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二十一年,春。
寒意未消的初春,帝国四方却已躁动不安。国运昌隆带来的扩张冲动与内部积弊的反复发作,如同冰封河面下汹涌的暗流,在新年的序幕刚刚拉开时,便撞出了一连串刺耳的裂响。
定北城的炉火依旧,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骆养性派出的锦衣卫精锐缇骑,已如同幽灵般渗透进入北疆军镇和边境部落。他们行动诡秘,利用特殊的侦缉手段和皇帝赋予的临机专断之权,很快便摸到了一些吴三桂灰色贸易网络的蛛丝马迹,尤其是几条涉及生铁和火药流向罗刹的隐秘线路。
吴三桂并非毫无察觉。军中一些心腹的莫名“失踪”和几处秘密仓库的异常,让他如同惊弓之鸟。他知道,朝廷的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朱由检以“巡边”为名,突然率领三千亲卫“铁血骑”离开总督府,行进路线隐隐呈现出对吴三桂主力侧翼的包抄态势!同时,朝廷的正式调令也抵达军营:擢升吴三桂为“蓟镇总兵”,即日启程赴任。
明升暗降,调虎离山!吴三桂彻底明白了朝廷的意图。他看着帐外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骄兵悍将,一股狠厉之气直冲顶门。
“朝廷不仁,休怪吴某不义!”他猛地抽出佩刀,狠狠劈在案几上,木屑纷飞。“传令下去,罗刹人承诺的支援即日可到!愿意跟着我吴三桂博一场富贵的,随我诛杀朱由检,共据北疆!不愿者……杀无赦!”
是夜,风雪骤急。吴三桂以“定王遇袭”为假信号,骗开了朱由检前锋营的营门,随即率精锐亲兵发起突袭!与此同时,他早已勾结好的部分蒙古部落和暗中集结的罗刹哥萨克骑兵,也从侧翼对朱由检的本队发起了猛攻!
北疆雪原,瞬间陷入了惨烈无比的内战与混战!火光映照着飞舞的雪花,燧发枪的爆鸣与冷兵器的碰撞声、垂死者的哀嚎声响彻夜空。朱由检虽早有防备,但没料到吴三桂敢如此果断地发动叛乱,更没料到罗刹人会如此迅速地介入。一时间,明军阵脚大乱。
然而,朱由检毕竟坐镇北疆十八载,其麾下“铁血骑”与“神机炮营”乃是真正的百战精锐。初期的混乱过后,各部在基层军官的指挥下迅速稳住阵脚,凭借严密的阵型和优势火力,开始反击。尤其是“神机炮营”,在判明敌我后,冒着误伤的风险,对叛军和罗刹骑兵最密集的区域进行了数轮猛烈的炮火覆盖,极大地遏制了叛军的攻势。
混战中,吴三桂如同一头疯虎,直扑朱由检的中军大旗。他凭借着个人武勇和麾下死士的拼杀,竟然真的连续突破数道防线,看到了那杆在风雪中猎猎作响的“定”字王旗!
“朱由检!纳命来!”吴三桂嘶吼着,策马挺枪,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冲杀过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由检身边一名一直沉默的亲卫队长,猛地举起一支造型奇特的短管燧发铳——这是龙安格物院最新试制的、装备给高级将领护卫的“手铳”,虽只一发,但近距威力极大!
“砰!”
一声闷响,吴三桂胯下战马应声而倒,将他重重摔落在冰冷的雪地上。不待他挣扎起身,数名朱由检的亲卫已经一拥而上,冰冷的刀枪瞬间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将其死死按住。
主帅被擒,叛军瞬间土崩瓦解。在绝对的力量差距和朱由检后续部队的围剿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在爆发后不到两个时辰,便被迅速扑灭。吴三桂被生擒,其主要党羽或被阵斩,或束手就擒。那些参与叛乱的蒙古部落和罗刹哥萨克,见势不妙,仓皇逃窜,被明军骑兵衔尾追杀,损失惨重。
朱由检站在狼藉的战场上,风雪吹动他的披风。他看了一眼被捆成粽子、面如死灰的吴三桂,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丝沉重。清理叛徒容易,但要抚平这场内乱带来的创伤,重建北疆的信任与秩序,还需耗费无数心力。此战虽然胜利,但也暴露了北疆驻军内部的问题和罗刹人蠢蠢欲动的野心。
兰州城,卢象升与奥斯曼使者签署正式盟约的仪式,庄重而隐秘。盟书以汉文、突厥文双语书写,用了最上等的明黄绢帛和金粉。然而,在这份象征和平与合作的盟书背后,却是无形的地缘博弈和即将洒落的鲜血。
协议生效后的第一批“礼物”,便是奥斯曼提供的、关于波斯帝国在里海东岸几个关键要塞的详细布防图,以及一支由奥斯曼火器工匠组成的“技术交流团”(实为帮助明军熟悉西方火炮操作与弱点)。作为回报,大明开放了河西走廊的特定商路,允许奥斯曼商队以优惠税率采购大批生丝、瓷器和……五千支刚刚出厂、打上了特殊标记的“泰昌一式”步枪。
就在盟书墨迹未干之际,卢象升策划的“西域—中亚地理人文考察队”已然启程。这支由三百名精锐骑兵、五十名格物院学者、二十名通译(包括几名刚刚结业的西域官学堂优秀学员)组成的队伍,携带着先进的测绘仪器和自卫武器,浩浩荡荡地西出阳关。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记录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更肩负着实地验证奥斯曼情报、寻找通往里海最佳路径、以及秘密接触那些对波斯统治不满的中亚部族的使命。
卢象升站在城头,目送着考察队消失在戈壁的尘烟中。他知道,这支队伍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帝国未来的西进战略,铺就一块坚实的基石。西线的和平交往之下,战争的阴云正在波斯帝国的上空悄然汇聚。
王承恩亲率的“西洋巡弋特混舰队”,在历经数月航行后,终于穿过马六甲海峡,正式进入了波谲云诡的印度洋。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陌生的星象指引着方向,也预示着未知的挑战。
很快,挑战便不期而至。在靠近锡兰(斯里兰卡)附近海域时,前锋的快船发现了三艘悬挂着葡萄牙旗帜的战舰,正在围攻几艘显然是来自古里(卡利卡特)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