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1979知青返城,从文豪开始> 第6章 咱们以后的路该往哪儿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咱们以后的路该往哪儿走?(1 / 2)

林知秋四处扫了眼,指着胡同口一个支着布棚的小摊儿:“走,去那看看。”

那小摊就一张矮桌俩马扎,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大爷,跟前摆着个铝锅,掀开盖子全是热气腾腾杂粮馒头,旁边还放着一罐子咸菜。

钟卫华眼睛都亮了,刚想喊“来俩馒头”,又突然顿住——他俩身上就几张毛票,还没粮票。

没等他俩开口,大爷先摆了摆手,压低声音说:“要馒头?不用粮票,一毛钱俩,管够!”

虽说去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直到现在,才进入初步推行阶段,整体经济体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不过从路边的摊子来看,这政策已经慢慢推行起来了。

要不怎么街道办的下边,突然就冒出了一堆生产集体合作社。

林知秋赶紧掏出三毛钱递了过去:“大爷,来六个馒头,再来勺咸菜。”

大爷麻利的用报纸包好馒头,又挖了勺咸菜递过来。

两人找了个墙角蹲下,狼吞虎咽的吃啃起来。

这杂粮馒头就咸菜,虽说比不得家里的伙食,但饿极了,吃啥不是吃。

“你说这奇了怪了,平时没感觉这馒头有多好吃,怎么今天这一吃,感觉格外好吃。”

“废话,你这是饿坏了,吃啥不香啊?”林知秋呛了句。

“对了,你现在真没啥打算啊?距离下次高考这可还有一年呢,你爸妈就让你在家吃一年白食?”

钟卫华对此表示担忧。

今天看张姨那架势,可不象能让他在家吃一年白食的模样。

林知秋没有接话,只是自顾自盘算着,得想办法搞点钱。

就是这年头,改革开放刚开始推行,整体社会还处于计划经济的时代,哪有什么搞钱的门路啊。

在他的印象中,真正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最起码也得等到八十年代初了。

不过就算是改革开放了,投机倒把的罪名也仍然存在,直到1997年的3月,才正式废除了投机倒把罪。

这时代做生意,谁不是小心翼翼的?

吃过午饭,两人也没啥地方去,晃来晃去,两人就到了什刹海。

七月的什刹海挺热闹,湖边遛鸟的大爷不少,手里提溜着鸟笼,“啾啾”的叫声此起彼伏的,那叫一个悠闲。

看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你大爷终归还是你大爷。

湖边还有不少半大孩子在摸着鱼,裤腿卷到膝盖,溅的满身是水也不在乎。

“狗蛋,你说说咱俩,当初也是这么在湖边摸鱼。

钟卫华叹着气,语气里满是感慨。

“哟,这就开始伤春悲秋了?挺大个小伙子,咋跟个小老头似的?”

林知秋撇撇嘴,也就十来岁的年纪,还感慨上人生了?

他这两世加起来的岁数,比他爸妈都大,也没这么多闲工夫叹气。

“年轻人,正该好好奋斗,别老唉声叹气的!”

林知秋老气横秋的开口。

“切,你也就比我大俩月,在这儿充什么长辈?”

钟卫华翻了个白眼,目光又飘到湖面上的游船,满是羡慕,“等我处了对象,就带她来坐游船!听说一人两毛钱,能在湖上漂半小时呢!”

林知秋笑了笑没接话,反倒问了句:“你说,咱们的未来该是什么样的?”

“我啊,进了食品厂以后,就找个对象,然后让她给我生个娃,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钟卫华答得干脆又认真。

“不是,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咱们这辈子的人生目标到底是啥?归根结底,人活着图个啥?”

“为了找对象给我生个娃,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

林知秋问得正经,钟卫华答得更认真。

“不是,我是想知道,咱们以后的路该往哪儿走?”

“为了找个对象帮我生个娃,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转头看向一脸认真的钟卫华,无奈地叹了口气。

得,跟他聊这话题,纯属白费功夫。

“不是,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钟卫华继续解释:“你看看,为什么大家都想要分配到好单位呢?为的还不就是好找对象吗?”

“你看看我,分配到食品厂这种好单位,将来找对象还不是简简单单。象你们环卫所,特别是粪便清除队,将来找媳妇肯定费劲。”

说着,他才猛然想起林知秋已经把环卫所的岗位推了,又补了句:

“不对,你现在是无业青年,那将来找媳妇肯定更费劲了不过也没关系,到时候我找了媳妇,我就说服我媳妇,到时候帮你介绍个对象,你这条件,估计也没得挑了,那时候你可别”

眼瞅着他越说越偏了,林知秋忍不住打断了他,“行了行了,你就住嘴吧。”

很明显,这时候的钟卫华,已经是小头控制了大头。

不过现在早都过了春天了,难不成这思春期像大姨妈一样,还能推迟的?

现在的什刹海,还属于燕京老百姓遛弯的地儿,没有遍地的酒吧咖啡馆,看着接地气了不少。

两人就这么晃悠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天边染成了橘红色。

钟卫华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真得回家了,我妈肯定在家等着我吃饭呢。你还真不打算回家了啊?”

林知秋叹了口气:“肯定得回家,我总不可能真睡大马路上吧?大不了跟我妈认个错,哄两句就好了。”

两人在胡同口分开,林知秋磨磨蹭蹭的往家走,刚到胡同口,就看见张奶奶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择菜。

张奶奶属于胡同里的老人了,谁家有事都爱跟她唠两句。

用她的话来说,胡同里这些人啊,都看她看着长大的。

“小秋啊,回来啦?”张奶奶抬起头,笑着开口:“今天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