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小有名气
小说发表了一个月之后。
此时已经是六月份了。六月的武汉真的热的跟蒸笼一样,周旭连天连天的冒汗。
但是文工团没有空调,艰苦朴素是部队的基本要素
周旭热的待在宿舍都受不了,武汉的热没有空调感觉一般人真的受不了,不然为什么叫做三大火炉呢?
何况周旭从出生起住的地方可是恩施利川。
利川知道吧?叫做凉城!
夏天的时候,晚上睡觉你还需要盖一层小铺盖睡觉,很适合老人家养老的地方以后家乡文旅宣传得给我钱了,毕竟我也有几千读者。
所以待在武汉,他简直要疯掉了:“哇六月就这么热,七八月还得了?”
于是起身直接去了门外。
外面的陈海就对着周旭喊:“周旭!”
“干嘛?”
“去不去游泳?”陈勇继续说道。
“游泳?”周旭一听眼睛亮了亮。
只要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村附近有条河的这群年轻人就没有人不会游泳的!!
“去哪里呀?”
陈海说道:“当然是去东湖啦。”
东湖号称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临武东铁路,南抵南望山、喻家山,西至珞珈山、水果湖,北邻青山。
今天是星期天,所以他们是能去到军区附近的地方的,麦穗、何静、张南枫
不仅文工团的同志,创作室的几位同志也出来了。
这个年代,消暑的方法不算多,其中游泳就是其中一种。
每年夏天,东湖听涛景区的游泳池里游泳的人如同下饺子,东湖风景区管理处还组织了救生员轮流值守。
此外,还有不少人会选择直接在东湖的湖水中游泳,那时东湖周边的居民黄昏时分会前往东湖游泳,游完后回家吃晚餐。
不过,到了 8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建设加快,东湖沿线相继形成数十个百吨级以上的大污水排口,水质逐渐恶化,下水游泳的人也越来越少
啧!说多了,
到了东湖湖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文工团的人了。
“老政委,您也来游泳呀!”周旭和政委打了一个招呼。
政委四五十岁的身子,但是没有发福,十分健朗,泡在湖水里面,挥挥手笑道:“热呀!”
陈海迅速的脱了衣服,留着一根短裤,周旭也迅速脱衣服。
别的不说,部队、文工团里面,除非是领导,不然绝大多数的人的身材管理都是不错的,男的没有腹肌也不会有赘肉。
至于女同志,不管好看不好看的,穿着泳衣,全是白的一片腿长的短的、肉的细细的都有
呸,周旭绝对只是正常的目光看一眼而已。摇摇头,他朝着前面跑去。
“噗一声!”他一下子就扎入了水里面,摆动双腿从水里面冒出头来。
那边的一位男同志朝着陈海过去:“老陈,你说谁的身材最好?”
“还是麦穗吧?谁能有她呀?”
“不不不,我感觉新来的张芳芳更加不错了。”
几人朝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人群当中多了一个靓丽的身影,胸前波涛汹涌、腿上没有赘肉。
“不错吧?”
“呸!下流。”周旭微微一笑。
“哎哎!不和你们开玩笑了!这里哪个团的?”
“那张芳芳是话剧团的,不是我们歌舞团的。”陈海说道。
不过这边讨论女生,女同志们也讨论男同志。
“那是谁?那个是谁?”张芳芳也跟着一群人朝着那边指过去。
麦穗看到了周旭的身影,周旭身上现在还有刀疤、枪伤这是独属于他上战场的痕迹,加了一丝气质。
“那是周旭同志啦!”
“周旭?”张芳芳一愣。
旁边的几人也跟着都愣了愣,韩蓉也是一脸的惊讶,带着一丝不可思议问道:“周旭同志?是那个作家?”
张芳芳、韩蓉两人为首,她们这群人都是原本不认识周旭的。
不认识的理由也很简单呀!
胜利文工团,或者说军区级的文工团,总称是一个团,但是团体内部分为胜利歌舞团、胜利话剧团
周旭写的歌曲在歌舞团表演,所以都是和歌舞团的一起混的,很少接触话剧团。
但是张芳芳、韩蓉这些人都是话剧团的人,所以不认识周旭很正常。 何静默默点头:“是他呀。”
“是那个一级战斗英雄?就是传说当中创作室的周旭同志?”
“对对对!就是他,除了他还有谁呀!这么多名号,可是我们团的名人呢!”麦穗可是和周旭好朋友,热情推销起来。
张芳芳、韩蓉接着又去看周旭,这次不仅觉得帅气了,更加有了一丝男人的魅力。
《高山下的环》最近几天如雷贯耳,部队内外都是讨论这篇小说的声音。
周旭上一篇写《长津湖》也就是达到了省级作家的水平,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高山下的环》显然就是打响了周旭的知名度的。
《高山下的环》在部队附近,特别是武汉军区附近都相当火爆,因为有本土作家在本地军区的加成的缘故。
更是有着不少的人开始仰慕起来周旭这位战斗英雄,毕竟写文章厉害还有立功表现的真的是少见。
所以在部队内部瞬间引起了一股潮流,这种文化潮流正在席卷部队,从订阅量就能看出来,武汉军区甚至豪订了一万册!!
一篇《高山下环》带火了《解放军文艺》,也再次引发了一群人对对越反击战和作战英雄的关注。
张芳芳两只眼睛冒着星星:“百闻不如一见呀!我就说了周旭同志就和《高山下环》写的赵蒙生一样,是个温文尔雅、帅气有型的人!”
“得了吧你!又在胡思乱想呢!你比人家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