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线”这个话题对于博世来说是比较新颖的。
最终不管是包一条线还是两条线,亦或是更多的产线,弗朗茨都没有办法立马给出答复。
但是博世第一批锂电池订单,却是很快就给到了珠江电池。
伴随而来的是双方在镍铬电池领域的合作也进一步的扩大。
这些消息,珠江电池有意无意的都跟一些客户及潜在客户进行了透露。
“吉野,我们的新一代锂电池研发进展还顺利吗?”
索尼作为全球锂电池行业老大,自然也是很快就听说了珠江电池这边的动静。
博世原本就是索尼的客户,现在这个客户还没有发展壮大就被撬走了,索尼肯定接受不了
也就难怪西美绪现在会那么纠结。
“大的改进方向都已经非常的清淅,正极、负极和电极液的配方也都在测试当中。”
“但是具体的参数还需要许多调试才能确定下来。”
“最麻烦的反而是新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这方面我们的经验会更少。”
“估计还是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最终进入到生产调试阶段。”
吉野彰作为踏实搞研究的工程师,不会为了讨好领导而故意画饼。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这么久吗?”
西美绪眉头一皱,“那岂不是仍然要1997年才能量产?”
虽然之前索尼内部就已经确认过新一代锂电池最可能的上市时间,但是过了两个月,他还是希望有点新的情况出现。
“是的,最快也是要后年才行。”
“不仅我们没有办法那么快推出新一代锂电池,松下、三洋等其他竞争对手也是一样的。”
吉野彰这么一说,西美绪的烦躁情绪倒是稍微削减了一些。
“珠江电池的产能不是都被我们1000万粒的订单给填满了吗?”
“怎么那么快就开始给博世那边交付锂电池了?”
西美绪看向索尼华夏的负责人山下智慧。
“这段时间珠江电池一直都在修建新的生产线,估计很快产能就会翻翻。”
“不过珠江电池可以那么快的给博世交付锂电池,应该跟我们之前的订单没有直接约定每个月的交付数量,只是规定了总交付数量有关系。”
虽然博世没有生产笔记本计算机和摄象机之类的产品跟索尼的电子事业部去竞争,但是它大规模的使用锂电池,却不是从索尼这边采购,这就不能接受了。
难怪西美绪听到博世给珠江电池下单锂电池的时候,反应会那么的大。
“珠江电池的产能扩大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
“我们想要持续霸占锂电池市场的拢断地位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至少在珠江电池的锂电池产能超越我们之前,新一代锂电池必须能够量产。”
暂时没有太好的办法,西美绪只能先这样子吩咐下去。
……
相比索尼的拒绝,松下这边的局面其实更加的严峻。
“生驹桑,我们安排了人专门打听了珠江电池镍铬电池的代工厂家比亚迪的情况。”
“对方的生产线跟我们的有非常大的区别。”
“它们大部分的工艺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只有一部分是用设备来完成。”
“所以对方产能扩张的速度非常的快。”
鸭志田太郎愁眉苦脸的来到了生驹宗久的办公室。
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客户在跟松下沟通镍铬电池价格的事情。
对于许多大企业来说,如果现有供应商可以直接降价的话,那么一般不会轻易的导入新的供应商。
但是珠江电池的镍铬电池价格比松下低太多,就算是松下降价20之后,也还是要更贵一些。
正常情况下,东瀛企业的产品价格比华夏企业高一些,很多企业都能接受。
但是这是基于东瀛企业的产品技术更先进,质量更稳定的前提。
可是现在珠江电池的镍铬电池的技术一点都不会比松下差,甚至更好一些。
这种情况下,局面自然就不一样了。
“我们的镍铬电池生产线,最早期的产线也是设备比较少,工人比较多。”
“但是那样子的生产效率比较低,生产成本很高。”
“为什么到了华夏那边就反过来了?”
生驹宗久问了一个有点愚蠢的问题。
其实放在许多东瀛人那边,这个问题也算是正常问题。
毕竟大家只知道华夏这边的人工成本有优势,但是具体优势到什么程度,许多人脑海中其实是没有什么印象的。
“华夏工人一年的收入跟我们工人一个星期的收入是差不多的。”
“甚至就是如此低的收入,还有许多年轻人抢着去做。”
“这就直接导致珠江电池的镍铬电池就算是大量使用人工,但是生产成本比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反而要更低很多。”
“因为采购映射的设备资金,足够给整条生产线的工人几十年的工资了。”
鸭志田太郎这么一说,生驹宗久也有点无语。
这个情况跟松下这边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夏这边把劣势直接变成了自己的优势,搞的松下想要还手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大量使用人工的话,它们镍铬电池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
成本方面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口,那就只能从质量上面下手了。
“镍铬电池的生产工艺要求没有锂电池那么高,就算是人工去映射,只要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来做,对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
“最关键的是镍铬电池的质量好一点或者差一点,往往是体现在电池容量和充放电次数上面。”
“偏偏这方面珠江电池开发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