需固定证据,依法严办,以儆效尤。”

随后,王安上前,他带来的则是东厂侦缉的海外情报。数名精干番役抬上一幅巨大的、新绘制的《寰宇海陆略图》,其上不仅标注了大明疆域及周边藩国,更依据近期收集的情报,增添了更多细节。

王安手持细杆,指向地图,声音平稳而清晰: “陛下,据多方探查,可确知如下: 其一,日本国,德川幕府统治渐稳,推行锁国令,严禁倭寇出海,然其对大明仍心存觊觎,尤重白银与生丝贸易。其国内武士阶层庞大,战力不容小觑,水军亦有一定实力。近期,其与荷兰人接触频繁,恐有勾结。 其二,朝鲜,经倭乱及此前建奴胁迫,国力大损,对我朝依赖日深,忠心无贰。然其国内党争激烈,政令执行效率低下。需防其成为漏洞。 其三,南洋诸国(吕宋、爪哇、暹罗等),西夷(西班牙、荷兰)势力扩张迅猛,占据要港,垄断香料贸易,欺凌土人,亦时常劫掠我商船。当地华商势力不弱,但缺乏朝廷支持,处境艰难。荷兰东印度公司尤为活跃,其舰队实力强劲,乃我心腹之患。

安南国(后黎朝):南北分裂,权臣郑氏与阮氏对峙,内乱不休,然皆表面上尊奉大明。其地物产丰饶,然政局不稳,易生边衅。

东吁王朝(缅甸):近年来势强盛,扩张欲望强烈,屡与暹罗(泰国)冲突,且对我国云南边境土司地区时有侵扰蚕食之心,需严加防范。

乌斯藏(藏地):藏巴汗政权与格鲁派(达赖喇嘛)争斗激烈,局势复杂。蒙古诸部(如土默特、和硕特)时常介入。其地虽遥,然关系西陲安宁,不可不察。

吐鲁番汗国:信奉伊斯兰教,势力一度东扩,占据哈密卫,威胁河西走廊。近年来虽稍敛,然其心叵测,收复哈密,打通西域通道,必与其有一战。

鞑靼土默特部:自俺答汗后渐衰,部分西迁至青海地区,与当地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