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收获后,洛羽并未急着离开地下溶洞,而是将卞庄赠予的两枚玉符拿出来直接分解。
这两枚符完全就是三界百科全书,眨眼的功夫,他的识海中就冒出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光团。
最大的一个光团是天规,洛羽没有理会,他的目光先放在了第二大的光团上,这个光团中有三界中的势力划分,他选择先吸收这个光团。
光团中最先说明的便是天庭,天庭主要由玉皇大帝,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再加千真万圣构成。
毫无疑问天庭是三界之中最大的势力。
除天庭外,便是佛门和地府了。
佛门由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组成。
地府的一把手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只,乃是“大地之母”与执掌天庭的昊天至尊金阙玉皇大帝相映射。
映射并不意味着双方是平级,事实上不管是佛门还是地府,都在天庭之下,佛门的诸多佛祖和地府的后土娘娘都要受玉帝调遣。
地府的职级相对复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说就是,地藏王是佛门插进来的监察人员,地府真正主事的是酆都大帝,东岳大帝是天庭派的指导员,五方鬼帝是局域领导,十殿阎罗是部门领导,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孟婆等各色小鬼都是下面办事员。
除去这三大势力,剩馀的便是一些散修,妖怪了。
总的来说,若是把三界看做一个朝廷的话,玉帝代表皇帝,道门和佛门是朝廷中的两个主要派系,他们都有大量成员在朝廷中当官。
地府是直属于皇帝,负责监察百官的锦衣卫。
道门之首是三清,佛门之首是横三世佛,这些都是大臣这样的角色,只不过他们内部分了派系罢了。
此外存在的大量散仙便是朝廷中的中间派,比如镇元子,海上三星这些人。
各种妖怪什么的就相当于各地的土匪、草头王、地方土豪一类的人物。
比较强的类似狮驼岭狮驼国这样的,强到朝廷都需要专门派遣大军讨伐。
比较弱的比如白骨精这样的,只能算是某个小山头常年打劫的惯匪。
搞清楚这些后,洛羽便已经决定不去玄真观了。
玄真观是三清正宗,能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修炼环境,能供他安稳的修行到成仙,甚至是飞升。
但安稳就意味着没办法获得机缘,修复他识海中的磨盘。
目前磨盘修复最快的时候,是他得到了《太清阴阳妙法》,《八九玄功》,以及听到了师尊口诵《道德经》。
磨盘分解这三样东西后,原本破损一半还多一些的磨盘,修复到了破损四成左右。
但师尊可是三清之一,象这般机缘应当是不会有第二次了。
而除去分解师尊赐下的功法和《道德经》外,磨盘修复最明显的一次就是不久前吸收了那一小团功德之后。
甚至于分解了一头神仙大成的蛟龙,磨盘上的裂痕都没有明显的变淡。
因此洛羽觉得想要尽快修复磨盘,最快的方式应当是功德。
若是一直在玄真观修行,获取功德的机会十分缈茫,既然如此,不如先在东胜神州游历一番,多做一些好事,这样说不定有机会能赚取功德,还能磨砺自身,让基础更加牢靠,战斗经验更加丰富。
要是万一碰到什么厉害的大妖,有五行遁术在,遁入地下逃脱还是问题不大的。
想明白这些后,洛羽心念一动离开了地下溶洞。
在地下溶洞中待了两个多时辰,此时已经夕阳西下。
洛羽没有在此地停留,而是施展木遁快速离开,他打算快速离开玄真观的范围,然后找个村子或者是山神,土地庙借宿一晚。
路上,洛羽一边前进,一边在消化玉符中的东西,这里面的知识当真是包罗万象。
很快,他就吸收到了一团有关真龙知识的光团。
按这个光团中所述,龙族传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血脉传承,一种是自然开窍,随后化龙。
江河湖海,山川大泽中,凡是能开窍的鳞虫其实都是有化龙资格的。
开窍,就是野兽开启灵智化为妖怪,通俗点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
徜若开窍的过程,用人作为衬托,没有开窍前的龙,就象娘胎里的胎儿,胎儿未出生前,都不能算是“人”,胎儿出生后,叫做婴儿,婴儿理解不了语言,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父母抱着婴儿和他说话,嘴里边叫着婴儿的名字。
这样的过程要持续很久,在襁保中的婴儿在混沌的意识中,要跨越一个障碍,他们必须弄清楚“我是谁”。
直到不知多少次尝试后,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某一天,婴儿听到父母叫了一遍自己的名字,他无数次听到这个名字,但也一直困惑于“我是谁”。
但就在那一刹那,这个婴儿忽然明白:原来我是xxx。
也就在他明白“我是谁”的那一刻,人生才算真正的开始,才能称之为人。
开窍就是这样一个与之高度相似的过程。
而修行的动物的“名字”,有讨“封口”来的,即大蛇借道,黄鼠狼拦轿,遇到人经过此处,听得人说话,便从中取得自己的名字。
有吃下天材地宝被巨大的灵气灌输开启灵智的。
还有被高人带在身边,耳濡目染开启灵智的。
只有一部分极其罕见的鳞虫,不讨封口,不吃天材地宝,不求人,而是一直在混沌中思考“我为谁”,直到觅得天机,继承了某一个不知道来源于什么地方的意志,这就是龙。
当它继承了那股意志,也就得到了那个名字,成为了那个特定但不特指的——“龙”。
而龙在它们开启灵智时继承的东西中,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